关灯
护眼
字体:

乖软小夫郎换嫁后_霁青【完结+番外】(19)

  褐衣夫郎和同行的夫郎互看了眼,仍是有些犹豫,“这一半就得二十文,都能买上一块肉了。”

  江槐继续道:“肉怎么能跟山里的野味比,这春木耳可是比肉还好吃,对身体也极好,不仅能补血,还能养颜呢。”

  褐衣夫郎眼睛骤亮:“当真?”

  “自然是真的。”看他们还在迟疑,江槐接着又道:“两位哥哥长得这般好看,吃了我摘的春木耳,日后定是越来越好看。”

  褐衣夫郎被他这话说动了,抿嘴一笑,“你这小哥儿嘴真甜,行,那我买一半。”

  同行的夫郎本想说点什么,看他买了,犹豫了片刻,也跟着掏出钱来。

  刚才剩下的春木耳一转眼便被他们买光了。

  待那二人买完春木耳走了,江槐才拧开带来的竹筒,喝了口水润了下嗓子,垫了垫手里沉甸甸的铜子儿。

  他把铜子儿拿了一半给陆芦,得意地扬着下巴,邀功似的说道:“嫂夫郎,怎么样?我厉不厉害?”

  陆芦笑着点头:“厉害。”

  可一想到那二人花了整整四十文,他又隐隐有些担心:“若是他们回头来找怎么办?”

  “来找就找,钱又不是我们逼着他们掏的。”江槐宽慰道:“放心吧,没事的,我们卖的春木耳本就是山里摘的,他们就算真的来找,我们也不用怕。”

  谁让他们跟他嫂夫郎不对付,来一次他宰一次,再来一次他就再宰一次。

  听他这么说,陆芦这才放下心来,却只收了十个铜子儿,将余下的都给了江槐,“这些是你卖来的,你拿着。”

  江槐不仅没收,还直接塞回了他的手里,“虽是我卖的,可木耳却是我俩一起摘的,嫂夫郎若是不要,下次我可就不陪你来了。”

  他是故意这么说的,陆芦听了,只得将铜子儿又收了回去。

  卖完野菜,看时辰已经不早,江槐解了辔绳,和陆芦赶着骡子车回水塘村。

  回去的路上,陆芦数了数串在草绳上的铜子儿,卖掉的野菜拢共赚了三十六文,加上后面卖掉的地皮菜和春木耳,便一共九十五文。

  这还是陆芦头一次见到这多钱。

  眼下正是初春,山里的野菜正鲜嫩,等到了夏天,野菜变老后便卖不了了。

  他把铜子儿揣好,忽然想到什么,问前边赶车的江槐:“青荷嫂子以前教人做过针线吗?”

  “没教过旁人,只教过我。”江槐说着回头看了眼,只一眼便猜出他的心思,弯了下唇道:“嫂夫郎想跟嫂子学针线?给沈应哥做东西?”

  陆芦红着耳朵嗯了声。

  自从成亲以后,沈应又是给他买胭脂又是给他买布料,他也想为沈应做点什么,想来想去,只想到了给他做鞋,可他又不会针线活。

  江槐拉着辔绳道:“当然可以,等回去了我就跟嫂子说。”

