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596)

  往东则通往陇西的另一端战场:上邽。

  但隗嚣七八天时间就丢了狄道,对守住墙垣更加低矮的安故县毫无信心。

  但这位贾将军却兴致勃勃,要在此地打一个守御反击的大仗。

  “我听闻吴汉军纪极差,以战养战,待久了狄道诸姓及庶民必深恨入骨。”

  “若能再用我计策,从临洮走羌戎小道袭其后,那被包围的,反而是吴汉!”

  可让贾复又一次失望了,他的这份提议,紧急送往南方蜀军临洮大营,公孙恢依然拒绝,并要求贾复带着隗嚣及残余陇兵,往南退往临洮!

  理由居然是安故县太过靠北,蜀军不宜运粮和支援?

  这让贾复颇为不满:“我看那吴汉用兵,最喜步步紧逼,如此一步退步步退,与六国割地予秦,终为秦所灭何异?今日放弃安故,就能让吴汉长驱直入,与万脩部夹击上邽,我看旬月之后,上邽也不必守了!”

  但隗嚣竟也支持南退,狄道一战,将他信心彻底打没了,安故是交通要道不假,但他们不但要防着北边的吴汉,还要盯着东方的路,总怕魏军又翻山包抄过来。

  贾复毕竟无法自己做主,只能执行来自后方的命令。

  但吴汉已在狄道完成休整,与安故只有区区三十里,前锋斥候都快摸到城墙脚下,蜀、陇两军近万人的撤退,会在狭长的河谷中拉成大长队,一旦吴汉追至,又当如何?

  但贾复却有办法:“我有一策,说不定还能借此反击吴汉,若能灭了此贼,就不必退了!”

  ……

  吴汉觉得,自己横行陇地小半年,这次可算遇上对手了。

  他将主力放在狄道,只派遣游骑斥候频繁往南,想往安众县后渗透,搞清楚敌军数量、部署。

  但一来山川阻隔,河谷坝子就那么宽,很难绕过去,其次则是贾复防备甚严,也出动了大量斥候,与魏军游骑在各处缠斗,让他们不能尽知蜀军虚实。

  魏军的校尉们有个习惯,一旦进军不利,就喜欢夸大敌人,都说,来的一定是公孙述麾下精锐,吴汉却恼他们不思进取,骂道:“我独立师,打的就是精锐!”

  可如此一来,敌人究竟有多少人马,遂成了一个迷,只能依靠斥候爬上旁侧高山,眺望安故城内外营火及灶烟判断。

  “安故城内外陇蜀两军合计,起码两万,甚至有三万之众。”

  斥候回来后如此禀报,因为他们所见到的烟、火实在是太过旺盛了。

  敌众我寡,吴汉却不忧反喜:“莫非公孙述真如陛下所期,派遣大军北上了?”

  虽然蜀军插手,会让全取陇地的计划延后,甚至会使战争拖到明年,但第五伦觉得,如果蜀地掺和此战太深,战争对成家政权的消耗,是远大于己方的,而若能将蜀军主力歼灭于陇,那未来伐蜀之役,就会轻松很多。

  当时第五伦与吴汉等将定策时,还用了这么一句话来自嘲:“得陇望蜀,予还真是不知满足啊!”

  得,又抢了秀儿一个成语。

  但吴汉却觉得,人不就得贪得无厌么?吃了五味想六味,当了杂号将军,想着重号,甚至是至今还没人获取的公爵。吴汉出身低微,能效命于在他看来“不太英雄”的第五伦,不就是想看中魏势大,想挣个富贵,扬名天下么?

  所以敌人来得却多,吴汉越勇,贾复的增灶计对别人有效,对吴汉却无用,这家伙非但没有惧敌之众变得保守,反而派出了更多斥候及锋锐,都快骑陇蜀联军脸上了!

  贾复少不得派出更多人将其击退,而等到他们撤离安故县时,也根本没瞒过吴汉的探哨。

  “三万人还退,乃公有这么可怕么?”吴汉闻讯后,笑对方胆怯之余,也有些失望,还以为对面的将领有些本事,看来也不过如此。

  他遂点兵追击,同时不忘将牛邯带在身边——吴汉的斤斤谨质,只是形于体貌,心中实则多疑,生怕这老牛和狄道降将们,在自己背后搞事。

  同时又让前锋保持警惕,令斥候游骑先探路,不要追太急。

  可敌军的速度让吴汉有些惊异,他的麾下已以强行军著称,但追了十里地,才远远看到敌人的尾队!看来他们是轻装而走,没带太多瓶瓶罐罐,可前方渡水为何如此之速?

  离开安故县往南,坝子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狭窄的河谷,道路变得更加狭窄,甚至在一处渡口,前方道路陡然被陡峭的山岩截断,得渡到河对岸,才重新有路。

  “骁骑将军!”

