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喜事,当然得让家里人好好高兴高兴。”
“……那你开心就好。”黎二山想起他大哥曾经说过的凡是他们小叔给的那就直接收了的话,便没再劝。
一旁的黎春生原本想劝几句的,但看黎荞和陶竹笑的一脸开心,便也把话咽了回去。
过了乡试,那黎荞真的要去京城了,在走之前,黎荞想给家里人多买些礼物。
这份心意,他们推拒不掉。
不过,京城那么远,肯定不能让黎荞和陶竹两人赶着牛车去,嗯,回去后得和村长商量商量,从村子里挑一些身强体壮的男人护送他们夫夫进京。
黎荞不知道黎春生在想什么,他和陶竹牵着手商量还需要买些什么,突然,有一身穿黑色劲装一看就是练家子的中年男人站到了他跟前。
这男人向黎荞行礼作揖:“见过黎老爷,小的是赵大人的家仆,姓张名三,赵大人此时正在贡院中等您。”
“……”
赵有志要见他?
黎荞不由抓紧了陶竹的手,但面上却是笑着道:“原来壮士是赵大人家的,那请带路吧。”
说罢,他扭头叮嘱黎春生黎二山黎夏三人跟着庄家人一起回去,不要留在此处等他们。
黎春生和黎二山黎夏都吓傻了,只是愣愣的点头。
黎荞见此,在心中叹了口气,然后牵着陶竹跟上了张三的步伐。
张三像是没看到黎荞与陶竹牵在一处的手,他领着两人进入贡院,越过大门,又越过明远楼,然后朝着贡院南边的建筑群走去。
黎荞松了口气。
他刚才没问赵大人是不是只见他一人,是想要糊弄过去,他不想留陶竹一人在外面。
看张三这态度,赵大人应是不介意他带着陶竹的。
贡院里,号舍在东边和西边,主考官住在南边的建筑中。
赵有志身为主考官,自打乡试前进了贡院,一直到此时都未离开。
陶竹大脑一片空白,他机械的跟着黎荞的步子往前走。
他一个小哥儿,竟然进贡院啦?
这是黎荞半个月前的战场,他竟然站到了此处?
他脑子晕乎乎的,呼吸也有些不畅,接下来的一切,他都是下意识跟着黎荞。
黎荞拉着他进了赵大人所在的堂屋,他便进去了。
黎荞跪下,他也跟着跪下。
黎荞落座,他跟着坐在了黎荞身旁的椅子上。
等他从紧张、呼吸不畅、大脑僵硬等各种负面状态中回神,他只听到赵大人竟是在与黎荞谈论治理黄河的事。
……
他放轻了呼吸,低着头垂着眸子,努力降低存在感。
其实,这种场合他不应该出现,幸好赵大人不计较。
赵有志五十多岁的年纪,头发斑白,面容和蔼。
他今日把黎荞叫来,是想问问黎荞文章中所提到的水土流失、植树造林一事。
他身为工部侍郎,对这法子太感兴趣了。
他此次点了黎荞为解元,也是因为这个法子。
他虽是进士出身,但若是当年的他拿到这份试卷,那绝对答不出黎荞的水平。
他考进士时,如今的太上皇曾经的圣上可没出过这么邪门的题。
他那会儿脑子里只有圣贤书。
但也正是因为只有圣贤书,考中进士被分配到工部之后,很多知识他都得从头学起。
所以,如今圣上出这么邪门的题目,他是极为支持的。
读书时没受这份苦,那当了官总是要受的,晚受不如早受,圣上可不要只会空谈的书呆子。
现在黎荞把试卷答的这么好,他便忍不住见一见这个连圣上都为他写文章的年轻人。
而且有意思的是,在此届的考生中,有几百人都写到了在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这一个点儿。
朝廷都没想到的事,在原河省这一届的考生中,竟是有几百人都提到了。
这让他忍不住询问首府的知府,这是为何?
首府的张知府直接把黎荞童生试的文章给了他,他看完之后,更坚定了要见一见黎荞的念头。
黎荞确确实实影响到了几百位考生,让这些考生写出了如此重要的一个措施,后生可畏啊。
*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让庄文,孟月,徐瑛都中举实在是太bug了,但他们仨深受黎荞影响,我要不是写他们仨考不中,那应该有点不符合逻辑,于是最后他们仨都中了。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黎荞!
一切都是我瞎编的,宝子们看个乐呵,不要较真哦,么么~
第97章 回村 庆祝。可能有些过于黏糊,慎入
赵有志对黎荞是真的满意, 眼下黎荞影响了这么多考生,等这些考生考中进士进入工部之后,那他就不用再安排人从头教起, 他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新人。
工部掌管各种工程,涉及到专业技术,虽然真正干活的是工匠,但工部的官员也得略懂一些技术,因此, 他极为厌烦什么都不懂的生瓜蛋子。
眼下圣上出题逼着考生在读书时就掌握各项基本常识,黎荞也写出范文让天下考生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挺好。
再看黎荞本人, 不骄傲,不狂妄,不谄媚, 瞧着文文静静秀气乖巧, 当真是挑不出……额,除了对他夫郎疼宠到夸张之外, 当真是挑不出一点儿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生子文 种田文 不曾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