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611)

  唯独赤眉贼绝对不能投奔,听闻其在南阳均田之事后,就更是万万不能了!这是在挖豪强的根啊!

  伏湛被赤眉的暴行气得白胡须一抖一抖:“又自唐虞三代以来,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然赤眉贼却无君无父,自其伪公伪官,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又妄称共和,诽谤帝制!”

  “赤眉贼数十万自处于安富尊荣,而视天下诸州被胁之人百万,曾犬豕牛马之不若,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憾者也。”

  不愧是大儒,老伏湛每句话都点在有家有产者们的痛处,妻女、地产、家宅、钱粮、生命、尊卑、地位,乃至于魏国统治下尚有秩序的生活,一旦赤眉到来,都将荡然无存!

  “如今赤眉贼已至大河对岸,诸位还不倾力助大魏陛下、将军阻贼,难道还等着赤眉贼横行河内,驱汝等为虏么?若真有那一天,老朽宁可跳了黄河,也不愿屈从赤眉贼!”

  他哆嗦着手,在怀中掏出一块写了捐粮数量的帛书:“老夫虽不富裕,也愿与众弟子共出粮千石,以助魏皇陛下及马国尉、窦司隶,除此天下之大害!”

  捐出一些钱粮,继续支持魏军,以期阻挡赤眉,保住其他不动产,这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原本还颇有怨言的大姓们被伏湛一席话说清醒了,忙不迭地表态,献出的粮食从三位数增加到了四位数。

  而主导了这一切的窦融,则看了目瞪口呆的河内太守冯勤一眼,笑道:“我说如何?让彼辈来说,可比吾等说得口干舌燥有用多了!”

  真真假假的传言,使得赤眉在河内豪强乃至于平民中的名声实在是太臭,数日后,当在河北被冀州人小心提防的渔阳突骑抵达河内,要屯驻半月将瘦巴巴的马重新喂肥时,竟受到了当地人热烈的欢迎,让盖延受宠若惊。

  “河内人比冀州人友善太多了!”

  还是被赤眉吓坏了,这些穷凶极恶,自带边塞寒风的幽州突骑,在河内士女眼中,都变得眉清目秀起来。

  马援也好,盖延也罢,不管谁能打退赤眉军,河内、洛阳的士人们,都会将他视为拯救礼乐的英雄!

  ……

  在大儒们的动员下,河内、洛阳募集的民夫、粮食颇为顺利,窦融加以调配,源源不断往前线送。

  而马援又令人将粮屯于河内武德县……因为这个县应景的名字,第五伦在此修了一座行在,平素也可充作兵营粮仓。

  至于其余部分,则在光天化日之下,悉数运到大河、鸿沟交界处的敖仓储存。并派遣不多不少的数千兵力看守。

  敖仓就在平原上,除了一道窄窄的鸿沟外,再无山河之固。

  这看上去是一个隐患,但却是马援故意为之。

  “赤眉不是以濮阳钓我么,今日,我亦要以敖仓为饵,钓一钓赤眉!”

  马援对张宗、董宣等人感慨道:“我这计策并不高明,赤眉的钩是直的,至少还垂到水里,可我这钩,却离水三尺!”

  “但和濮阳那臭饵不同,敖仓却是人人都想吃的香饵!饿极了急需粮食的赤眉鱼,定会忍耐不住,跳起来将其吞食!”

  第477章 把狗骗进来杀

  起兵七年以来,樊崇攻打过许多名城:莒、城阳、彭城、宛城,这些古时坚塞都在赤眉强大的攻势下一一陷落。

  相比于他们。陈留显得普普通通,尽管它本就是中原大城,墙高五丈,又引鸿沟水为护城河,但不管体量还是形制皆不足为奇,赤眉军前锋抵达后,得到“攻陷此城”的命令后,就迅速开始作业。

  多年的作战经历,让几乎已成职业兵的赤眉老兵总结了一套娴熟的攻城经验,从掘地道到建土山,没有哪位兵法家亲临指导,都是用兄弟姊妹鲜血的教训里慢慢学来的。

  那老儒伏湛对赤眉的声讨里虽然颇多脑补,但驱男丁攻城这种事,赤眉还真做了,但也并非完全强迫,赤眉军中的“家人、义子”们在开战时,轮番在阵前热腾腾的大釜里分到食物,狼吞虎咽吃下后,就去扛一大筐泥土,顶着来自城头射程极远的大黄弩,就往护城河冲去,甩入河中后立刻退走。

  最初魏军的重型守御弓弩还对着他们施射,后面发现赤眉源源不断,将城内箭矢射完都杀不死,遂停止干扰他们填河。

  奉马援之命,守备陈留的是陈留都尉赵尨,他是马援在魏地亲自招募的老部下了,立刻制止众人:“别射了,赤眉如韭,割了一茬又长出来一茬,杀不完,一条命还不如一支箭值钱,都传令下去,且放近了再杀。”

