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福也不敢打扰他,重新站回到马车边,伸头去看董瑞新。
不一会儿就见董瑞新浑身狼狈面颊潮红,跌跌撞撞的出来,显然是有些发热了。
赵向北连忙迎了上去,将人架到马车上,一挥鞭挤开人群,架着马车,回到了租赁的小院子。
家里唐老爷子早早的就烧好了几大桶热水。
唐老三和董瑞新泡了泡热水之后,草草的喝了一碗羹汤,这就倒头大睡。
两个多时辰之后,董瑞欣发起了高热。
唐晓福心头一紧,这会儿赵向北去接欧阳老郎中了。
但是这下雨天,只怕许多的书生都要感染了风寒,一时半会儿不见得能来。
唐晓福想了想还是从空间中买了一包退烧药,为了怕这些没经过西药的古人有些不良的反应。
他特意买了些剂量稍小的儿童退烧药,相对比较温和。
将药倒在温水当中,又放了一些灵泉水。
让赵么么喂着董瑞新喝下,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董瑞欣额头就出了许多的汗,但是人的温度也降了下来。
唐晓福不由的长出一口气。
董瑞新的发热,也给家里人敲响了警钟。
唐老爷子一瞬不瞬地盯着唐老三,就怕他也染了风寒,发热。
好在唐老三身子骨还算好,脸色苍白,却一直在沉睡。
等到傍晚的时候欧阳老爷子这才珊珊来迟,有些歉意的朝着唐老爷子拱了拱手。
“对不住!知府家的公子,今日感染了风寒,发起高热老服晴了几遍,真这才算是病情稳定了下来。”
是有先来后到欧阳,老郎中本来就先跟知府约好的。
唐晓福这完全就是加塞,心中也没啥怨言,连忙叫老爷子迎到屋里。
别分别给唐老三和董瑞欣诊了怎么脉。
老爷子面上虽有沉思之色,但上算平和。
唐晓福心中略放了点儿心。
不一会儿,老爷子写了两张药方,分别交给了唐晓福说道:“二位秀才,就是疲劳了些,染了风寒。那位董秀才情况稍严重一些,喝贴退烧药,以防半夜的时候再发热。这位唐秀才到是无碍,喝些安神药,多休息休息也就好。注意莫要吃些油大的东西,仔细坏了肚子。”
唐晓福和唐老爷子站在旁边,连连点头,记在心中。
这才让赵向北驾着马车送欧阳老郎中中,回到药堂,顺便带了药回来。
这连绵不断的大雨天湿寒冰凉,让人有些烦躁。
唐晓福特意让赵向北从药馆里边打包了一些安神药,吃完了晚饭之后家里人都喝了贴安神祛风寒,得要早早的睡了。
许是欧阳老爷子医术神奇,也许是唐晓福的儿童退烧药管用了。
董瑞欣后半夜没有发起高热雅,人沉沉的睡了将近十个时辰。
第两天起来的时候,脸色也比昨日好了一些。
赵么么是个手艺精湛的,炖了些补汤,又做了几个清淡的可口小菜。
唐老三和董瑞欣吃了不少,眼看着精神头也好了不少,唐晓福这才算是放下心来。
不过看两人表现,就知唐老三考的尚算可以,神态平和。
董瑞新许是因为感染了风寒,蔫头耷脑的一直神思不属。
唐老三也知这次乡试颇有难度,拍了拍董瑞新的肩膀没有多说些什么。
胜败乃兵家常事,董瑞新这次仓促参加乡试,本就是报着见识一下,试验一番的打算。
答的不尽如人意,倒也没有太过沮丧,反而重整体精神,与唐老三一起讨论起了明日要考的策论。
这场雨下后,整个府城里边的郎中算是紧俏行业了。
不管是哪个药堂的,做郎中都是忙的不得了,药馆里也是人满为患。
好在这次监考的知府大人,是个仁爱子民的好官。
下雨之后,特意就在考棚之中燃了炭火。
这才免得书生们在考棚之中,更多的感染了风寒。
在这次考试结束以后,知府也是跟学政大人紧急研究,修缮了一下贡院当中的一些破损的屋舍,架起了瓦片。
这一举,很是在读书人当中引起一阵追捧与赞扬。
毕竟作为监考官。
知府大人只要能够保证乡试完完整整的进行完,没有行差踏错就可以了,反而做多错多。
但是他能在下大雨之时,为学子们想到碳盆,又在事后修缮房屋。
可见是真心替学子考量的,书生们心中自然都是感激的。
别小看这份人情,日后这些读书人,虽说只有十之一二能够踏上官场。
但是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恩情,日后必定要为这位知府大人的仕途添砖加瓦。
就算再担心,再忧虑,乡试还是要继续的。
赵向北照例驾着马车,将两人送进贡院当中。
这才带着唐晓福换了身衣服,去到银楼当中买了一些手镯和钗子,准备回家送给李氏,团哥儿,还有王仪。
唐晓福手中虽说还有一些珍珠,想要穿成珍珠项链送给李氏。
奈何这东西在现在太过珍贵,拿出一颗就很扎眼了,更何况是一串。
对于唐家这样的普通农户人家怀璧其罪的道理,唐晓福还是知道的。
只能选择了一颗尚且圆润的珍珠,送到银楼当中打成一支步摇,包在木盒当中,准备送给自家姆么做礼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糙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