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政大人说,这个宴会本应该他来开,但他实在是有公务在身。可若是拖下去,影响你们的行程,于是就将此事交给了我。”
府尊大人如此解释,其他人自然没有什么好说。
由于没有了学政大人在,整个宴会进行地颇为无聊。
与上一回相比,这一次连那位秦通判都没有来,宁颂也没有说话的人,因此更加显得无聊。
“学政大人去干什么了?”
纵然学政不在,可仍然有人好奇他的行程。
“别问,听说是大事。”
原来,在宁颂放榜那日之后,学政陆大人就有事出了临州,连带着按察使凌大人也离开了。
这让人不由得猜测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
这些公务上的事情当然与宁颂无关,他只是听了一耳朵,就放在了一旁,继而观察起与会的人来。
由于学政大人没到,一些消息灵通的学子根本就没有到场,比如说那位以家世著称的周果。
除了这些人以外,宁颂还有不少眼熟的学子。
其中包括好几个来自乡下的,与临州府当地学子吵架的“激进派”,宁颂对这些人都有一些印象。
然而今日似乎也有些不同。
那些个之前穿着朴素的乡下学子们似乎一朝之内有了钱,身上或多或少都多出了一到两件金银玉饰。
与临州府当地的学子说起话来,语气中也没有了以往的攻击性,显得柔和又通情达理,颇符合自己的“身份”。
“考上秀才真好啊。”
宁颂忍不住想要叹息。
怪不得无论是话本子里还是现实中,穷书生们都要努力读书——谁都知道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条通天道。
宴会结束,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了小院。
出乎意料的是,本应该早早休息的郑夫子没有睡觉,而是在堂前等着他们。
“之前一直在等学政大人的宴会,所以一直没有和你们说这件事。”郑夫子脸上的表情有些郑重。
“如今宴会结束,按道理说在临州府的行程也结束了,接下来,诸位有什么打算呢?”
宁颂陷入了片刻的茫然。
一直以来,他的目标都颇为清晰,就是读书和考试。
县试准备八个月的时间对于他来说太过紧迫,因此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用来读书。
但到现在为止,他不但考完了县试,还顺利地考完了府试和院试。
摆在面前的,变成了新的问题。
“我打算先回家。”同窗们对于这个问题,亦有着自己的思考。
他们这个年纪,家中亦有父母,对于接下来在哪里读书这件事,还需要与父母商量。
“你呢?”
郑夫子问了一圈儿,终于问到了宁颂面前。
“我想先留在临州。”
虽然考完了试,可宁颂还想再留下来看看。
第50章
既然决定了接下来的行程, 宁颂的同窗们在三日之内就走了个精光。
离开时,有人依依不舍地说:“颂哥儿,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这些日子, 虽然他们身在临州, 可仍然和家中通信。
家人都知道了宁颂在临州对他们的照顾, 想要邀请宁颂去他们家里做客。
“很快。”宁颂安慰说, “总有再见的时候。”
送走了依依不舍的同窗们,小院里安静了不少, 只剩下了郑夫子与宁颂及工作人员。
“你为什么不回去?”郑夫子好奇地问。
郑夫子本人之所以不走, 是因为在不久之后乡试即将开始, 他需要留在临州考试。
这一点, 一心堂的东家也知道, 因此专门将小院儿以极低的价格租给了郑夫子。
可宁颂忙完了, 没道理仍然留在这里。
“我想去见一个人。”
宁颂留在临州,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与齐景瑜有约。
后者说是最近白鹿书院里会有一次讲学, 是开放式的, 可以供临州府的所有弟子观看。
宁颂好奇于这位声名远扬的儒学大佬,因此拖延了回家的步伐。
当然,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隐藏在心底的目的, 便是想要趁着自己留在临州时, 带着宁淼与宁木逛一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宁颂上辈子没有这样的机会,如今当了旁人的兄长,却想要将最好的体验带给两个小朋友。
“……你说得对。”
也不知道那一句话的打动了郑夫子, 在宁颂拜托刘大郎回家接人时,郑夫子也请他带上郑墨。
“我一把年纪了, 还不如你。”
这个“不如”,说的自然是照顾小孩这个方面。
在宁颂考试这一段时间,刘大郎都在一心堂临州府的分店里锻炼,久不见,他的口音似乎都有所变化。
“颂哥儿,恭喜,贺喜。”
虽然在放榜那日刘大郎来恭喜过,可当两人单独见面时,刘大郎仍然忍不住道喜。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最清楚宁颂这一路上走过来所付出的艰辛和不易,刘大郎是最好的人选。
“也恭喜刘大哥。”
瞧着刘大郎满脸红光,双目含笑,便也知道对方在临州干得不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举文 春江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