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若当地官府比较穷,没有物资没有钱,那该怎么救灾?
就像是平城,之前交夏税,县衙的衙役推过来的板车很是破旧,一看便知道使用了多年。
当时他还有些惊讶,特意找庄丰收询问了几句,庄丰收告诉他,那几辆板车的确使用很多年了,平城财政上想来是没有多少钱的,因为历任的县太爷都挺清廉,收取赋税时也没巧立名目多收。
所以,万一碰到当地官府没钱,那该怎么救灾?
……
学习的时间总是短暂的,等黎荞的思绪从救灾中回来时,室内已经变得昏暗。
外边的院子里传来低低的说话声。
“浅哥儿,你就跟着我识字嘛,你看你的浅字竟然有这么多笔,写在纸上要费不少墨水,这说明什么,说明你的名字值钱。”
“我的名字大山若是值五文钱,那你的名字最起码值五十文钱。”
“你若是学会写你的名字,那等于小叔少掏了五十文钱,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黎荞:“……”
郑浅浅来了?
很快,郑浅浅的声音响起,也小小的,要不是他是异能者听力好,那还真听不清楚。
“哼,是有那么一点道理。但我不想跟着你学,我就算是学,那也是跟着竹哥学。”
“竹叔忙,他得做点心呢,还得教小姑。我没那么忙,而且我已经教了二山、小山、小兰,我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黎大山使劲推销他自己。
“你弟弟妹妹也开始学认字了?”郑浅浅惊讶。
“可不是,他们多认一个字,那小叔就等于少掏一个字的钱,这样一分摊,小叔读书就显得没那么贵了。”
“那他们现在认多少字了?”郑浅浅好奇的问。
“额……咳,最近忙着收红薯,他们没时间学,目前只认识从一到十的这几个数。”
黎大山的声音多了一丝丝的虚,但很快又道:“别看少,但好歹也是钱啊。一个数字一文钱,他们仨一个人学十个数,那算下来就是三十文钱呢。”
“……你说的有理,但我还是想跟着竹哥学。”
郑浅浅想法不改。
这时,脚步声响起,像是陶竹从厨房出来了。
“浅哥儿,我把石榴切开了,你们仨尝一尝。”
“我不吃了,我在家吃好几个了,让黎大山和春桃姐吃。还有荞哥,竹哥,要不你给荞哥送一个?”
郑浅浅道。
“嗯……算了,还是等他出来吧,天快黑了,他也该出来了。”陶竹抬头看了看天色,摇头。
他说着低头拿起一块石榴开始剥籽。
“哇,荞哥好厉害啊,能静下心读书。”郑浅浅低低的声音里满是佩服。
陶竹闻言,脸上露出一个浅笑:“可不是,他若是想做什么事,那就能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他最厉害了。”
“竹哥,你笑的好骄傲哦。”
“小叔那么厉害,竹叔当然要骄傲,今天中午小叔教我们做红薯干,等做好了我给你送过去,你就跟着我识字嘛。”
黎大山还在纠缠郑浅浅,想给郑浅浅当老师。
郑浅浅自是不肯,想让陶竹教他识字。
于是,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听的黎荞不由翘起了嘴角。
年轻就是好啊!
他站起身来。
先是伸了个懒腰,屁股倒是不疼,因为陶竹给他缝了一个很舒适的坐垫。
但坐的太久,肩膀有些疼,他活动了一下手脚,这才打开门走了出去。
陶竹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堂屋,天快黑了,黎荞应该要出来了,此时真的瞧见了黎荞,他立马从小板凳上站了起来:“累不累?浅哥儿送过来一筐石榴,还挺甜的,快过来尝一尝。”
郑浅浅此时也看到了黎荞,也忙道:“荞哥,快来吃石榴,不然就要被黎大山吃完了!”
“我没有!”黎大山立马喊冤:“我给小叔留了的!”
“好,我尝一个。”
黎荞笑眯眯的开了口。
这个世界交通不便利,外地的水果运送不到平城,也没有反季节这种技术,所以黎荞自打穿越,吃的水果挺少。
郑浅浅家种的有石榴树,眼下到了石榴成熟的季节,他要多吃几个,不然到了冬天,那更没得吃了。
“浅哥儿拿过来的石榴又大又红,挺甜的,就是生有虫子。”陶竹道。
“无妨。”石榴上有虫子太正常了,黎荞不在意。
等他在桌子旁坐下,陶竹将一小碗剥好的石榴籽放到了他跟前,碗里还放了一个勺子:“吃吧。”
“谢谢竹哥儿,竹哥儿真好。”黎荞先是道了谢,然后拿起勺子开吃。
陶竹轻轻笑了一下,拿起另外一个石榴,继续剥籽。
郑浅浅瞧着这一幕,斜了黎大山一眼:“黎大山,你快去找能给你剥石榴籽的夫郎。”
“……我不要我的夫郎给我剥,我给我夫郎剥。”黎大山赶紧道。
“哼。”郑浅浅又赏给他一个白眼,然后才对着陶竹道:“竹哥,不知道你家的红薯咋样,反正今年我家的红薯大丰收,我爹说这个冬天得多吃红薯,不然肯定要放坏了。”
他说着叹气:“我不爱吃红薯。”
“我也不爱,咱们俩在吃饭上绝对能吃到一起。”黎大山插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生子文 种田文 不曾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