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庚旭和八皇子正凑在一张花梨木书案前,摆弄着几块磁石、一根绣花针,还有一个小小的、打磨光滑的木质圆盘。
“小九,这样……真的可以吗?”
小八看着那根被磁石摩擦后悬在指尖、微微颤动的绣花针,满脸好奇和怀疑。
“理论上……应该可以吧?”赵庚旭摸了摸下巴,其实心里也有点没底。
他只是根据前世模糊的记忆尝试复制最简易的指南针。
“总得试试才知道嘛。实践出真知!”
他想起一个人,转头对身边伺候的小太监福贵道:“福贵,去把张保保叫来。”
小八惊讶地睁大眼睛:“太子大哥真的把张保保给你了?他可是大哥东宫的领事太监!”
赵庚旭点点头,有点烦恼:“是啊,大哥说我张保保已经被天幕预言以后会跟着我,再待在东宫不合适,东宫底下人不会服他的,让就把他给我了。但是……”
他叹了口气,摊手,“福贵一直是我的领事太监,办事也贴心,我总不能让张保保一下子顶了福贵位置吧?”
“那福贵心里得多难受?所以我就先让张保保歇了几天,熟悉熟悉环境再说。”这种人事安排,比他想象中要麻烦得多。
正说着,门外就有小太监轻轻敲门询问道“张保保公公已经在门外候着了。
“进来吧”
“奴才张保保,叩见八殿下、九殿下。”张保保走了进来,利落地打了个千。
赵庚旭示意他起身,然后将那个简陋的小指南针递给他,语气带着一丝扭捏:
“张保保,我有件事托你去办。我做了个小玩意儿,叫指南针,就是……无论怎么转,这指针的一端大概永远指着南方。但我不知道它做得准不准,特别是……在海上。”
他组织着语言,尽量不显得太惊世骇俗:“你找几个可靠又熟悉水性的,乘条结实的小船,到近海去试试,别跑太远,安全第一,就看看在海上,这东西还指不指南。”
“若准,便回来报我;若不准,看看有没有办法找工匠改良一下,这是指南针的图纸,如果不行你就拿回来我再琢磨琢磨。”
张保保双手恭敬地接过那块小小的指南针,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异,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他没有多问一句为什么,只是沉稳地应道:“奴才遵旨。殿下放心,奴才定会尽心办差。”
赵庚旭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稍稍安定了些,张保保确实靠谱。
或许,这“实践”的第一步,微小,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作者有话说:
----------------------
张保保[捂脸笑哭]:殿下终于想起我啦!
小九扭捏道:谁让你把我小时候的字好存着的。
张保保:冤枉啊!是太子让我等留存保管纪念的。
太子:多可爱呀!都是小时候的回忆,我还记得小时候小九小小一只,站在椅子上,弄得鼻子都是墨水,太可爱了!可惜没有相机没有拍下来。
第18章
生活似乎又回归了某种“常态”——
赵庚旭恢复了每日到尚书房点卯的日子。天天准时(偶尔不准时)到尚书房打卡,日常将太傅们气得吹胡子瞪眼、血压飙升。
这日,讲授书法。
须发皆白的书法大家刘太傅正谆谆教导:“书法之道,在于心静,在于腕稳,在于一笔一划的磨砺之功。
今日临摹《晚亭集序》,需体会其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神韵,切忌浮躁……”
众皇子们纷纷铺开宣纸,研墨掭笔,开始屏息凝神地描摹。
赵庚旭也拿起笔,却不像旁人那般小心翼翼。
他歪着头打量了字帖片刻,然后果断下笔,手腕飞快地移动,发出“唰唰唰”的声音,不像在写字,倒像在刷墙。
不过片刻功夫,他就举起自己的“大作”,声音洪亮:“太傅!学生写完了!”
刘太傅正闭目养神,体会着书法的意境,被这一嗓子吓了一跳。他皱着眉走过去,低头一看。
只见宣纸上是一堆歪歪扭扭、粗细不均、甚至有些墨点都晕染开来的“鬼画符”,勉强能认出是《晚亭集序》的字,但结构松散,笔画潦草,毫无美感可言。
“这……这……”刘太傅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九殿下!你这写的是什么?!书法之道,贵在沉心静气!你这般浮躁,犹如鬼画符,简直亵渎经典!”
赵庚旭却一脸坦然,甚至带着点小得意:“太傅,您这话就不对了。学生这是在实践‘高效书法’!”
