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代汉后,也没忘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儒,派人五威将帅来徐州,捧着羊、酒去问候龚胜,想聘请他去太学做大祭酒。这龚胜却屡屡拒绝,甚至连出门见使者都不愿,就坐在床上装病,实在是推诿不过,便开始绝食,粒米不进十四天后,活活饿死在榻上。
临死前还留下遗言:“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
这是典型的大汉忠臣啊,当地人虽然没有他的骨鲠,却也颇为敬服,刘秀入主彭城后,更是大加表彰。
如今彭城换了主人,魏国的耿丞相,莫非是看这石里门不顺眼,想要派兵砸了!若真如此,他们是站出来阻止,还是为了保全自己,眼睁睁看着?
就在彭城父老不知所措时,耿纯竟感慨道:“吾少学五经,最好《鲁诗》,以此为业,入于太学,素闻龚君乃鲁诗集大成者,既归乡里,郡二千石长吏初到官皆至其家,如师弟子之礼。今鲁诗后学至此,焉能高倨于车上?”
言罢竟赫然下车,走到门阙石碑前,作揖微微一拜。
然后耿纯又当着众人的面下了命令:“传令下去,士卒人马,有敢污此门阙石碑者,重惩不赦!”
此事让彭城父老颇为震惊,然后心中顿感窃喜:龚胜作为饿死不食新粟的大汉铁杆忠臣,耿纯都能对他恭敬有礼,他们虽然也做过刘秀的官,如今纳降,应该能按照约定既往不咎吧?
耿纯仿佛知道众人所思所想,当着龚胜石碑的面,对他们再度承诺:“前时王师破齐地海岱,多有烧杀劫掠之事发生,传至彭城,人人自危,吾知诸君多有顾虑。”
可不是嘛,这也是彭城没有在兵临城下时直接滑跪,还能抵抗二十几天的主要原因。
然而耿纯却很擅长转移矛盾的话术,痛心疾首地说道:“我朝陛下分明三令五申,要士卒无犯百姓,然攻齐地主力乃是幽州兵,渔阳上谷边塞突骑,华戎混杂,桀骜难服,故有此恶名。”
明明他们冀州兵占了大多数,但耿纯直接无视:“如今幽州兵皆在南方,入城者多为中原士卒,军纪更严,诸君大可安心,绝不会有屠城妄杀等事发生。”
反正小耿和幽州兵的名声已经很坏了,不介意再坏些,利用他们扫除新征服地盘上难以料理的势力,再派遣军纪好的军队入驻,官员接手,在打扫干净的大地上进行恢复与建设,已是第五伦屡用不鲜的套路。
一时间,彭城父老暗骂幽州兵是野蛮人,不当人子之余,也对耿纯观感极好,生怕他在彭城当家的时间太短。
一段话也在彭城流传:“楚国二龚,龚胜为优。”
“开魏二耿,大耿胜过小耿远矣!”
……
略施小计就安抚住了彭城数万百姓和几千降兵,这对耿纯而言并非难事,他更擅长的本就不是攻城略地,而是处理错综复杂的战后关系,这都是在河北长袖善舞练出来的。
但沿着主干道再往前,耿纯的“柔”就起不到作用了。
宏壮坚峻的彭城内城,赫然出现在眼前,那面炎炎汉帜,依然飘荡在上空。
“来君叔不愧是刘秀死忠,事到如今,竟还负隅顽抗。”负责攻城的征东将军张宗如此说着,与耿纯商量起拔除内城的计划。
古老的彭城故城,在楚汉之争中被毁灭,以至于韩信最初就藩楚地时,必须将都城迁到小小下邳去。之后楚元王就藩,才再残垣基础上重修。
“除了修缮外郭,还在东北方加筑了内城。”
这内城与夯土的外郭不同,竟是垒石而筑,高达四丈有余,宏壮坚峻,楼橹赫奕,因为城中还有楚王宫的金顶,故又曰金城。
更离谱的是,来歙似乎早料到外郭难保,一早就在为退守做准备,他派人拆除了百年和平里,攀附在内城墙上仿佛一堆堆寄生藤壶的屋舍里闾,让内外城间出现了足够的开阔地,并列堑环之,引水灌入,如今成了冰冷的深壑。
耿纯的抚民是颇有成效的,立刻就有在楚宫当过差的人,人献上内城详细地图。
“内城主要便是楚王宫,石墙之后,便是前殿,其后为内殿、中宫、灵平宫、永巷等。此外太仓、武库、宗庙皆在其中,可谓五脏俱全,来君叔将全城粮食屯在内城仓中,以至于彭城数万人,几乎无粮可食。”
张宗看出了敌人的毒计:“来歙这是弃数万人予吾等,故意让魏军加大粮食损耗啊。”
他们的粮秣是窦融从灵璧运过来的,但源头要到睢水上游的梁地睢阳和洛阳一带,徐泗虽未封冻,但再往北的几个郡却快冻上了,粮食转运颇为困难,魏军的屯粮也就能坚持到下个月。
耿纯也在心里算了笔账:“若分彭城人同食,月底就将耗尽。”
但若不分,饿极的数万彭城人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
张宗提了个主意:“或可借口战事,将其驱离?”
