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当前,天子受制于人,一向老成持重的内阁首辅也不得不暂避黎氏锋芒。杜明棠到底年事已高,连日来已是满眼的疲累,面容沧桑老态尽显。
他颤声问:“兵部的军报已有两日不曾收到,不知军情急报可有卡在路上的?军国大事,半点耽误不得!”
二人的目光在案头前碰上了。
守在角落里的两个宫人在这不同寻常的沉默里抬起头,目光警惕地紧盯着二人。
文渊阁内的一言一行皆在黎氏的监视之下,既不能问陛下情形如何,也不可明言请求襄助。
故而转杜明棠以军务代指,言语试探季贤是否仍有忠君之心。
军报在何等时刻都是敏感至极的内容,可以说的是河北战后的铁甲残军,也可指江北武扬王的大军,更可以是琅琊府州正在逼近的那支“勤王之师”——端看季贤能如何应对。
“江北仍在筹谋渡江之法,未起战火。其余州府尚未接中州洪汛消息,并未有军报上呈。”
季贤依旧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平静地回话:“有令郎慎之为武扬王做后勤军务,想必一切顺遂,无需挂念。”
杜明棠捋着长苒,偏头倾听着,眼睛渐渐地亮了。
季思齐轻易便明了他话中深意,言语透露琅琊府军未至,一切仍有转圜之机。
复又以江北杜慎之代指后辈无恙,圣躬安,无需挂念。
“九州连番动荡,若北边鞑挞趁此之机来犯,恐沧云未有防备。”杜明棠紧紧盯着季贤的双眼,“按理应给漠北发去兵部的谍文,告知中州洪灾一事,提点卫国公早做戍防,思齐以为如何?”
中州洪汛,等鞑挞那边翻山越岭地得了消息,恐怕已是秋后的事,怎么也轮不到告知卫国公来做防备。
杜明棠此刻提议向漠北发兵部谍文,就只有一个意思——向卫国公请兵求援,剑指琅琊黎氏的三万府军。
“中州遭灾,此事确实该发谍文告知国公爷,怎么说也该给陛下上个请安的折子。”季贤毫不犹豫地应下了,随即又轻轻摇了摇头。
“漠北州广袤,兵部的八百里急递怎么也得走上五六日,若阁老允准,学生即刻安排人即刻前去准备。”
漠北山高路远,一来一回,抽调军队南下,再快也要大半个月,要想驰援中州怕是无论如何也赶不及。
杜明棠明了他话中深意,眉间的川字愈发深如沟壑。
他仰着头,看向天地间一直未曾消散的风雨,久久无言。
道不同,互不相容,季贤言尽于此,已是仁至义尽。
他再度施了一礼,退出文渊阁。
“思齐……”
杜明棠颤抖着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季贤停下脚步,转身看他。
元辅苍老的面容逆着光,隐在晦暗之中,须发皆白。
“大水没过诏狱的时候,你在哪儿呢?”杜明棠状似随意地问,语气平常的就像劫后余生,彼此庆幸的街坊四邻。
季贤站得笔直的身体猛地一顿。
二人隔着敌对的阵容,对视少倾。
季贤眉眼低垂,他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垂在袖袍下的双手微微颤抖着,一直从容得体的行止终在这一刻露出了破绽。
滔天洪水来势汹汹,就在他以为自己会葬送在这个冰冷逼仄的小小囚牢之时,天子亲历城门前,想着的最后一件事,挂念的最后一个人,却是他这个已然背叛自己的少师。
他忽然回想起那一日二人的对话。
——少师一心为朕,断然不会对朕使如此阴狠之计。
——时至今日,朕仍旧想给少师最后一次机会。
——季思齐!你良心何在!文心何存!
……
那日,也是这样一个阴雨连绵的天气,少年天子满眼尽是锥心刺骨的失望,却仍旧给他保留了最后一丝体面,未曾当着众人揭开他大贤大才之下的满目狰狞。
季贤漠然转过身,什么也没说。
他带着一身风雨而来,又步履匆匆地踏回了风雨之中。
*
五月十六,中州洪汛的第八日,三万琅琊府军兵临城下。
大水冲垮了雍定门,灾后清乱重建是个大工程,工棚石料一直越过河堤,堆到了对岸去。
很难说这是负责运材的禁军有意为之,还是个单纯的巧合,凌乱的城门前被堵了个严丝合缝,虽不影响行人进出,但大军的仪仗入城却难行的通。
禁军在皇城根儿底下混了多少年,都是些家里有官爵的荫封子弟,上下都如张超一般的老兵油子,滑不溜手,当面答应了要清砖石、挪工棚,一转眼全都不见了影儿。
琅琊黎氏到底出过帝后,这支勤王之师又打着正义的名头,当下也不好翻脸,只能自行安排府军清障。
当日,大军未能入城,在城外扎营。
天子寝宫的殿门依旧紧闭。
太后亲自指定的人前来伺候,每日的洒扫衣食皆不经他人之手。最初时她只当沈玥是为了保全自个儿,并不如何上心,后来沈玥一直高烧不退,昏沉沉的,一滴药也喂不进去。
太后这才慌了神,命人强行灌了药,不多时,他又将灌进去的半盏苦药汤一滴不剩地吐了个干净。
御医见状也摇了头,恶疾来势汹汹,恐不是感染寒症,只怕是在大水里染了时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