“高……高效?”刘太傅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
“对啊!”
赵庚旭振振有词,“您想啊,王老写《晚亭集序》的时候,那是酒后微醺,心情畅快,灵感勃发,这才一气呵成。
这说明什么?说明真正的艺术需要激情,需要效率!像他们那样慢慢描。”
他指了指旁边才写了两三个字的兄弟们,“磨磨蹭蹭,灵感早就跑光了!
写得再像,也只是没有灵魂的复制品!学生这叫‘捕捉第一感觉’!”
刘太傅被他这套歪理说得一愣一愣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荒……荒谬!强词夺理!没有扎实的功底,何来的灵感?没有千百次的临摹,何来的自我风格?你这分明是偷懒耍滑!是……是对书法的侮辱!”
“太傅,您这思想就僵化了。”赵庚旭摇摇头,一副“您不懂”的表情。
“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和效率!您看,我虽然写得快,但是不是每个字都写出来了?意思是不是都表达清楚了?这就够了嘛!”
“何必在乎那些细枝末节?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去体会更多文章的精髓,岂不是更好?”
“你……你……”刘太傅指着赵庚旭,手指颤抖,气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罚你!今日罚你将《晚亭集序》工工整整抄写十遍!不!二十遍!少一遍都不行!老夫要看看你的‘效率’还能不能快起来!”
这种熟悉的、血压拉满的感觉!
虽然经历了天幕事件,知道这小子未来,但现在看九皇子上课,那副看似认真听讲实则随时准备拆台,还是气血翻涌!
当然,这并不影响赵庚旭迟到还是照旧迟到,逃学的概率比起之前确实有所减少,但绝不是没有。
旁边其他皇子们早就憋笑憋得满脸通红,肩膀不住地抖动。
而赵庚旭的内心OS:唉,这些老夫子,一点都不懂得变通!
下次气……呃,下次和太傅学术探讨时,得换个更委婉点的方式才是。
他嘟囔着,不情不愿地磨墨。
毕竟,赵庚旭有着自己严格的“营业计划”——在维持必要出勤率以免被皇帝老爹揍得太狠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争取自由时间,去捣鼓他的“小发明”或者溜出宫查看他的未来投资。
而在尚书房之外,一场由天幕启示和蜀州贪腐案引发的朝堂清洗,正以雷厉风行的速度展开。
皇帝赵衍显然被天幕描述蜀州的糜烂彻底激怒,下手毫不容情。
西南方面,曹德贪腐案迅速查实,其罪状骇人听闻:不仅巨额贪墨赈灾粮款,致使灾情加剧,更胆大包天,竟已开始与西南土司私下接触,其心可诛!
皇帝朱笔一挥:斩立决!抄没家产,族人流放三千里。速度之快,手段之狠,令人咋舌。
然而,深挖其勾结的朝中党羽,却只揪出了几只无足轻重、职位低微的“小猫三两只”。这结果异常诡异,仿佛一记重拳打在了棉花上。
要么是对方勾结尚未深入,要么……就是藏匿得太深,断尾求生做得极其干净利落。这无疑给朝堂留下了一片阴霾,暗示着水面之下仍有暗流汹涌。
更令人震惊的是对几位皇子的处置。
二皇子被查实利用职务之便,勾结军需官贪污军饷,数额巨大,证据确凿。
皇帝震怒异常,军中腐败乃动摇国本之大忌,绝不姑息。
最终,二皇子被削除宗籍,贬为庶民,永久圈禁于京外一处荒僻庄子,永世不得踏入京城一步。
而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在此阶段虽未被查出如二皇子那般致命的罪过,但也均被证实有结党营私、互相勾连、延误公务、甚至暗中给太子和近期风头正盛的九皇子使绊子的行为。
皇帝也是下了决心,或许也是为未来铺路。
一道严旨下达:三人皆被剥夺封号封地,打包一并发送至京畿之外的皇陵,美其名曰“思过守陵”,实则与流放无异,无诏不得归京。
时近黄昏,紫宸殿偏殿内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膳食的暖香。
皇帝赵衍难得闲暇,召了太子与九皇子赵庚旭一同用膳。桌上是精致的四菜一汤,虽不奢靡,却极费工夫。
皇帝偶尔问及太子一些政务,太子谨慎作答,气氛倒也还算融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cp 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