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173)

  李通一口咬定:“定是绿林贼!”

  第五伦乐了:“南方江夏的绿林贼一向不喜流窜,只背靠大山,隔着八百里地,中间还有荆州牧的两万大军相阻,怎会跑到宛城附近来?”

  “大股贼子不能,但小股骑从却可。”李通努力想让事情回到他最初的筹划中去。

  第五伦手指敲着案几:“你说得有道理,但绿林贼多为南郡江夏人,不熟悉前队,竟能深入至此,肯定是有地方豪强为彼辈引路遮掩吧?”

  他看着李通道:“次元,李氏要自查,积极和官府合作,争取早点撇清嫌疑。但除了你家外,前队哪家豪右有可能与绿林勾结呢?”

  李通一愣,舂陵刘伯升的名姓就在嘴边,但他听盯梢的人说,第五伦与伯升之弟有故,还相互赠了玉,便吞了回去,只道:“通也不知……”

  这李通有意思,都什么时候了还不乱咬人,看来一直以来伪装的平庸之下,却有一颗大心脏啊,可现在也由不得他。

  等李通下去后,第五伦招来成重:“依我看,不止是李氏有嫌疑,南阳各氏族豪右,什么新野阴、邓,甚至是安众刘,舂陵刘,都要统统彻查一遍!”

  一个个单点有什么意思。

  既然想让朝廷注意力放到南边来,好让关中空虚,那就直接把马蜂窝整个捅了,全拉一起AOE吧!

  第五伦决定,在这趟旅游结束前留给前队豪强们一个大惊喜。

  五威司命别的不行,将无辜者屈打成招,把犹豫之辈逼到朝廷对立面这种事,他们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况且第五伦一路看下来,许多豪右也是能在名单上打X的,殊途同归,不算冤枉。

  未来一年,前队注定要鸡飞狗跳,被朝廷逼急的豪强们,可能还会和南方绿林来一波梦幻联动。

  若李通知道第五伦的打算,定会战栗,宛钜铁矛,惨如蜂虿?这一招才是真正的蜂虿之毒啊!

  而靠着李氏在宛城附近的情报网,岑彭很快就找到了昨夜袭击营地的真凶行迹。

  “发现一队人马离了宛城西乡,沿小路向西逃去,似是要遁入冠军县羽山!”

  “莫非是岑君然曾提及过的,那支羽山之盗所为?”第五伦有些糊涂了,羽山贼做这事图什么呢?而从李通处,他也得知了那位羽山“贾大盗”的名字。

  “此人做过冠军县的盐吏,后来不知何故,聚众数百人而当了盗贼。”

  李通现在是知无不言:“他的真名,叫‘贾复’!”

  ……

  第134章 卿本佳人

  这世上本无冠军县,直到汉时霍去病出击匈奴,功劳冠于诸军,汉武帝决定割穰、宛各一乡,以侯名县,遂有此地。

  冠军县北乡,有山林木如羽,可以俯视南阳通往武关的必经大道,是为羽山。

  此时雨水初歇,山中盗寇藏身的洞窟内,贾复坐在一个被绑在树干上的褐脸汉子面前,与他说着话。

  “我少时家境不错,好学,跟着舞阴李生习《尚书》,尚书你知道罢?”

  褐脸汉子摇头:“我不识书,更不知什么上书下书。”

  贾复笑道:“不知也无妨,讲的都是古之圣贤治国的诰令和文书,对平日生计并无半点用处。”

  “我当年学书时,便被李夫子称赞,说我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借着东升的太阳仔细看的话,贾复确实生得一张好皮囊,虽然山里日子苦枯槁了些,但仍能见其少年英姿。

  “我本来是想学而优则仕,一心想读圣贤书入太学的,只可惜后来家道中落,遂丢下书,补为县中小吏,斗食俸禄那种,忙碌于俗事。”

  贾复手下送来了饭食,都是粗陋的糙米饭,也无甚东西佐餐,贾复只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着的东西,一点点打开后,露出了一个泛黄的盐块,小心翼翼地用刀削刮,将上面的盐粒一点点撒到饭上,这就是奢侈的下饭菜了。

  上苍给了南阳丰厚的铁矿资源,却让这儿极度缺乏食盐,官府和百姓所需得不远千里去河东运来。

  贾复将手里沾上的盐粒舔掉,还掰了一小块分给褐脸男子:“有一次,我被点名跟随五均司市师前往兆队(河东)运盐,那时候天下已有些不太平了,去时那些老吏个个吹嘘自己的勇武,告诉我一定要守好盐,这可是一县人的指望。”

  “结果途中当真遇到盗贼,我遂拔剑守在盐车旁,前方是群盗射来的箭,一支支从我身边划过去,我高呼县卒们抵抗,可这时候却总觉得臀后一个劲冒凉风。回头一看,大善啊,那些将职责挂嘴上的老吏早就跑了,连五均官也不例外,就剩我一个小斗食还在顽抗。”

