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确实不知兵,否则也不会生出“数十万大军南征一定能胜”的错觉,董忠所描述的事,很多居然是他头一次听说——平素将军们欺上瞒下,对此也绝口不提啊。
董忠又按照第五伦提的要求,请皇帝调拨一支骑兵协助,比如越骑营……
可王莽这会记性却出奇的好,居然想起越骑营的校尉成重曾与第五伦一同接过他的庶子回朝,两人认识,似乎还有些交情。
于是皇帝大笔一挥,将调拨的营,从越骑改成了屯骑营!
且屯骑营也不去鸿门汇合,而是会与王莽安排给第五伦的监军一起,在南下武关的必经之路,蓝田等候。
董忠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陛下所遣监军是……”
“五威司命、统睦侯,陈崇!”
王莽已经为第五伦挑好了一个绝妙的组合:与他有过节的上司梁丘赐为偏将,与第五伦从未合作过的屯骑营为佐翼,最后是第五伦的仇人为监军。如此一来,一个完美的权力制衡就确定了,既不耽误第五伦指挥作战,也能盯着他,让这有些毛躁的年轻人不敢乱来。
第五伦能主动提议陈崇随军监督,这是王莽对他最终放下心来的重要原因。
倒是陈崇那边,在突然接到这份任命后,一向奸猾如蛇的他亦露出了一丝愕然,所思所想,与王莽全然相反:“是儿欲效仿司马穰苴杀庄贾、李广杀霸尉,在军中置我于死地啊!”
……
而次日,当董忠回到鸿门,将皇帝的命令告知第五伦后,面对王莽的寻常操作,第五伦并不感到意外。
“屯骑就屯骑罢,亦是三千兵卒:一千骑、两千步。既然不是熟人,我规劝屯骑校尉时也不必考虑情分,反而更方便些……”
他反问董忠:“大司马与国师公、卫将军商量得如何?究竟打算何日举事?”
“五月二十八。”董忠告知了这个日期,让第五伦忍住翻白眼绝倒的冲动。
“为何?”
第五伦对这个决策莫名其妙,王莽可是给他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凑五月份最后一个带五的吉日,五月二十五,必须开拔!
自己都南下了,隔着几百里兵谏么?
董忠却摇头晃脑道:“此事,国师公早遣亲信与吾等商议过,谶纬有言,四七之际火为主,四七二十八,再加上当天有太白天象,是日举事,必能成功!”
第五伦先前得知王莽选择大军出征必以吉数“五”为准,还笑了好一会,岂料还有一个更夸张的!
刘歆学问了得,但他一个老学究来操持兵变,这份优柔寡断,弯弯绕绕,简直是铁了心不想成功。
董忠等人连计划都安排好了:“维新公将于五月二十四日,入京接受陛下所授斧钺;二十五,连夜赶回鸿门将兵南下;二十六,军宿于蓝田,与屯骑营汇合;二十七,抵达峣关……”
这峣关在蓝田县南方数十里,乃是出关的第一道屏障,当年刘邦入关灭秦时,就在那受阻打了一仗,靠着张良计策拿下。
“二十八日,维新公可举大事,率军夺取峣关,如此可闭关杜绝关外之敌,而后回师击京师以南之越骑营,吾等则于城中举火相应……”
为了凑吉利的天数,强行拖延,导致整个计划漏洞百出,难道他们自己看不出来么?
第五伦看着董忠兴致勃勃在那描述计划,只怕他们还以为,自己的策略天衣无缝呢!
第五伦听不下去了,已经装不下去了,果然,这群人,是不能与之共事的。
“便依诸君之策。”第五伦击节而赞,表示此策万无一失,自己定会如约履行。
可在董忠走后,第五伦却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举事的真正日期。
“五月二十五日!”
既然那是个吉数,所以不但是大军开拔南下之期,也是王莽迎娶史氏新皇后的大好日子。
一般人家办个喜宴还手忙脚乱,何况是天子大婚?那几天,整个常安都会热闹非凡,乘机将一二人带出城,不在话下。
假设,第五伦是说假设,在这大喜之日,新娘正在路上的时候,朝廷惊闻三位上公有大逆在酝酿,负责守备城外的北军诸校,平素还算畅通的指挥、传讯也会变得一团混乱……
第五伦的这群新兵,打不了阵地战,只能打乱战啊。
“倒计时开始了。”
正好最后十天,第五伦只对自己将破坏老王这回光返照般的最后喜庆,感到抱歉,是真心的抱歉:“你确实待我不薄,我也没什么得体的礼物可送……”
“只能为陛下这大喜之日,再添一个‘五’!”
