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726)

  邓晨既感激侄儿挽救了邓氏,又恨他让自己违背承诺,当赤眉入宛,南阳豪强秩序土崩瓦解时,这对叔侄立刻分道扬镳:邓晨去追随刘秀,而邓奉,选择留下来,带着南阳诸豪与赤眉针锋相对!

  今日邓晨入了邓县,却见满城戒备森严,尽是大战将至的气氛,放目望去,多是昔日的熟人、族丁、故旧,但他们看向自己眼神,就像是……

  “在看一个逃兵!”

  确实是逃兵,他在最紧要的关头,抛弃了他们,邓晨或许能用“大义与小义不能两全”来解释,但这些灼人的目光还是让他浑身不舒服。

  最后,邓晨只能用这样的话语来自我开解:“我此行非但是为了大汉,也是为了救众人于刀兵之下。”

  形势很明朗,楚黎王遭到三大势力夹击,覆亡只是时间问题,邓奉麾下这支数千人的兵卒,除了归附同是南阳人建立的“汉”,还有其他更好选择么?

  “叔父。”

  低沉的声音,打断了邓晨在会客厅堂中的思索,他看向门口,却见嫡亲侄儿披甲而来。他还是老样子,面容坚毅,只是常年征战在脸上留下了一些疤痕,最严重的是左脸颊上的一道长刀疤,如同蚯蚓般爬在面上,不复昔日冠玉之容。

  见了邓晨,邓奉也不见礼,只微微点头道:“按宗族关系,侄应对叔父行大礼,但今日你我分属两国,各为其主,恕邓奉失礼了。”

  邓晨感慨:“奉先还在怨我当初弃南阳,带着半数族人离你而去?”

  邓奉语气生硬地回答:“岂敢,所谓豪族著姓,从来就不该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叔父与邓禹投汉,倒是给了邓氏另一条出路。”

  “还不算晚,奉先依然能走这条大道!”邓晨真挚地规劝,以弱楚遭三方共击,势必覆亡说之,言下之意,邓奉与他的麾下想要生存,就得换一位主人了。

  “叔父来得晚啊。”邓奉冷笑道:“成家皇帝公孙述、魏将岑彭,皆已遣人来劝,公孙述许以诸侯之位,岑彭许以恢复邓氏南阳田产庄园,但都被我所拒,叔父可知为何?”

  邓奉摆明了立场:“其一,前年赤眉入宛,叔父与刘玄等辈仓皇而走,只剩下不愿离开故土者,聚在我身边,共御赤眉贼,最多时遭十万人围攻,且战且退,失去新野后,只剩下邓城,幸有楚黎王接纳,吾等才未被赤眉所灭。我自诩伟丈夫,报恩尚且不足,岂能在危难之际,背弃楚黎王,只为将自己卖个好价钱?”

  “成、魏的使者被我轰走,汉帝的使者亦然!”

  邓晨摇头:“那奉先当如何破局?岑彭大军南迫邓城,汉军北攻襄阳之际,你能抵挡一时,还能挡住一世?终究还是得倚靠外力。”

  邓奉缄默不言,确实,不论从哪方面看,他所依附的势力,都是待宰杀的鹿,自身难保,而邓奉自己面对岑彭的大军,则成了螳臂当车。

  但他,确实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邓奉指着厅堂外,忽然道:“叔父知道,这邓城的由来么?”

  好歹是姓邓,邓晨当然知道:“是为楚所灭的邓国遗民所居,遂有此称。”

  邓奉继续问:“那邓国,又是因何而灭?”

  邓晨一愣,邓奉却自顾自说道:“楚文王乃是邓侯外甥,他向北征伐申国,路过邓国,邓国大夫劝邓侯乘机杀掉楚文王,以免楚国灭申后再灭邓。邓祁侯不听劝告,说‘吾甥也,终不害我’,结果楚文王归师之际,果然顺手灭邓。”

  “此事说明,亲戚关系,不论甥舅,还是叔侄,都靠不住,叔父还不明白?”

  言罢,邓奉忽然一拍手掌,厅堂外的众人闻讯,纷纷上到堂上,就将邓晨按翻在地,五花大绑起来,潼塬下侄克叔的那一幕,再度上演!

  变故太过突然,邓晨以为自己就算游说不成,也能靠着亲戚关系顺利离开,没想到竟落得这下场,一时间愕然大骂:“邓奉先,汝意欲何为?”

  邓奉大笑:“汉魏争夺荆襄,但南师北来不易,叔父至此,定是希望我挡住魏军,越久越好。”

  “但叔父恐怕没想到,魏国细作早已遍布邓城内外,彼辈直接夺门破关尚嫌不足,但散播谣言,却轻而易举。叔父来此,必然瞒不过彼辈,一旦楚黎王信其妄言,以为我欲卖邓城予汉,与我反目,那邓城、襄阳之间必然大乱,岑彭大军再至,定遭各个击破!”