  前锋的校尉颇为欢喜:“水不深,河心也只没过士卒大腿,虽然冰冷了些,但大可直接趟过去!”

  吴汉抬头望去,果见傍晚的夜色中,能看到对岸绵延不绝的队伍!还有那面贾字旗!看来敌将贾复是亲自断后啊。

  心里有个声音对他说:“强渡过去,敌将可擒也!”

  但吴汉那敏锐的战场本能又发挥了作用,他低头看着已有些许碎冰渣的洮河水,又看向上游,山体遮挡,瞧不到弯曲河道后的情况,遂让人唤来牛邯:“孺卿,你是狄道人,对这条河极熟悉,十月中的水如此浅小,寻常么?”

  牛邯如今已不抱幻想,仗打成这样,隗嚣已经不再是为了陇右而战,而只为他自己,真降就真降吧!遂禀报道:“平素这时节,也得靠舟楫方能渡过,如今却浅得奇怪,或许有诈!”

  第五伦派给吴汉的几个参谋郎官也才反应过来,想起一桩著名的战例:“莫非贾复在效仿韩信潍水之战?”

  想当初,韩信在潍水面对齐楚联军,遂做了万余个沙袋,投堵潍水的上游,然后率领一半部队渡河去袭击楚军,随即假装战败,往回奔逃。楚军追击,结果入河后,汉军放开水坝,导致大水奔泻而下,将楚军截断,韩信趁机反攻,杀龙且,遂灭了第五伦的祖宗。

  洮河虽然夏秋水流极大,颇为湍急,入冬后却较小,若对方有足够人手,确有可能依靠沙坝暂时截断。

  可就因为这小小疑虑,等在对岸也不是办法啊,吴汉遂点了氐兵营的名。

  “阿云,就你了,率部渡水!”

  ……

  前几天刚升官的阿云带着新成立的氐兵丙营,氐兵们虽然能吃苦,可看着这冰冷的河水,只觉双腿哆嗦,而对岸蜀军断后部队也在河岸上留了强弩。

  但吴汉治下极严,若不应命,必遭重惩,也只能硬着头皮下水,淌着没过小腿的冰水,朝百多步外的对岸走去,唯一能保护他们的便是手里的小小盾牌,河水冲得人东倒西歪,不时有人跌倒又站起,冷得涕泪直流。

  而到了近处,更有弩箭不时射来,这次倒下的人就再也站不起来了,伤者被河水带往下游。

  阿云走得很小心,要是他这个蜀中刺客,反被蜀军弩箭所杀,那就成大笑话了。

  眼看氐兵们距离河岸越来越近,岸上的蜀兵急问贾复:“贾将军,放不放水?”

  贾复还真是用了韩信故计,和没文化全凭直觉打仗的吴汉不同,贾复年少时也读过诗书,当过县吏,知道兵法里“以水佐攻者强”这句话。

  截断水流,一方面能让己方不必舟楫就能渡过去,为撤兵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也能诱惑敌军淌水。

  但真到付诸实践时,才知道韩信也赢得不易,就比如现在,贾复得判断着眼前的局面,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敌军虽然追得狠,却没有大队人马哗啦啦渡河来攻,而是派了小部队过来试探。

  若是贾复想学韩信,打一场半渡而击的大胜,就得忍着,在河滩上与之鏖战,好叫吴汉再派二三千人渡水,如此才能得全胜。

  但若是把握不好火候,时间一长,己方本就低落的士气,可能会被一冲就垮,大败之下,这点伎俩也无济于事了。

  可就在贾复犹豫之际,上游临时搭建的哨楼上,却点燃了火!

  那是放水的信号,上游数里外的隗嚣担心魏兵追过河,眼看陇蜀联军皆已过河,遂令陇兵放开了沙石袋,一时间被阻断许久的洮河水奔泄而下,将河中的数百氐兵冲得七零八落。

  阿云本人也没幸免,亏得他才下水一会,距离不远,立刻往后奔,在洪流冲来时,拽住一根低垂的树枝,好歹没葬身鱼腹。

  陇蜀联军欢呼不已,然而贾复却破口大骂:“隗季孟,不是要汝听我号令么?如此胆怯,坏我大事!”

  贾复还是吃了年轻的亏,如今己方最大的底牌已经扔出,也没办法再战,遂带着断后之兵匆匆撤退。

  回马北望,贾复嗟叹不已,只觉得自己受上司蜀将所限,又被隗嚣这“友军”所坑,满心的进攻想法不能实施,不痛快,这仗打得太憋屈了!

  “若能让我独当一面,定能击败吴子翼!”

  而对面的吴汉却也颇为不乐,洮河水已暂时涨到了及腰,河心甚至没到胸口,不知何时再小下去,想泅渡过去更难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敌军离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