……
第233章 肉食者
入宫小半年,阴丽华已经从被人伺候的豪家淑女,适应了伺候人的贱婢生活。
黄皇室主也没惯着她,虽然不似掖庭时那般要日夜劳苦洗涤缝补,但也从端虎子,倒盂缸的低级奴婢开始,渐渐升到了双手不必持重物,侍候在旁的高级侍女——毕竟黄皇室主生长于南阳新都,能与她说家乡话,还受过教育能谈《孝经》的女子不多。
这还是阴丽华第一次见到黄皇室主动怒,却是因为来自寿成室的中黄门,他们奉皇帝之命,希望王嬿能在皇帝大婚之际,作为女儿,在百官露个面,给皇帝贺喜……
“功脩公、功建公、睦脩任、睦逮任等是日皆会为陛下道喜,陛下希望,黄皇室主亦能如此。”
那四人便是王莽的庶子庶女,他们本期盼进了常安能得到权贵,可来了之后大概也发现,皇帝对皇室宗亲管得实在是太严苛了,还不如在新都时自在快活,可新都也再也回不去,都被那该死的刘伯升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王嬿不太高兴:“彼是彼,我是我,焉能一概而论?”
对父亲要再立皇后一事,王嬿心绪是十分复杂的,母亲下葬才两年,便急着续立皇后,她多少有些不满。
王莽从来便不是一个好色之人,他的大欲都在改变天下,完成他梦想的“三代之治”上,做新都侯时与几个侍女生了两对庶子庶女,当了皇帝后竟连嫔妃都不立,就只有老皇后一人相伴。
虽然王嬿听人说,父亲与母亲身边的女婢原碧有染,而她兄长、废太子王临也与原碧私通,事后被杀灭口以杜绝丑闻外传。
就算这是真的,相比于汉时的皇帝、诸侯王们动辄几十、数百的后宫名额,王莽的宫廷生活便显得无比单调乏味。
可这一次除了要迎娶皇后杜陵史氏外,宫中还博采常安乡里淑女,安排了一百二十名嫔妃之位。
这亦非王莽心大到想在毁灭前来一次做鬼也风流,而是张邯等人以阴阳符命之说胡编乱造,认为王莽应该继立民母,以镇长乐金人之梦,而后再效仿传说中黄帝“以百二十女致神仙”。也不想想,王莽这身体,还遭得住百二女子么?
迷信还不止于此,你成婚就成婚,竟还不放过死人。王莽令人将汉元帝渭陵、汉成帝延陵的园门罘罳毁坏,以墨色污染周垣。这就让黄皇室主颇为不满,接下来,是不是就要轮到她那早死丈夫汉平帝的康陵了?
凡此种种,都让黄皇室主表现得颇为冷漠,抚着身上好似永远不脱下的孝服:“吾母丧三年之未尽,只怕不能如陛下之愿了。”
虽然在第五伦口中,王莽是个“好人”,因为至少对待他还算不赖。
但在王莽的亲女儿王嬿眼中,他既不是一个好皇帝,也没当好一位丈夫、父亲!
“欲为圣王,实则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事无成!”
……
“女生向外。”
从中黄门王业口中得知,他仅存的嫡女拒绝出席婚宴,王莽却没有恼怒,只是叹了一口气。
欲为圣贤,自然要放弃一些寻常人的东西,在逼迫误杀奴婢的儿子自杀时,王莽已经做好这种觉悟了。
他近来消瘦了不少,因为随着前线的大司空开始向南进军,王莽面上镇定,实则对此颇为忧懑,毕竟一位位在朝堂上吹嘘的将军,却在一次次战争中一败涂地,十多年了,仔细数数,王莽自从王邑杀翟义、严尤破下句丽后,外战也好,内战也罢,朝廷的胜仗就寥寥无几——直到第五伦的黄河大捷。
于是王莽越发勤政,为了弥补自己在军事上的不足,甚至熬夜看兵书,疲倦时就凭几而寐,不复就枕席矣。
最近频繁出入温室殿的有二人,一个是大司马董忠,所报多是第五伦练兵事宜及军务。
大司马董忠报得,第五伦已经准备好五月二十五日出征,这支军队,从衣甲粮秣,再到牛马驮畜,加上士卒们的鞋履蓑衣等物,一共要花费一万万六千万钱。
又考虑到第五伦带着八百军士从魏地远来,王莽觉得,还是要给予他们一些犒赏。
王莽自始建国起改革币制后就规定,自王侯之下不准持有黄金,却又收天下之金入于府库,以作为朝廷发行大面额铜币的依凭,如此只要官府需要,就能制作“大布黄千”等币以一当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