耿纯缄默不言,所谓驱离,其实就是抛弃,让这几万人在寒冬腊月离开家,去野地里自生自灭!
但这确实是最符合魏军利益的选择,最终,耿纯还是将球踢给了第五伦。
“如此大事,须得禀报陛下知晓。”
第五伦眼下还在下邳,就近观察刘秀动向,驿骑飞速,不过一天时间,就将皇帝的诏令传回。
耿纯、张宗二人接过谕令一看,却见上面写道:“荀子云,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来歙只知护汉家一姓社稷,而不顾彭城百姓死活,此犹如离水之船,陆地行舟,春秋有证,弃民者必亡,纵内城高千尺,亦天亡期至!”
看罢后,耿纯松了口气,他确实是不太希望杀戮牺牲过重。
张宗略感遗憾,和打外郭时肆无忌惮的抛石射箭不同,内城在外郭之内,魏军打起来碍手碍脚。如今又多了几万拖累后,想攻取就更不容易了,那来君叔趁着气温骤降,令人将水泼洒在石壁上,使得它们蒙上了一层冰,要么滑得没法放云梯,亦或产生冰棱,尖锐得伸手见血。
好在第五伦没有又让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还给了二人微操建议:
“左丞相令人宣扬汉军屯粮城中,不顾死活,以怨其心。”
“再使彭城人尽出男丁,以役代赈,助我拔取内城,承诺城破后分发口粮。”
这计划看得耿纯都笑了,他当年,可是当了新朝很久时间的粮官啊,这可是老本行。
当然,第五伦考虑到魏军将校的尿性,还特地强调:“只准搬运辎重器械,不可故意驱其为前阵,以填沟壑!”
耿纯立刻大唱赞歌:“陛下仁德,彭城一事传出后,徐淮之民必归之若流水。”
还真有点驱民赴死想法的张宗也只能道:
“然也,陛下高见!”
但对第五伦给二人的布置分工,张宗确实是认可的:
“左丞相善柔,可化彭城人异心,让这数万百姓为我所用。”
“而征东将军刚勇无前。”
“望二卿刚柔并济,穿此石壁,融此坚冰!”
第605章 甩锅大会
且将视线暂时移开彭城,看向南方两百里外的下邳。
寒冷、水土不服、久战心疲、初败挫锐,下邳的情况一度非常糟糕,亏得皇帝第五伦亲巡营垒,并带来大批援军、物资,热腾腾的北方粟米,对军心的振作效果极佳。第五伦还信心满满,拍着胸脯对诸将说:“予已遣奇兵绕后,届时三军挥戈南下,便可在淮北逼刘秀打一场大决战!”
连吃了刘秀一次小亏的耿弇,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一雪前耻。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盖延冒进全军覆没,自己也被刘秀生俘的消息传至,众人开战前估计“武德四年正旦前结束战事,让士卒回家过年”的乐观情绪不再,取而代之是战争长期僵持下去的担忧。
更要命的是,刘秀竟还让人散播谣言:“盖延已归降于汉。”由此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身为千户侯爷,杂号将军,屡立奇功者,居然叛变了大魏,这绝对是巨大的政治事件!
腊月上旬,下邳白门楼,在第五伦为此事召开的紧急军议上,有一人坐立不安,却是耿舒。
茂陵耿氏人才辈出,除了越老越聪明的耿况、锐气十足的耿弇外,二弟耿舒也颇为不俗。他年轻时便参与了第五伦反莽之战,随兄平定渭北诸县,后来返回上谷,协助其父守城,更在第五伦身边当过一段时间的郎官,聪明伶俐,很讨皇帝喜欢。
让耿舒以副将身份随其兄征伐青徐,是第五伦给予耿家极大的信任,比起一往无前的耿弇,耿舒性格更似其父,总是瞻前顾后,思虑颇多,对于兄长一副要学匡章抗诏的做派,耿舒忧心已久。他思来想去,竟暗地当起了第五伦的眼线,将下邳情况事无巨细统统给皇帝打小报告,以证耿氏绝无异心。
事后得知晓耿弇真意,绝非为一己之功毁坏大局,而是想牺牲不败之名,替第五伦拖住刘秀,这让耿舒松了口气。但第五伦亲临下邳,名为犒军赏将,还封耿弇为“车骑大将军”,却让耿舒胆战心惊,这些厚宠背后,是皇帝已不放心耿弇,想要学刘邦驰壁夺军了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