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755)

  本是件值得大书特书的英勇事迹,但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事后拔出来一看,那箭头居然是魏军自己的,而且是冀州骑士所用的邯郸三菱箭头,箭杆上还有工匠铭文。这多半是混战之中,冀州兵里某位弓手朝天一射,岂料落下时正巧命中骑马突击的耿弇……

  这要再准点,魏国的车骑将军恐怕要冤死在自己人箭下了。

  得知这件事真相后,上谷突骑几位校尉勃然大怒,觉得这群家伙是为了报复主将,故意放冷箭,就要去找冀州兵的麻烦,却被耿弇制止了。

  “箭矢无眼,混战中误伤亦是常事,岂可因一乱箭,而滥加追究,责罚全旅?冀州士卒此役出力甚多,死伤不少,不可伤了彼辈之心。”

  耿弇浑然没当回事,包扎起来后依然谈笑风生,问过来拜见的伏隆:“伏大夫,千里镜中可见到我破阵了?事后写给陛下的奏疏上,可得如实写,写详细些啊!”

  伏隆现在对耿弇是心服口服,作揖道:“将军勇锐无敌,难怪我东行前,陛下曾赞曰,‘伯昭及其部众,皆猛如虎也’……”

  然而伏隆还是留了话,第五伦的原话还有两句:“耿弇、盖延及其麾下,皆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也!”

  第一个自不必说,伏隆今日见识到了小耿打仗如猛虎下山。但狠如羊就玩味了,羊看上去乖,但牲畜打架,大都是点到为止,唯独羊最为倔强,羊的狠,就在于它一干起架来,那就是不管不顾,先退后,再冲上去,用犄角狠命攻击对方,很难分开。耿弇作战颇“狠”,哪怕看似劣势,也一往无前,直到将张步顶死才罢休。

  更何况,羊不光打架“狠”,吃东西更狠。有俗语曰:“羊食如烧”。好好一片绿地,羊吃一遍,那八成就会变成光秃秃的。

  再加上最后一句“贪如狼”,第五伦是在讽喻幽州兵猛则猛矣,但军纪很成问题,过地如掠,其心甚贪。这次派了伏隆督战,又任命了几个青州人为接管齐地的大员随主力而行,就是为了避免幽州兵对临淄毁坏太甚。

  如今大战结束,临淄城内生变,拿下也不是问题,伏隆就该考虑,如何配合稍后抵达的朝廷封疆大吏,约束耿弇,尤其是上谷、渔阳两支劫掠成性的突骑了。

  而这时候,临淄发生的事也已明了,原来不是魏军突入,而是城中爆发了内乱。须臾之后,临淄正西雍门开启,城内来人告知,说是大贾东郭长安联合城内士人、商贩、三老,擒杀了张步之弟,起义助魏!

  还是“谁赢他们帮谁”的套路,东郭长安等人在城头见齐军败局已定,遂让那些带出来“协助御敌”的徒附、盐工捅了守军一刀。

  耿弇对此乐见其成,看向伏隆:“伏大夫,这算起义还是投诚?”

  第五伦自己定的政策,主动起义颇为优待,败局已定后的被动投诚则稍次一级。

  按理来说应算起义,但伏隆对这东郭长安可不陌生,早在他和张鱼第一次来临淄出使时,就曾派绣衣卫接触过这大贾。但东郭长安当时的回应模棱两可,这之后一年,虽也给魏国间谍提供了身份掩护的方便、以及部分舆图上的帮助,但颇为有限,比他们预期的大为不如。帮了,也没完全帮,平衡踩得死死的。

  直到今日反正,虽在意料之中,但伏隆见到带着临淄父老,“携壶提浆”出城迎接的东郭长安后,只笑道:“东郭君,绣衣卫拜谒多时,今日果有回应了。”

  他在暗示东郭长安的“起义”水分略大,这位东方的商业巨子似乎是被吓到了,再三稽首,抬头道:“当时是怕走漏风声,为张步察觉,反而不美,故不敢全然应允,亦不敢太过殷切。”

  他看向管事的耿弇,说道:“但老夫早已心属大魏,并有三个助魏的理由,让我听闻天兵抵达临淄城下时,便须臾不敢待,立刻发动举义啊!”

  耿弇与伏隆对视一眼,笑道:“哦?都是哪三个?”

  东郭长安道:“其一,魏皇祖先是齐人,老朽及临淄数十万众也是齐人,有乡党情谊,临淄当然得归属魏皇陛下!”

  他目光瞥向小耿身后的上谷突骑,这群来自边塞的家伙,一定想进城大肆奸淫掳掠吧?

  东郭长安道:“其二,临淄乃千年古城,庄乐之间价值何止千金,其内的民众及财富,要完完整整献给魏皇,绝不能乱!”

  这话像是特地说给耿弇及伏隆听的,但耿弇面容坚毅看似无动于衷,伏隆倒是微微颔首,也用余光看着耿弇,不知道魏皇派他出征时,是否叮嘱过要护得临淄周全,底下的骄兵悍将又该如何安抚才能压住其欲火贪心?

