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716)

  邓禹知道刘秀的意思,叹息道:“是有亲戚关系,但两家早已分开百余年,血缘淡了。邓让是棘阳邓氏,臣与他并不相识,但听说,邓让与魏将岑彭相善……”

  此言一出,朱祐等人都奇怪了:“大司徒,岑彭当年只是小小县吏,怎会与堂堂州牧有故?”

  邓禹道:“据说岑彭得了严伯石赏识后,擢拔为千夫之长,邓让正好南下赴任,路过严尤军中。听说岑彭是其同县乡亲,善于用兵,便欲调至身边为郡兵曹掾,共赴交州,被岑彭婉拒。不过,二人就此有了往来,如今岑彭乃是第五伦镇南将军,身在宛城,派兵护卫邓让祖坟、亲眷,他派人从荆南去往交州出使的时间,应比汉使更早。”

  刘秀感慨:“这就难怪,朕称帝已近半年,遣往交州的使者也早已南下,邓让却虚与委蛇,仍不曾向大汉纳土称臣,只派兵把守五岭关隘,断绝南北,莫非是心属于魏?”

  幸亏交州内部也并不统一,除了邓让外,起码还有苍梧、交趾两郡割据一方,不怎么听州牧调遣,暂时威胁不到东汉南境。

  如此看来,交州似敌非友,大汉真是四面受迫,举步维艰啊,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直到这时候,邓禹才正了正衣冠,正式向刘秀提议道:“陛下,依臣之见,方望虽然为人狂悖,但确实心向合纵,他所提以荆北换荆南之策,确实于汉更加有利!”

  感情自己的话白说了?朱祐立刻反对道:“大司徒,若如此交换,汉军要在荆北抵挡魏主大军,而公孙述可借我为屏。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若让他尽有交州,壮大国力,恐成汉后背大患!分明是成家占尽好处。”

  邓禹笑道:“我最初也如此以为,但深思后发现,这正是方望计策巧妙之处。”

  “据方望所言,公孙述为人贪鄙,但却无大志,虽早早称帝,其实意在偏霸,他近来受挫于北方,欲向南开拓,却苦于受阻夷陵,急需汉军相助,他对换地,对交州定会有兴趣。”

  “然而交州形势复杂,州牧邓让与魏将相善,欲事大邦,连大汉都不肯降服,更何况是公孙述?公孙控制荆南,总得数年时间,进而南进伐交,但五岭又岂是那么容易翻越?”

  邓禹讲述起往事来:“秦始皇时,派遣尉屠雎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三年不解甲驰弩,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但结果却是秦军伏尸流血数十万,连续三次,才攻灭百越。”

  “昔日汉武伐南越,亦派遣十万大军,名将路博德等挂帅,分为五路,一军出桂阳,一军出豫章,二军出零陵,更有一军携带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五师会于番禺,这才能屠南越为九郡。”

  他轻蔑地笑道:“可如今巴蜀纵取荆南,不过能从桂阳、零陵发兵,东边的豫章(江西),控制在大汉手中,西边的牂牁,有句町国。王莽费时近十年,丧师十万尚且不能灭句町,公孙述又能奈何?”

  “公孙述跨越数千里之地,发兵攻略交州,结果必是耗费时日,一无所获,反而会闹得荆南疲敝。等到五年、十年后,需要与成家翻脸时,陛下遣水陆舟师截断夷陵、三峡,长沙等四郡可复归为大汉治下。”

  这种可能性确实很高,毕竟连刘秀,都对山重水阻的交州没有必取之心。

  朱祐颔首:“大司徒只说了此事对成家无利,于汉有何益处?还望指教一二!”

  邓禹掷地有声:“此事最大的益处,便是能让大汉有机会,尽得荆州形胜!”

  他踱步到地图前,指着三个点道:“若不算南阳,荆州虽大,然其要害不过三处,一曰江陵,二曰江夏,三曰襄阳。”

  “江陵乃是全荆之中,楚人都郢而强,及鄢、郢亡,而国无以立矣。如今江陵乃大江上一都会,人丁兴旺,市路排突,朝衣鲜而暮衣蔽,占之可得市税万千,故曰荆州重在江陵。”

  “而江夏(武昌),虽然户口不多,但位于扬州上游,东南得之而存,失之而亡。昔日吴王阖闾逆流击楚,破楚军于江夏之滨,而霸基始立。到了越王勾践时,失去上游,楚国遂能顺流而下,经过百年蚕食,终于吞并江东。故曰东南重在江夏。”

  “最后是襄阳,此地跨连荆、宛,控扼南北,水陆之冲,实乃天下之腰膂也!”

