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时置城阳国,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刘章是在诛灭诸吕之变中立了大功的人,在诸侯中地位超然,虽然命短国小,但影响力不小。从景王刘章到哀王,城阳国传九世十王。如今城阳王后人中,年长的被赤眉军杀死大半,年幼的带走当放牛娃,倒是让张步有了鸠占鹊巢的机会。
行走在莒城之中,但见街道上,满载麻布包的马车往来不息,其中一辆好不小心“倾覆”,结果粮食撒了一地。
里巷中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听着像是在打铁锻造兵器,莒城是海岱的盐铁中心,汉时设立铁官,城里铁匠必然不少。
而靠近城阳王宫时,张步的兵卒站立于阶陛之上,尽是齐地大高个,身被甲胄,几乎人人披甲。
等入了殿堂,时隔一年多,伏隆再度见到了张步,却见他一身戎装,故意摆出了英武无畏的模样,用不卑不亢的语气对伏隆道:
“先生入莒所见如何?”
这是问他感想呢,伏隆礼貌地作揖:“好教齐王知晓,我入城后遍观内外,只觉……想笑!”
此言侮辱性极强,张步勃然大怒,拍案道:“先生欲试试莒城上万壮士的锋刃么?”
面对恐吓,伏隆内心毫无波动,笼手笑道:“齐王故意让我见城头丁壮云集,莒城可守,但我却只看到人人面露惶恐,许多上城之人被驱使来回上下,此乃虚张声势也。”
“齐王又欲让我见街道粮车往来不休,说明莒城粮食足够,可守经年累月,但我却只见,连运粮者都面有菜色,想必莒城食物,并不算充裕。”
“之后,里巷中打铁叮当声不绝于耳,齐王欲使我以为,莒城内镔铁兵器量多,然我却只闻其声,不见升烟,岂不怪哉?”
“还有城阳王宫外的虎贲士卒,虽然人人披甲,但许多甲竟不合身,只怕是齐王搜罗府库,再交给最威猛壮士穿戴,以壮门阙罢!”
“最好,我还见到不少穿着吴(汉)军服号旗帜之人,齐王欲令我看到,刘秀已派人来援,然观其容貌体态,不似南人啊!”
一席话下来,说得张步冷汗直冒,这汗一流,为了掩盖憔悴面容,而施上去的胭脂也褪色了,本以为这儒生好糊弄,岂料伏隆却生得一双犀利的眼睛,将张步的虚张声势一举捅破——当然,最好一项是他蒙的。
伏隆再接再厉,直指张步最心虚之处:“齐王以为,靠这散乱人心、惧战士卒,六丈之城,真能挡住魏军么?”
“历下、临淄,耿将军不到四个月,便横扫齐地十二郡,拔数十城,无不破者,区区莒城又能如何?就算侥幸撑过了数月,待到魏皇陛下击破彭城,派兵北来夹击,十万之师临城,齐王真能幸免?届时又能靠谁守御?祈求城阳景王庇佑么?”
莒城每街每巷都供奉着“城阳景王庙”,刘章已经成了当地崇拜的神主,数十年前海岱地区发生了大地震,许多城郭几乎抹平,唯独莒城独存,当地人更觉得是城阳景王保佑,从此更加笃信,张步也是信徒之一。
“但城阳景王连其子孙都不能保护,齐王可不姓刘!”
击垮张步最后的指望后,伏隆又递给他一个希望:
“齐王遣弟出城拜谒耿将军,意思我已明白。”
一席话,让张步再也无法强撑下去,只连忙避席,花着脸向伏隆真心求救:“自临淄一战后,张步亦知大魏天兵不可抗拒,但步已忤逆魏皇及耿将军多次,如今当真还有生机么?张步如今只求归老于琅琊。”
“那是自然!”
伏隆给张步分析起来:“陛下对甘心投诚之人,一贯既往不咎,吾父伏惠公(伏湛)曾守河内,新朝土崩时,面对马文渊攻城,虽不战不降,然陛下仍重用于我;东莱人李忠,本是刘子舆伪汉丞相,被迫投诚后,陛下先赐大夫之位,如今复为青州刺史,回家乡做封疆大吏。”
“论负隅顽抗,齐王不如楚黎王秦丰,秦丰只是投降,尚能得保全性命,赐田畴做庶民,齐王若能在最后一刻勒马归魏,别说子、男之爵,连封为列侯,富贵终老都有可能!”
说完正面例子,伏隆冷冷道:“但若是齐王非要学陇右隗嚣……顽抗到底,如今天水郡,可还有隗氏立足之地?齐王不先自图,后悔何及!”