  “我最终带着十多人击退了上百盗寇,也不知如何做到的,只记得身上受了好几处伤。好不容易将盐车运回县里,父老都称赞我有信义,可谁想得到,那逃走的五均官和老吏们早就先一步回到县中,告诉县宰,说贾复与盗贼勾结,将盐车全都送了,于是县中便将我叔父一家缉捕杀害。”

  “我愤慨之下,遂当真带着一群运盐工做了盗贼,那些被我击退的群盗也敬佩我勇武,一同加入,遂有这数百人之众。”

  洞窟外的群盗已经渐渐醒了,不需要贾复一一嘱咐,就开始做各自的事,或修补衣裳,或擦着弓刀。

  回想往昔,贾复年轻的脸上颇有遗憾:“我想起夫子说过,我有‘将相之才’,遂自称将军。”

  他看着被自己绑了一宿,身上挂满露珠的不速之客:“马渠帅,你来自绿林,见识广,你觉得,这将军之号,贾复配得上么?”

  被缚的马武咧开嘴笑道:“当得起,你的勇武,已经胜过九成九的新军将领了,我在绿林时遇到过不少,彼辈都怯懦如鸡,不足道也。”

  贾复往石头上一靠:“我的故事说完了,马渠帅又是如何做了盗贼?”

  与俊朗的贾复相反,马武脸褐而貌丑,只道:“我乃前队湖阳县人,年少时倒是想做守尉,督盗贼,却不想长大后才发现,我生来就是做盗贼的好料。”

  “我当时在湖阳任侠好义,杀了一个横行乡里的豪右子弟,于是只好避仇南奔于江夏,想做一段时日的渔父,过本分的日子。”

  “却不想,我却遇上了六莞之禁,荆州之民依赖山泽,以渔采为业,朝廷的六莞之令,却不准百姓上山下湖,说都是朝廷资产,要用可以,得将所获四分之一上交。这是郡里的话,到了县里,就变成上交一半所得。”

  “再加上渔猎也要交赋税服劳役,如此重负之下,还打什么鱼?我气不过,将来催税的官吏捅下了湖中溺死,只好亡命为盗。”

  “一起因饥穷为盗的百姓不少,加上江夏闹灾,竟陵、西阳三老起兵于郡界,我带着部众参与了进去。吾等大闹乡邑,开仓放粮,然后躲避郡兵追捕,往北进了绿林山,得到大渠帅接纳,就这样加入了绿林军。”

  贾复听罢叹息道:“果然,你我都是被这离奇的世道所逼,才成了贼,我读书时听过一句话,窃钩者诛窃国者王侯,果然如此。那些真正的大盗,就在朝堂、郡府、庄园里端坐安闲呢!”

  这便是马武一个前队郡人,却成了绿林小渠帅的缘由,他这趟带着亲随回到前队,是奉绿林大渠帅王匡之命,刺探传说中正在集结,欲南征绿林的朝廷大军。

  马武回到故乡后,发现确实处处都在抓壮丁,云集于宛城和襄阳。马武越看越是心惊,绿林人数虽众,但多是老弱妇孺,能战之士不过七八千,虽有山泽之险,但以寡敌众不知胜负如何。

  马武是个胆大的,恰巧听到坊间有传言,说朝廷使者迎王莽皇子入朝,途经宛城以西,便决定干一桩大事。来一招“祸水北引”,勿令荆州牧、前队大夫之兵专向绿林。

  于是便有了西乡袭击越骑营一事,那些装备精良的王师太松懈怠慢了,马武带着十来人就得了手。

  他的思路十分清晰:“李氏是前队第一大姓,若朝廷剿了他家,两边打将起来,前队一乱,对绿林的围剿就不战而解了。”

  李通机关算计想栽赃绿林,不料真绿林也要往他头上扣盆子,也算求锤得锤。

  靠着马武的胆大果敢,如今事情是成了,却惹得越骑营和疯了一般的李氏骑从一路追击,遁逃的路上折了好几个弟兄。他无路可去,只能西奔羽山,来投靠曾派人和绿林联络过的贾复。

  贾复却直接让人将他们绑了起来,就是这老小子将官军引来的!因为马武,本不受瞩目的羽山群盗一下成了全郡焦点,宛城的新军云集西乡,大有征伐此地之势。

  马武以诚相待,没有隐瞒自己做过的事,这可把贾复气得不轻:“马渠帅,你莫非也想让我替绿林分担一部分新军兵力?”

  马武虽然还被绑着,却已经亲昵地称起了贾复的字:“若是君文愿意,又未尝不可呢?”

  结果他就挨了贾复重重一拳,马武只咳嗽着笑道:“事已至此,君文欲如何,将我绑了送去见那新室使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