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事关考试,韩管家没有擅专,报到了宁颂面前来。
宁颂没想到会有这一出,愣了一下,才说道:“既然如此,麻烦韩叔帮忙问问,他们要什么。”
说这话时,宁颂的语气平平,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可与宁颂熟悉的韩管家却从中听出了凉意。
韩管家得了命令,以一种极为委婉的方式将宁颂的问题返了回去。
黄家不知道宁颂的脾气,还以为是自个儿的投名状奏了效,又想着宁颂怎么着也算小辈,于是毫不客气。
“这马上就是府里的老太君的寿辰,不如请表少爷带着朋友来祝寿。”
所谓朋友,宁颂在京城里交往过密的也就几位,不是储玉,就是齐景瑜,再不济,也是世家出生的周果。
无论宁颂带着哪一位去,想来都达到了黄家的目的。
“让他们滚。”宁颂直截了当。
韩管家得了令,说话也不大客气:“马上要考会试了,想必贵府老太君怜惜小辈,不会用家事打扰他才对。”
话里话外,都是贵府老太君不慈不体恤旁人,还仗着身份欺负小辈的意思。
黄家人想解释几句,结果换来韩管家愈发惊讶的话语:“既然这么在意,早干嘛去了?”
白鹿书院的学子都来京城里好几个月了。
韩管家毫不客气地将黄家人轰走。
宁颂生了一小会儿气,最后反倒是把自己气笑了。
他不是早知道黄家是什么人了么,何必还会因为自己早已经知道的东西而生气?
没得给他们脸。
或许是因为黄家的出现触碰了什么契机,对于主考官试卷的收集很快顺利起来。
宁颂也借此看到了考官们的文章,看上去都是颇有实力,忠心而又不迂腐的读书人。
比起那些个在形势还未定,就着急站队的官员,这两位看上去才像是皇上真正的心腹。
“至少判卷子不会判得太离谱了。”宁颂想不出其中关节,但不影响他暂时的乐观。
主考官是皇上的人,避免了举子们在考试时也要考虑党争因素。
无论如何,对于他们都是好事。
时间一晃而逝。
十月初九,这一年恩科的会试在京城贡院里正式举行。
与乡试一样,会试分为三场,每一场三日,举子们在第一日进场,第三日出场。
三场下来一共九天六夜。
所考的内容也与乡试大同小异,第一场考四书文、五言八韵诗,第二场考诰、表等文书写法;第三场考策论。
与宁颂参加过的乡试不同,京城贡院正在天子脚下,经费充足,加上贡院刚刚维修过,无论环境还是吃食都相当不错。
宁颂安安心心地答了三场题。
在最后一场结束时,他走出贡院时,状态竟然还不错。
“如何?”专门请了一日假的凌恒来接他,端详完他的神色,心中微微放了心,问道。
“自我感觉良好。”
也不知道是因为有宁仁夫妇的旧事就在眼前提供了动力,让他考场答题状态异常的好,还是因为日积月累,常年手不释卷带来的厚积薄发,这一次会试宁颂自觉得比平日里都答得让自己满意。
“还得看考官们怎么看。”
自古以来,考试都是尽人事、听天命。
他自己答得不错,不代表考官喜欢。
似乎往日累积的考运在此刻爆发一样,这一次会试的阅卷竟然也顺顺利利。
身处京城的漩涡中,却因为一系列博弈而达到了平衡,这一届会试,算来算去竟然成为了其他因素影响最少的一次。
单纯按照试卷的内容来评,半个月后,会试成绩出来。
宁颂考了第十六名。
年纪轻轻,位列二榜。
第88章
根据此次礼部的统计数据, 报名的举子一共有三千一百余人,上榜录取的有三百人整。
录取率为百分之十。
这录取率看似不低,但考虑到乡试的录取率, 两轮筛选过后, 所留下来的人万中无一。
“乡试两千人录取几十个, 会试再从三千人里筛去大部分人, 统共这么多学子,最后留下来的不过三百个人。”
这一回会试, 齐景瑜没考上, 心情低落了一会儿, 再做做计算题, 最终将自己劝好了。
反正这一回白鹿书院折戟了不少人, 一共来了十几个人, 但真正考上的不过三人。
这三人中,除了宁颂之外, 剩下两个人都是上一次参加了会试没有考上的“老油条”。
有过一次会试经验, 再加上年龄摆在这里,这一回终于考中了,也是应有之意。
“早就给你们说了,这一次会试就是让你们来试一试, 能有机会已经很好了。”
考前和考后转换口风, 已经是白鹿书院夫子们的传统艺能。
在会试之前鼓励学生们“一切皆有可能”, 考试之后改口“原本就是来试一试”。
一时间,大家想要吐槽,都没有话好说。
“算啦, 这一回恩科能考上举人就已经不错了。”
作为恩科的受惠者,他们原本也只是秀才, 统共算起来才当了一年的秀才,就考中了举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举文 春江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