“张步愿降矣。”
张步的心理防线终究还是垮了下来,这便是自己最后的转机,第五伦之大敌是刘秀,不是自己啊!献出莒城,让魏军提前南下,也算立了小功,事后魏皇一高兴,说不对自己还能混个虚侯呢,相比于战死流亡,不知好到哪里去。
答应归降第五伦后,张步一下子变得非常积极,“主动”向伏隆告知,搅屎棍方望又来齐鲁了,还跑到了曲阜,去游说赤眉军击耿将军后方……
“这方望。”
伏隆心中警惕,但这又何尝不是张步最后的试探呢?遂从容笑道:“无妨,陛下对赤眉残部,早有安排。”
“曲阜,或许就是方望的葬身之地!”
第588章 先帝创业未半
汉高皇、汉武帝这些雄才大略的前汉天子不会想到,他们为了让大汉江山永固到处分封的诸侯国,在王莽代汉时产生的反抗,却微乎其微,几乎是望风披靡,甚至还有不肖子孙主动替王莽给汉家社稷挥铲埋土。
诸侯尽废,人去楼空,刘姓王爷为满足虚荣倾国之力打造的王宫,如今也被各地割据军阀霸占,草头王们取代刘家人,在里面过上了钟鸣鼎食的奢靡生活。
鲁王宫便是最典型的一处,想当初鲁共王何其霸道,为了扩建宫室,连隔壁孔子家宅围墙都给拆迁了,还拆出来一大批古书,这才有了古文经学派的发端。
而现在,鲁王宫却早为赤眉所占,徐宣将这打造成了他的施政之地,接见远到而来的方望时,亦是在鲁王宫的殿堂上。
十月初的鲁郡曲阜,已经颇为寒冷,脱下鞋履进来后,甚至能感受到地板的冰凉。方望听说,宫里管地暖的仆役死的死跑的跑,竟导致赤眉军无法操作这复杂的供暖系统,等到地下埋着的陶罐破碎,就彻底没了救,想来今冬只能靠烧木头度日了。
当然,烧的也可能是珍贵的简牍。
这是方望入鲁后亲眼所见的情形,不管徐宣如何表现出对鲁地士族儒生的尊敬,甚至强行与他们联姻,欲令赤眉上层被当地士人接受,但却管不住手下人依然抢掠成性。一队赤眉在抄粮时,杀了一个反抗的老儒生,将他家足以充栋的简牍,当木头柴给烧了……
这在儒生心中是大忌,“焚书坑儒”之类的话已经骂出口了,本地的孔、颜等家族表面上对赤眉俯首帖耳,背地里只怕也有不少小心思,早前甚至派人去接洽过刘秀,哭天抢地,希望汉帝早日来解救他们。
方望只暗暗摇头,看着高坐厅堂之上,身披华服假装自己是一个贵族,却连基本的用飨待客礼仪都搞错的徐宣,心想:“赤眉果然贼性不改,沐猴而冠啊。”
巧了,徐宣现在就自称“鲁公”,与项羽共享了一个名号。
但他却不会以此规劝徐宣,这赤眉残部,只是紧急时刻可利用的小势力罢了,兴亡关他何事?
这不是徐宣第一次见方望,夏末时,方策士便流窜入鲁,意图将他也拉入合纵。但徐宣一直未曾允诺,如今齐王张步土崩瓦解,第五伦猛攻刘秀,所谓的合纵抗魏即将失败,徐宣自然对方望更没好脸色。
竟连位置都不给,案几也不摆,就让方望干站着,看着他喝酒吃肉,末了徐宣才抹了抹嘴道:
“方先生可知,像汝这样的策士,在我家乡东海郡,被称作何物?”
方望倒也有自知之明,一笑道:“睥睨宫阃,好为逆乱?”
“方先生将自己想得太好了!”徐宣指着方望对旁人笑道:“当称之为,粪叉!”
所谓粪叉,便是农民用来搅动茅粪的叉子,目的是把沉淀的粪尿搅拌均匀,好用来浇灌农作物,这堆肥积肥之术,随着汉代农业推广已被许多人运用。此物亦可引申为好搬弄是非,到处臭搅和的人物。
然而方望却不怒,只回揖道:“粪叉虽臭,但里闾却离不开此物,就像徐公虽厌恶方望,如视厕圂,但古人言唇亡齿寒,齐王若灭,汉帝若败,下一个遭难的便是鲁地,徐公厌我却不杀我。”
方望手上也有了动作:“不就是盼着方望将这局势搅动搅动么?”
方望倒是吃准了徐宣心思,赤眉与第五伦有血海深仇,就算徐宣想降,他手下许多执拗的赤眉从事也不愿归顺魏皇。另一方面,徐宣又没有太大野心,只求继承樊崇,给赤眉残部一条活路。故而他的想法与方望极像:这天下啊,乱的时间越久,就越好!外头多一天战乱,赤眉残部就能在鲁地多享受一日。
被说破了心事,徐宣只将口中的骨头吐出,看着方望恨恨道:“若是樊三老管事,像方先生这样的人,是见一个杀一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