  赤眉军花了三天时节填平了一段护城河,开始以长梯蛾附攻城,但他们脆弱的躯体硬伤尖锐的弩矢,自从城头落下的砖瓦,死伤惨重。

  陈留虽坚,但耐不住赤眉人多,而不管是什么城池,最脆弱的地方,还是城门,尤其是陈留这种舟车凑集的大城市,太平时节,八个城门让它成为九郡通衢之地,可一旦到了战时,就容易顾此失彼。

  到攻城第五天时,陈留西北门被赤眉以巨木撞开,可当赤眉军欣喜地冲杀进去时,却愕然发现,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屋舍和街道里闾,而是一面崭新的城墙:夯土为基,外包青砖,而上面的魏军已将弓弩对准了这群冒失冲入的赤眉。

  等赤眉丢下数百具尸体撤出后,将里面情形禀报给了刚抵达此处的樊崇。

  “墙内还有墙?”

  樊崇皱起眉来,令人将土山继续增高,眺望之下,发现城中八座城门,皆有一道半圆形的护门小城。

  赤眉击破中原诸城,从没遇到过这种的防御手段,这便是第五伦令人所创的瓮城。听马援陈述中原方略,是以陈留为第一道防线后,遂派将作大匠及少府工匠来助,因陈留城墙迫近护城河,瓮城不好向外拓展,便将八座城门边上的屋舍里闾荡平,改为内瓮。

  赤眉千辛万苦破开城门后,却发现里面还有一道防线,顿时士气大落,破城之日也遥遥无期。

  而樊崇也意识到,马援放弃陈留,绝非“胆怯而遁”。

  “他知道吾等短期内打不下陈留。”

  如此一来,陈留就成了卡在赤眉大军喉咙里的一根鱼刺,亦不敢忽略它。

  樊崇也没读过书,指挥几十万人,转战数州,说是盲动,更多也靠“本能”,这马援既不去吃濮阳的饵,又断然放弃陈留,向西退却,他究竟想干嘛?

  “不好。”

  樊崇恍然,唤来一位从事:“速速赶往新郑,告诉五公杨音,一定要等到与我汇合,勿要急着去敖仓!”

  ……

  大战在即时,两支军队的相互协同能力尽显无疑。

  马援能在得知细作禀报,说赤眉即将北上的短短一个月内,就将陈留郡各县的驻军全部撤到西边,顺便完成了郑地的坚壁清野,豪强自不必说,听闻赤眉来了,当晚就卷铺盖跑路;老百姓不管愿不愿意,在魏军的胁迫下,也大多西撤至洛阳,只留给赤眉军一片空地。

  反观赤眉,不同队伍间脱节严重,就比如从颍川出发的赤眉“五公”杨音,素来是赤眉军中的急先锋,樊崇让他十五走,他往往初十就出发,部队脚程还快,樊崇派出的从事追上杨音时,他已经抵达鸿沟边,与敖仓只有一天路程了!

  “大公让我勿要急着打敖仓?”

  杨音顿时就急了:“郑地的人都逃光了,没抄到多少粮食,从颍川带来的粮将尽。”

  “如今敖仓就在我眼前,听说整个陈留、郑地,乃至于河内、河东的粮食都集中在那,里面有能供十万大军吃一年的粮。”

  这个目标对赤眉的诱惑确实太大了,杨音只需要带人渡过浅小可以忽略不计的卞河水,沿着鸿沟沿岸往西北走,一天就能抵达敖仓。

  “樊公难道在担心荥阳城的守军?”

  这是唯一可能阻止赤眉军的敌人,听说魏军主将马援亦在其中,但这位马将军却没有在荥阳城外摆开阵势拦着赤眉,反而龟缩起来,看样子是不愿意与赤眉野战。

  一道高百多丈的山岭东西纵列,阻于荥阳城与敖仓之间,那就是广武山,广武山中间开了一条水涧,没有水的地方,又修筑了有墙壁保护的甬道,舟船车马往来不绝,魏军在荥阳城内的守军,粮食便是如此解决的。

  杨音是赤眉五公中,学识仅次于徐宣的人,也识个字,且好学,身边也掳着几个本地文士作为向导、顾问,他们纷纷恭喜杨音:“吾等听老人说,当初汉高与项羽对峙于荥阳,汉军亦是通过广武山甬道,食敖仓之粮,后来项羽派人绕道侵夺甬道,又拿下敖仓,汉高遂放弃了荥阳城,与今日如出一辙!”

  所以马援才自嘲他这是“钩子离水三尺”。

  但这是阳谋,赤眉此战不管是想渡河进攻河内,还是西击洛阳,首要都是夺取敖仓,没有这些粮食,几十万大军靠西北风撑下去?一旦旷日持久,赤眉便要无功而返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