  陆芦微抿着唇应了声好。

  与此同时,远处的深山里,沈应正拉紧弓弦对着林中一头正在吃草的公鹿。

  刚要开弓,这时,又从林子深处走出了一头母鹿,看那圆滚滚的腹部,想来肚子里已经有了小鹿。

  母鹿走到公鹿跟前,低头慢悠悠吃着嫩草,并未发觉躲在暗处的身影。

  沈应盯着看了会儿,默默收起了手里的弓箭。

  春来万物复苏,山里的动物也开始出巢觅食和繁衍,不猎杀怀孕的雌兽和年幼的幼兽是他们做猎户这行的规矩。

  他刚往后退了一步,突然踩到了什么,低头一看,树下竟长着一株野山参。

  沈应虽然不懂草药,但多少也听老郎中说过一些,像这种一枚五出复叶的野山参叫做巴掌,少说也有五年以上。

  他背上弓箭,小心清理掉四周的杂草,才抽出腰间的刀慢慢挖着。

  野山参的根须又细又长,沈应轻轻擦掉泥土,揣进怀里,准备等下山的时候给他的夫郎带回去。

  第17章

  趁山里的野菜正鲜嫩,陆芦和江槐连着几日上山摘了拿到乡集去卖。

  因着卖野菜,陆芦变得格外忙碌起来。

  白日里要么和江槐上山摘野菜,要么便去找杜青荷学做针线活,抽空还要打理菜地和喂养鸡鸭。

  菜地里撒的苋菜和蕹菜都长出了嫩苗,随着山里的气温回升,每日傍晚都要浇一次水,其他瓜苗也开始牵藤伸蔓,豆角也攀上了早早搭好的竹竿。

  这几日他们没摘得春木耳和地皮菜,只摘了些野蕨菜、苦苣菜和枸杞叶,许是连着卖了两日,大家都尝了个鲜,没有头一回卖得那么好。

  太阳都升到了半空,他们的背篓里还剩下两把野蕨菜,两人正收拾着准备回去,一个身穿布衣的哥儿走到了菜摊前。

  来的是梁家老大梁平的夫郎,陆芦上回送糕饼时同他见过一面,只记得他叫榆哥儿,性子温和内敛,是个极好相处的人。

  梁家在水塘村做着卖豆腐的生意,每回逢上乡集都会来石坝上支个豆腐摊子,大多时候只有榆哥儿一个人守着,梁平梁安则挑着豆腐到附近几个村子去叫卖。

  许是今日得了空,梁家兄弟二人都来了,早晨刚到乡集时,陆芦便瞧见豆腐摊前多了两个高大魁梧的汉子。

  榆哥儿来买野菜,陆芦直接将剩下的两把野蕨菜都给了他,“你拿回去吃就是,不用给钱。”

  梁家和江家从前便走得近,彼此间送点东西是常有的事,沈应因着江家的关系,也同梁家常有来往。

  “这怎么好。”榆哥儿听了,作势便要掏钱:“你们都是从山里摘的,也不容易。”

  江槐今日少见地寡言,从到了乡集便没怎么说话,只在卖菜时吆喝了几声。

  这会儿看到榆哥儿来买菜,他才跟在陆芦后头说了句,“没事,梁嫂夫郎,你拿着吧,反正我们也没卖完。”

  见他们执意不要,榆哥儿只得应道:“行,那我等会儿给你们送两块豆腐来。”

  他说完收下野菜,回到了豆腐摊前,同那两个汉子说了些什么,正在卖豆腐的梁安隔着人群朝他们看了过来。

  江槐正收拾着背篓,冷不丁撞上梁安看来的视线,连忙移开了眼。

  他略不自在地扭过脸,抿了抿唇对身旁的陆芦道:“嫂夫郎,我们现在就回去吧。”

  陆芦抬眼看着他,微愣了下:“你不是说等卖完了逛会儿再回去吗?”

  来的时候他确实是这么说的,但没想到今日梁家兄弟也在。

  江槐支吾了一下,没敢正眼瞧他,吞吞吐吐回道:“我、我突然又不想逛了。”

  陆芦愣愣哦了声,应了个好,虽然有些不明白江槐为什么会突然改变主意,仍是说道:“那你等我一下,我去买块肉。”

  前两日江槐回家后,同杜青荷说了陆芦想学针线的事,次日杜青荷便把陆芦叫了过去,不仅教他做针线,还不让他给针线钱。

  陆芦对此很是过意不去,想来想去,便想着趁着今日赶乡集买块肉送去江家。

  没等榆哥儿送豆腐过来,江槐便解了辔绳,和陆芦一起赶着骡子车离开了乡集。

  从水塘村村口路过时,村前的大树底下,几个刚赶完集的妇人正坐在石头上歇脚,一边择着买来的菜,一边闲唠着家常。

  冯香莲也在其中,身上仍穿着平日里常穿的那件水红色衣裳,手里提了两块油汪汪的肥肉。

  坐在她旁边的婶子剥着蚕豆,看了眼她手里的肉打趣道:“哟,今儿有什么喜事呢?买这么肥两块肉。”

  乡下的肥肉比瘦肉贵,肥肉油水多,切成肉片炒菜吃不仅不用放油,还能拿来熬猪油。

  冯香莲轻轻扶了下发间的银簪子,不紧不慢道:“这不是我家丰儿的书院放旬假了吗,上个月旬假他留在书院温书没回来,这次回来正好买两块肉给他补补。”

  “原来是沈丰要回来了。”坐在她对面穿靛色衣裳的妇人接过话,吹捧道:“沈家婶子可真是好福气,有穗姐儿这么手脚勤快的姑娘,又有丰小子这么会念书的儿子。”

  冯香莲被夸得抬了抬下巴,不自觉挺直后背,眉梢间带着几分得意。

  正说着,江槐这时赶着骡子车从村口路过,树底下闲聊的几人立时止住了话,朝骡车上的二人看了过去。

  刚才剥蚕豆的婶子笑着打了声招呼:“槐哥儿赶集回来了?”

  江槐只哎了声,没往下聊,骡子车上的陆芦则是一语未发,刚进村子他便一眼看见了坐在树下的冯香莲,上回沈应跟他说过,叫他不用搭理她。

  待到骡子车逐渐远去后,树底下的几人才又接着交头接耳起来。

  “骡车上那个就是沈应娶的芦哥儿吧?”剥蚕豆的婶子压低声音道:“听说他这几日都在乡集卖野菜,赚了不少钱呢。”

  她一边说,一边状似无意地往冯香莲瞥了一眼,啧啧道:“这都成人家夫郎了,还成日在外头抛头露脸的。”

  “谁说不是呢。”穿靛色衣裳的妇人跟着道:“他去卖野菜便罢了,江家的那个还没婚配呢,也跟着一起胡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生子文 美食文 种田文 甜宠文 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