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樊崇不喜欢这些旧贵族之名:“还是直接称樊公、徐公、谢公、杨公简单明了。”
外加在彭城郡为赤眉把守后路的另一位三老逢安为逢公,最后是五公共和。
王莽垮了脸,怎么又是五?过去这是新朝吉数,可现在王莽对这数字深恶痛绝。
赤眉军中其余三老、从事依旧,但也宣布三老往后管万人及一郡,从事管千人及一县。
倒是樊崇经过此事,对田翁颇为激赏,竟让他做了“祭酒”,同时答应吸纳一批读书人进入赤眉,樊崇依然希望保持军中公平,但他们确实不能再像过去那般了。
至于年号,王莽提议是“再共和”元年,可樊崇歪头想了想,决得里面必须有赤眉的色彩,遂指挥着刘恭,写下了两个字。
“从今日起,便是赤和元年!”
……
“恭贺陛下!”
崔发被老王莽一通操作惊得目瞪口呆,还以为皇帝想要死灰复燃,等夜深人静时,便来向他祝贺:“得了这三十万虎贲相助,恢复新室,让陛下重返皇位指日可待!”
崔发有一点没说错,王莽对赤眉确实寄予厚望。
为何偏偏看中赤眉呢?王莽想起赤眉军初起时,青、徐贼众数十万人,却没有文号旌旗表识,朝中感到奇怪,王莽当时就说:“这难道是像古时三皇之兵,没有文书号谥邪?”
他这番话被严尤嘲笑,说陛下你错了,这是因为赤眉军太过草根,不懂这些罢了。
可现在王莽觉得,严尤错了,他对了!相比于王师、绿林,赤眉最为纯粹,确实是三皇五帝之兵!
但崔发还是小看王莽的理想了,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重建新朝,更不是要再做皇帝。
王莽叹了口气,说道:“在汉中时,予尝终日而思矣,回想当初,本意是要恢复尧、舜、禹三代之治,可天下事为何越发败坏?”
崔发顿首:“是群臣误了陛下,是臣等无能。”
“不,不止群臣有过,予亦有大错!”
王莽痛定思痛道:“予犯的第一个错,就是在代孺子婴行政时,竟然被众人迷惑,一时糊涂起了私心,接受了摄皇帝的名号,想要将刘氏天下变成王氏所有,于是从假皇帝到真皇帝,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王莽只觉得,那是一条歧路!
“古人云,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而秦始皇称皇帝,欲使秦传万世,则是以一人之私心畜天下。”
王莽嫌恶地说道:“余摒弃秦政,不称朕称予,但竟迷了心志,保留了皇帝之号,欲使新室传三万六千岁,这是效暴秦故事,大谬也!”
这位改制大师再度雄心勃勃起来。
“予经此流亡,彻底悟了!”
王莽明白了,新朝之所以失败,是复古复得不够久远,改制改得不够彻底啊!
崔发愕然看着王莽,这么多年了,陛下还是没变啊,只是变得更加偏激,更加疯狂了。
徐宣等人以为,赤眉之所以难以摆脱流寇模式,是因为没有皇帝。
而王莽则反过来,在这个形式主义者眼里,“皇帝”头衔,沾满了暴秦的黑血,每一滴都是肮脏的,他当初被猪油蒙了心,才将这污秽物什往头上戴!都是它的错!
共和行政,只是王莽伟大计划的第一步,他会帮赤眉进行改制,将过去受豪强刘姓所阻,没做成的事情落实。而后利用赤眉的强大战力,将那些称王称帝的政权,第五伦也好,更始、元统也罢,统统消灭!
“既然三代无有皇帝,只有天子,亦无繁杂百官僚属,却能大治……”
“自今以后,从赤眉始,便要去帝制黄屋左纛,最终返璞归真,再造三代!”
已经被现实打击得半疯的王莽,终于找到了他的人生新目标。
自此之后,谁做皇帝,不重要。
没有皇帝,很重要!
……
而与此同时,当三路大军功败垂成的消息传到宛城时,绿林皇帝刘玄瘫坐在御榻之上,喃喃道:
“事休矣,赤眉要来夺朕帝位了。”
据消息,赤眉在上蔡短暂停留后,改元“赤和”,因为绿林探子搞不懂赤眉军口中的共和是什么意思——赤眉军自己也不懂,于是就误以为赤眉立了一个叫“刘共和”的人做皇帝,要来夺刘玄鸟位!
面对赤眉西进,更始朝廷吵开了花,为绿林政权的未来争论不休。
以李通李次元为首的南阳豪强,力主坚守!
