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182)

  他相中了大兵法家严尤,打高句丽的仗,他不是办得挺漂亮,而在庙算定策时,事实也证明严尤总是正确的。

  王莽颇为大方:“卿需要哪些人手协助,尽管说来!”

  严尤不假思索,第一时间想到了他的弟子、福星。

  “臣想恳请陛下,将第五伦交给臣来调遣!”

  第五伦若是知道严尤这么看得起自己,肯定要骂娘,一个二个都想坑他。

  倒是王莽大疑:“为何?”

  严尤道:“伯鱼年纪虽轻,却知兵,臣的兵法韬略,他学了不少,先时在新秦中更击破胡虏入寇,亦是将军之才也。”

  “再加上第五伦得扬子云真传,熟知各地方言,又曾南下前队,更可为臣助力。”

  理由很充分,但王莽可不放心让关系太好的两人为正副,独领一方大军。更何况,谁让冀州的消息,比南方来得早呢?若要论两事的严重,比一比对新室的威胁程度,在王莽心中,前者还更急于后者!

  于是王莽只道:“伯石,且让那位也是在新秦中立功的窦融,封为偏将,做你副手吧,先前第五伦问对时,曾盛赞窦融用兵远胜于他。”

  “至于第五伦,予另有安排,已经在路上了!”

  ……

  第141章 三窟

  且说半个时辰前,在王莽敲钟召集群臣之际,纳言府的元士耿纯忽然得了署中传唤,说厅堂来了一位光禄大夫,要征他同行去办公务。

  耿纯满脸问号来到厅堂上,才发现等在这的,竟是他前几天才帮忙驾驶过亲迎副车的新郎官:第五伦。

  “伯鱼?”

  耿纯有些诧异,第五伦先前的官职不是太中大夫么?怎么……他目光下移,落在第五伦腰间。

  没错,确实是银章青绶,很显然,第五伦入宫这短短个把时辰里,身份又涨了一截,在问对后,被皇帝拜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

  这光禄大夫是闲职,也是块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砖,但毕竟是青绶大员了,耿纯少不得与他见礼,又奇怪第五伦遇到何事,竟要召自己协助。

  第五伦笑道:“自然是前往伯山的故乡,冀州,同去么?”

  耿纯的眼睛顿时就亮了,他家乃冀州大姓,上太学举孝廉才来到常安,又走了父亲故旧的关系,留任常安作为六百石元士。

  可耿纯干了两年后,越来越不舒心,当今天下最受百姓唾弃的,除了五威司命外,就是管粮食田租、实施五均六筦的纳言官。耿纯在朝廷征发猪突豨勇北征之际,负责运送粮秣去鸿门大营,也见过不少惨事,深知军吏们吃空饷刮活人的狠毒,对这职务自然谈不上什么热爱。

  而以他的年纪际遇,短期内又很难再往上升掌握实权,高不成低不就混了两年后,耿纯只觉得,还不如回去继承家产呢!

  他早就想撂挑子了,之所以还隐忍不发,无非是父亲叮嘱,要他为宗族多留一窟:耿家根基在巨鹿郡宋子县,是为其一;父亲耿艾任济平(定陶)大尹,天下之中,是为其二;加上耿纯留于朝堂,是为其三,纵然一方出了问题,还有两处让宗族避祸。

  可这世道渐渐不安,手里没权没兵心里发慌,人微言轻出了事也没处逃。耿纯寻思,与其守着这小官,还不如回去依靠宗族更安全。

  那天在第五里婚宴时喝了酒,耿纯就叫嚣说要效仿第五伦,辞官归乡算球。

  此事却被第五伦牢牢记在心里,今日便主动相邀,让耿纯借公务的名义回冀州去,何乐而不为呢?

  耿纯为人洒脱,也是对第五伦足够信任,觉得他不会坑害自己,竟连具体的任务都不问,便欣然应诺,立刻去办离职手续。

  不多时,等耿纯再来时,却告知第五伦,出大事了。

  “南方官军进剿绿林,大败。”

  “谁败了?”

  “官军,如今江夏糜烂,南郡也有人造反。”

  虽在第五伦预料之中,但这败得也太惨了。

  耿纯道:“陛下将纳言鲁匡革职,迁为获降郡(五原郡)卒正。”

  “伯鱼,你猜新任的纳言是谁?”