  “为了取信楚黎王,让他相信,不论成败,邓奉都与他站在一起,好让邓、襄譬如唇齿,守住一时,也只能行此下策:将叔父送去襄阳,任凭楚黎王发落了!”

  好,好一出叔慈侄孝啊!

  “小竖子。”邓晨气怒交加:“汝真死心塌地,欲随楚而灭乎?”

  “当然不舍得。”

  邓奉在他面前蹲下,低声道:“我邓奉此生只求堂堂正正,上对得起恩人,下对得住南阳父老。既不愿背叛楚黎王,又不欲众人随我赴死,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

  “若叔父能许足够好处,说服楚黎王归汉,那奉儿就能连夜绣好炎汉赤旗,挂到邓城之上!”

  第560章 鹰枭

  狒狒,其状如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则笑。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地方出产这种奇异的野兽,那就是南阳郡山都县,山都者,狒狒雅称也。

  邓县与襄阳互为唇齿,但其防御依然不够完美,须得将邓县西北方数十里外的山都县也囊括进来,才是完璧无缺。

  山都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位于汉水上游,想当年,秦将白起发动鄢郢之战,就是从武关直扑山都,而后走水路,在邓县后方登陆,一举屠邓!

  这个县目前也在邓奉控制下,他知山都县的重要性,所以将它交给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赵熹,驻兵三千,以求万无一失……

  就在邓奉将亲叔叔给现在的主人送去的次日,从邓县西北却来了小队人马,正是赵熹一行。

  “原来是山都的赵将军来了,邓将军已在城内等候多时。”

  因为这是事先约好的,守军不疑有他,护城河桥落下,大门开启,然而这批人驰入邓县后,却不管不顾,直往将军府冲。领头的赤马小将走的最快,却见他身披铁甲,背上负有一对交叉的短矛,连续撞倒了发现事情不对后,匆忙拦路的兵卒。

  而到了将军府前,面对熟人诧异的疑问,这头上扎着苍帻的小将直亮出手中矛,大声道:“邓奉先何在?有一桩大事,须得当面说清楚,不然,便让他死于矛下!”

  “赵熹反了?赵伯阳反了?”邓将军府顿时乱作一团,他们有数百人之众,面对这赵熹单人登门,却紧张得不得了!既不敢冲上去将其擒拿,又不能让开,只能僵持于府门前。

  有从南郡新投靠邓奉不久的荆州人不解,问起这位小赵将军的事,旁人遂投以鄙夷的目光,说起这一位的传奇经历来。

  “赵小将军,乃是宛城赵氏独孙。”

  “他年轻时就以任侠闻名,十五岁时,其堂兄被人杀害,赵熹便以为,兄弟之仇不反兵,日夜仗剑寻觅仇人。”

  “等终于找到仇家时,赵熹发现他正在生病,连下榻都难。”

  “那不就正好能乘隙而杀之么?”

  “不然,赵憙认为乘别人生病报仇,并非仁爱之所为,竟放过了仇人,约好等他病好再决生死。”

  “等那仇家痊愈后,遂带着重金登门求饶,然赵熹却全不搭理,只将五兵交给仇家,让他自选,最终在白刃相搏中,将仇人杀死!”

  此事传开后,赵熹名声大噪,等到绿林起兵反莽时,已经到了某县大豪不降,只需赵熹露面,示以信任,才肯开门的地步。

  比起那些自我吹嘘、刻意运营的声望,赵熹的名德,是实打实靠本事打出来的!他参加过昆阳大战,与刘秀并肩作战,杀敌无数。年纪轻轻便为中郎将,封勇功侯,无愧于“南阳千里驹”之名。

  就是这样一位千里驹,让人又敬又畏,就当所有人都不知所措时,将军府中却响起了笑声。

  “这乍暖还寒的日子,刚热好酒,赵伯阳就来了?”

  邓奉今日只着常服,披着件熊皮裘迈步而出,一瞧见他,赵熹便举起手中短矛:“邓奉先,听说汝将亲叔父邓君擒拿,送去襄阳了?”

  邓奉知道赵熹是个信然诺的伟丈夫,想当年,赤眉入宛,所有人都抛弃刘玄而去,唯独赵熹笃行职责,护送刘玄到达南阳的边界,了结了君臣之义。然后,他便毅然留下,追随邓奉,要为了南阳著姓最后的尊严和利益而战!

  自那以后,赵熹一直是邓奉最重要的战友和助手。邓奉居邓县,将上游的山都放心交给赵熹,二人在乱世里相互支持,已两年矣。

  赵熹与邓奉是莫逆之交,年少时没少往新野邓氏跑,同邓晨关系也不错,可这样一位敦厚长者,竟被邓奉这亲侄儿所害,在路上听闻消息后,怎能不叫极重视情义的赵熹勃然动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