  众人各怀心思,旋即却不约而同,轰然大笑起来。

  原来,却是东郭长安以手指心,说出了第三个理由。

  “小人祖先名讳为‘东郭咸阳’,我则叫‘东郭长安’,此名可证,百年以来,东郭氏皆心向中原正统天子,未有更易!”

  第583章 青州刺史

  魏国级别最高的封疆大吏,无疑是州刺史,名义上比九卿低半级,实则权势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有监督之责,一州民政经济还尽可干涉,无怪乎有人说刺史“名曰方牧,实为诸侯”,用人不可不慎。

  但在青州刺史的任命上,第五伦却一改先例,不再从嫡系、老臣里挑,而是选了一个降将!

  这任命出乎所有人意料,包括李忠自己,当接到诏令时,他正在信都养老等死,闻讯先喜又忧,旋即毕恭毕敬地推辞:“臣乃北汉降臣,做过伪帝刘子舆丞相,且非起义,而是投诚。河北一役后,陛下赦臣不杀已是万幸,若还愿用臣,外放远郡为一太守、君丞足矣,刺史之职,臣实在是担待不起啊!”

  但李忠的推辞没有奏效,原因很明显,第五伦需要一个熟悉青州的人跟在小耿兵锋后去坐镇。李忠能力没问题,又是青州东莱郡大姓,是制衡小耿将军,约束幽州突骑避免为祸地方太重的不错人选。再者,第五伦就是爱用这些没靠山、党羽的降将,作为孤臣给那些渐渐成型的派系掺沙子。

  李忠推辞并不坚决,毕竟正值大争之世,谁愿头发未白、功业未建就彻底淡出呢?扭扭捏捏还是上路了。

  他出发前去洛阳谒见皇帝,接受印绶,第五伦是如此叮嘱李忠的:“三齐之地,最富庶者莫过于临淄,不但是海、岱间一都会,也是天下最大的城市!凭负山海,利擅鱼盐,号称富衍,物产盛厚,他日攻略徐州淮北,正需要齐地人力粮布。再加上齐地乃伍氏故土,列祖坟冢所在,孤不希望破坏太甚,卿身为刺史,再赐尚方斩马剑,若遇兵校桀骜,不听耿将军号令祸乱地方,可立杀之!”

  皇帝话放在这,李忠自从随军出征后,就与伏隆合力,时刻规劝耿弇,同时死死盯着幽州兵,以防他们干出在河北一样的事来……

  但李忠万万没想到,耿弇居然会抛下他和主力步兵,自将五千骑奔袭临淄!

  李忠最初担心耿弇的冒险失败,使青州战役全功尽弃,当听闻临淄之战魏军获胜后,这下,又忧虑幽州兵如今成了脱缰的野马,进入富庶的大城市无人监督。

  随着临淄告破、张步溃逃的消息传到济南,拦着李忠及魏军主力的东平陵、昌国等城塞顿时失去了顽抗的斗志,纷纷开城投降,李忠得以兵不血刃通过。

  方至临淄周边,李忠就暗道不妙。

  作为聚集了数十万人的大城市,临淄四郊一样繁华密集,战国楚汉时的齐国诸田大多被刘邦迁强迁入关,这才有了第五伦那一大家子,不过刚走一批旧贵,又添更多新贵。

  刘氏齐国建立后,贵为高帝长子、第一诸侯,也极能生,几代人下来,繁衍了大批达官贵人,他们嫌临淄太拥挤嘈杂,就爱在郊外池塘、河流边弄个大庄园,过着舒服的生活,构成了齐郡的乡豪阶层,兼顾农商。

  青州天高皇帝远,盐铁专营也搞得不彻底,于是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巨商豪民,擅山海之货,以致富业,役利细民,就算王莽在位时,也对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几年前,赤眉军横行东方,却对临淄没构成太大威胁,只吓得这批豪贵建立坞堡碉楼,小心提防,援引张步为保护伞。后来,因畏惧第五伦像在河北那样清算诸刘,诸豪对张步大力支持,他们提供的豪强武装构成了齐军主力。

  但如今,临淄郊外一座座坞堡却燃起了滚滚浓烟,李忠路过时,却见部分庄园被捣毁,幽州突骑正趾高气扬地押送一批批垂头丧气的男女离开,而他们的奴隶徒附则不知所措地站在庄园,看着主人被带走。

  更有幽州兵带着新降的齐兵,在进攻负隅顽抗的坞堡庄园,攻破之后冲进去奸淫掳掠,无人敢管。

  李忠却敢,他喝止了一批幽州兵的暴行,绑了为首者,质问他们为何掳掠民间?

  “这是民?”幽州上谷骑士身上披满了抢来的绫罗绸缎,一口难懂的方言,语气很冲:“耿将军有军令,临淄郊外的豪强大户,但凡不主动迎我军者,皆视为张步残党,可随意略取,若是彼辈开门,吾等收一批粮秣也就算了,如果不开,那便只能强行打下!否则就算纵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