  第五伦摇摇头,耿纯则笑道:“正是汝成婚时的主宾,严伯石。”

  耿纯恭喜第五伦:“伯鱼在朝中,又有一位能撑腰的人了。”

  靠山山倒,不如靠自己,这也是第五伦上次去接皇子那么卖力的原因,他必须表现卓著,才能继续升迁得到实权,而这一回,第五伦期盼已久的“第三窟”终于来了——虽然这洞居然打在了王莽老家里。

  直到二人驾车离开时,耿纯才想起来问目的地,第五伦看着手中王莽亲赐的节杖和封印严密的印信文书,表示出城前暂时不能说。

  耿纯却在一旁猜测开了:“去年冬时,冀州巨鹿郡大侠马适求等人,合谋想要举燕、赵兵反叛,亏得被大司空士发觉上报。三公大夫逮捕党羽,株连冀州豪杰数千人,皆诛死,此事余波未消,莫非与此事有关?”

  这是耿纯故乡发生的大事,幸好他没参与其中,意味着冀州的情况并不比南方好,甚至还更差。

  确实有那么点关系,第五伦摇摇头:“反正我和陛下说了,我不熟悉冀州,需要一个冀州本地人协助。”

  耿纯嘟囔道:“冀州可大了,整整十一个郡,不说明白,谁知道你要去哪?”

  二人出城时,正好遇到窦融苦着脸进得城来,与第五伦拱手行礼。

  窦融看第五伦持节,头戴远游冠,一身出行的打扮,不由问道:“伯鱼此去何为?”

  “去东方。”

  第五伦给了一个模糊的方向,却见窦融一身戎装,好似要出征,诧异道:“周公此去何为?”

  窦融哭丧着脸:“我可能要去南方。”

  原来窦融和第五伦差不多,也是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他被皇帝紧急封为“波水将军”,召入宫中来问对,打算让他作为严尤的副手,去豫州调兵遣将,再往荆州平乱。

  二人辞别后,耿纯奇道:“我看窦周公一脸哭丧相,绝非吉兆啊。”

  “岂不闻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第五伦笑道:“窦融,大概是和你我一样,舍不得家啊!”

  ……

  待出得城后,天色已晚,二人在灞桥驿站休憩,打发仆从车夫去一旁,第五伦则与耿纯纵马到无人之处攀谈。

  “是魏成郡出事了!”

  魏成郡,就是前朝的魏郡(河北省南部),位于冀州最南边,这个郡地位很特殊,因为王莽的老家,就是魏地元城县,王莽年少时还在那边待过几年。

  所以王莽在宫里和第五伦攀谈用的方言,当然不是普通话,正是魏地言语。

  “有人向冀州牧监副举报,说魏成郡大尹李焉图谋不轨,让人抄录奇异谶纬,里面多有非所宜言之事。”

  第五伦看了一部分谶纬内容,什么“汉家当复兴”,还有“李者徵火,当为汉辅”。反正就是李焉听信了这些谶纬,准备造反,让人抄录此言作为届时的宣传口号,却被人给告发了。

  这件事传到京师来,让王莽大为震惊,这可是自十多年前东郡翟义举事后,第二起郡长官谋反。而且还是旗帜鲜明地反新复汉,据说还打算在举旗后去元城县掘了王莽祖坟,断老王家地脉。

  这还了得?在王莽看来,此事的严重程度,更胜过没有文书、旗帜、口号,只是流动劫掠寇乱的青徐、荆州盗贼,是咎待优先处理的事项。

  于是便点了第五伦的名,让他以光禄大夫身份持节前往冀州魏成郡,会同冀州牧、牧监副处置李焉,然后第五伦作为魏成假尹留任当地,一定要将李焉的党羽统统搜捕出来,赶尽杀绝!

  王莽之所以这么信任第五伦,一来是第五伦曾参与剿灭卢芳的“大汉”,被王莽看做绝不会倒向复汉的人,而且还知兵,足以应付魏成复杂的形势。

  其二,上次第五伦的差事完成得很不错,加上窦融对第五伦的吹捧,提高了王莽对他的评价,如此方能被委以重任。

  谢谢你啊窦周公!

  东方最后的消息是十天前的,眼下冀州形势未明,尚不知魏成郡情况如何。李焉可能被冀州牧和牧监副控制住了,有惊无险,也可能已经反叛,连州并郡,将新室江山捅了个大窟窿。

  第五伦看着耿纯道:“总之,此番魏成之行,祸福难料,实情我已尽数托出,伯山可还愿意随我同往?”

  这让耿纯确实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咬了咬牙:“伯鱼以为,我是胆怯之辈么?此次同行,且让你见识见识燕赵男儿的豪迈!”

  “壮哉!”

  第五伦又何尝没有犹豫呢?新妇的怀抱可是又暖又软和的,谁愿意时隔不久又风尘仆仆给王莽打工啊。

  但魏成郡对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在天下大乱前名正言顺掌控一郡军政的机会……可能是唯一的机会啊!

  经过一番犹豫和挣扎后,第五伦决定顺势而为,且去试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