李通原本还希望绿林和赤眉两败俱伤,为他妻兄刘秀赢得王者归来的机会,没想到绿林如今竟这么不经打,赤眉行军迅速,七月份就能杀到南阳,兵临宛城。
南阳豪强的田产、财富是没法跑的,他们还是希望能守则守。
“陛下,虽然有一路覆灭,但其余两路尚有残兵,将各地大军召回南阳,加上南阳诸姓协助,可得十万之众,足以抵御赤眉!”
更何况,还有一个刘秀可以期盼,听说吴王的地盘在临淮和江东,北上就能到沛郡,以刘秀之才干,若是捅了赤眉后路,与南阳两面夹击,胜负犹未可知!
但其余人,却被赤眉的来势汹汹吓坏了,河南郡开封人郑兴是刘歆的弟子,但天下大乱时他在家乡,遂降于绿林,来到宛城朝廷,做了丞相府长史。
郑兴便向刘玄建言道:“陛下从荆楚南阳起家的,虽有天子名号,但还没来得及向天下人施恩惠。尤其是河南之地,陛下迟迟不北上去安抚百姓,臣担心豫州与陛下离心。如今群臣皆言,当先平赤眉而后迁都,乃是本末倒置啊!”
“臣愿陛下徙都成周,左据成皋,右阻渑池,前向嵩高,后介大河,建荥阳,定河南,南北千里以为关,而入敖仓,地方百里者八,尤足以自娱,东厌诸侯之权,南远赤眉之难。”
刘玄还真有点想北上洛阳的意图,王匡那一路损失不算大,还守着北边舞阳、昆阳通向中原的路,暂且迁都避赤眉锋芒,也不是不行……
“糊涂!”李通大急,痛斥道:“陛下,请斩郑兴,天下乃安!”
“如今南阳攻虽不足,尚有御敌之力,岂有臣民尚欲死战,而天子却先弃都的道理?”
刘玄也深知,若是此时露出逃跑的意图,恐怕人心会更散,只安抚了李通,肃然表示,自己要与南阳共存亡!
然而私底下,刘玄却让人准备骡车驴车若干,准备在事情不妙时带着他那上百嫔妃迁都。
而绿林诸将,也在私底下商量着另一条路径。
平氏王申屠建、穰王廖湛二人就暗暗商议:“赤眉近在汝南,旦暮且至。如今北援不至,更始独有南阳,恐怕迟早覆灭,依我看,不如勒兵抢掠南阳大姓以自富,而后带着子女丝帛南下,去随县平林等地,若是实在混不下去,大不了,吾等就再往南,回绿林山去!”
一时间,北上迁都、南下、坚守三种意见在宛城朝廷明争暗斗,人心涣散。而隔壁靠着一出“五公共和”骚操作暂且稳住人心,一意灭亡更始的赤眉,则要团结许多。
但不论刘玄和绿林渠帅们做何打算,李通哪都不愿去,他决定联合南阳诸豪强,坚壁清野,利用越修越高的坞堡挡住赤眉的进攻,同时期盼江东的吴王快些回来——那“得不得,在江东”的童谣,就是他让人传的!
可数日后,先前被李通派去江东的家监送来了刘秀回信,禀报说,豫章郡被淮南王李宪夺取,路彻底断了,打开信后,更是让李通心中一凉。
“秀虽已取丹阳,然兵卒疲敝,谷物不熟。且北有梁王、彭城赤眉所阻,路途断绝,西则淮南王李宪横断豫章,号称十万。”
“秀心欲勤王,唯愿立返,然实不能也,再拜稽首,万望次元恕罪!”
李通了解刘秀,顿时明白了,他们曾无情抛弃了刘伯升,而现在,刘秀也将抛弃更始!
遂释信而泣:“文叔啊文叔,你是聪明人,不愿来趟这浑水,接更始的烂摊子。”
“你只想在赤眉军将南阳豫州燃尽后,再从东南挥师北上,另辟一片新山河吧!”
第391章 推心置腹
扬州丹阳郡芜湖县,坐落着一大片军营,左边是坚固营房,当地石头所垒,竖起的旗帜上依稀可以看到个“吴”字。
右侧则是简陋的棚屋,江东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一群身穿甲衣,但神色颓唐的“将军”正聚在一棚屋中商议。
“吴王虽然为吾等群盗同丹阳豪右说和,并封吾等为列侯,但我心中还是不安。”
说话的人叫“瓜田李”,瓜田是复姓,他父亲瓜田仪在新朝天凤四年就起兵造反,早于赤眉绿林,所部达万余人。父亲死后,江东的群盗被一个叫“王州公”的部下接手,势力最大时控制了丹阳和半个会稽,横行两岸,号称十万。
可今年入夏后,在吴王刘秀区区万余兵力的打击下,江盗居然屡战屡败。
最初刘秀进军丹阳,群盗轻他兵力稀少,就前往围攻,但冯异坚营自守,群盗觉得这将领蠢透了,他们只要将他粮道一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