  前两者众人还能理解,但邓禹忽然对襄阳这个小地方评价如此之高,让他们感动有些可笑。

  毕竟他们作为南阳人,素来是看不起襄阳这穷邻居的。

  邓禹解释道:“襄阳乃荆州北境屏障,西有荆山、武当,东有绿林山,地形狭隘,而汉水穿境而过,坚城拱卫。魏有襄阳,往南再无天险,可以南吞荆北,威胁江陵、江夏,斩断吴蜀之盟;而汉得襄阳,则可御魏于境外,甚至光复舂陵、南阳,以争天下而言,不可谓不重!”

  他看向一直缄默听群臣议论的刘秀:“陛下,虽然第五伦不可卒灭,但若陛下欲与之战,则必夺襄阳,作为江夏外屏,据襄阳以蹙魏!如此,东有淮水,西则荆襄,大汉半壁方能稳固。而后保于东南,以观天下之衅,他日才有北上中原的机会!”

  邓禹想不出速胜第五伦的办法,却觉得,此策方能让汉占据防守的优势,让这局棋,长时间地拖下去。

  朱祐等人都被邓禹这环环相扣的战略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们还是不太懂,但深受震撼。

  而刘秀终于拊掌笑道:“大司徒,不愧是朕之子房!”

  刘秀很欣慰,他没有用错人,邓禹这一席话,无疑是拨云见日,奠定了这“东汉”小朝廷的未来战略。

  他决定派遣朱祐去成都,尽早与公孙述结成盟约,完成换地。

  “第五伦不会给吾等太多时间,对楚黎王的攻伐,明年……不,若是可能,今冬就必须开始!”

  一旦下定决心,刘秀便毫不犹豫,投身于目标中,但邓禹也点出了此策的一个巨大隐患。

  他谨慎地提出:“陛下,若决定先取荆楚,便意味着一件事。”

  “朕知道。”刘秀明白:“江东的生力军将西移,交给冯异指挥,如此一来,便意味着两淮一两年内得不到足够援兵,更勿论与第五伦争夺青州了。”

  第五伦必先伐青州,这是邓禹提出的猜想,魏国虽强,兵力起码五倍于汉,但毕竟体量大,各个方向敌人也多,能集中在一点的军力,不过二十余万。

  以第五伦的谨慎,想来不会同时和两方开战,他们就是要争取这空隙,在齐王张步艰难抵抗第五伦的时候,一举配合蜀军,拿下荆北!

  “方今之势,青州已成边角肘腋,不足争也,朕只担忧一件事。”

  刘秀负手,看向东北方,浓眉颦起:“朕觉得,第五伦真正想夺取的不是青州,而是借攻齐之势,大军兵锋直指徐泗!”

  ……

  一个月后,武德二年(公元26年),十一月下旬,今年的降雪来得很早,洛阳南宫已是白茫茫一片。

  而大魏镇南将军岑彭,也在南宫内门下了鞍,呼出白气,抬起头看了看后,沿着宫卫扫开雪的石板路往前走,第五皇帝,正在殿中烧好炉子等着他们。

  岑彭前方还有一人,正是年轻气盛的车骑将军小耿,也不等同僚们,步伐极快。

  而岑彭身后,则是并肩行走的平东将军张宗、横野将军郑统,二人倒是说说笑笑。

  走在最后面的,则是身高马大的虎牙将军盖延。

  负责关东地区的五位将军齐聚于此,只意味着一件事。

  “新的战争,不远了!”

  第552章 朝辞白帝彩云间

  同是十一月底,第五伦在洛阳召集五将军商议兵略之际,刘秀的使者、大鸿胪朱祐,早已踏上了西行之路。

  尽管中间还隔着一个楚黎王势力,但成家政权与东汉,其实早已接壤:前几年,公孙述一度派遣舟师进攻荆州,虽始终无法越过夷陵一带,但摆足了鲸吞荆楚的架势后,倒是吓得荆南武陵郡(今湘西)愿意归附,名义上竖起了公孙皇帝的旗帜。

  故而朱祐得以沿着数百年前屈原远涉湘沅的路线,从长沙入沅陵,在武溪蛮的地盘上跋山涉水,在沿着当地巴人贩盐的路线,好歹摸到了成家地盘上。

  之后逆流而行,在无数纤夫的拖拽下,穿过险峻的三峡,这才进入巴蜀。

  冬日的三峡虽仍素湍绿潭,清荣峻茂,温度却很低,顶着湿漉漉的冷雨,朱祐疲倦不堪,好在在半道上,他从蜀人口中得知一个好消息:

  “贵使来得巧啊,陛下近日已不在成都,而在白帝城上,静候贵使!”

  朱祐远眺而去,顺着当地人的手指,首先在长江北岸看见了一座庞大俊俏的山,高竟千丈,上面不生树木,其土甚赤,名为赤甲山。昨天刚下过一场雨,自山脚以上都被云雾环绕,仿佛一位赤面高个神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瞿塘峡前,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让人看了不由心生敬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