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811)

  牛邯感于马援举荐之恩,倒也尽心尽力,积极奔走于东西羌,陇右能转危为安,牛校尉功劳不小。

  但他一个人的努力,毕竟难以扭转大势,羌人在前汉就没消停过,只是被强大的汉军,一代代名将强行镇压罢了,一旦压力减缓,一度被赶到高山、草原的先零羌就去而复返了。

  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去年底,马援将牛邯派到了令居。

  “金城西境可以暂时不管,但令居却必须保住!孺卿可知是为何?”

  牛邯是一个老陇右了,自然清楚此地的重要性:“汉武之前,匈奴控制河西,越过祁连山与诸羌往来,陇右时常腹背受敌。”

  冒顿、老上、军臣三代单于时,是匈奴帝国的极盛,东接朝鲜,西至河中,都是匈奴势力范围,羌人也是其小帮手,跟着匈奴主人袭扰汉地,抢掠奴婢。

  “直到汉武时,骠骑霍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塞,为的就是截断羌胡联络!”

  令居县城位于一片谷地中,牛邯只需要站在城头往北看去,在两侧的山脉之中,是宽阔的河床和碧绿的河水,盛夏草色浓绿,但这颜色却慢慢变淡,随着海拔升高,巍峨的祁连山横亘再视线尽头,其下半为茂密森林,地势起伏,线条柔和。上半边因海拔高,积雪时长,植被难以形成,是裸露的青石本色,在午后太阳的明丽的光影下,黛蓝与青灰交映,棱角明晰,山顶则是终年不化的皑雪。

  而在雪线之下,是连接河西与金城的交通要道:参街谷。

  令居县,就卡在这个谷口前,不管胡人南下,还是羌人北上,都得过这一关。

  牛邯抵达令居后,努力拉拢当地部落,鼓励居住此地几代人的编户汉民支持新朝廷,但战争,终究还是来了。

  武德四年六月下旬,牛邯看到,乌亭逆水之畔,南方的烽燧冒起了烟火,但很快便熄灭,一座接着一座陷落,而密密麻麻的羌兵,以及持矛披牦牛皮甲的羌骑,很快就兵临令居城前。

  “终究还是来了。”

  牛邯没有感到太意外,他早就和马援打过招呼,说如今匈奴复强,而诸羌亦欲摆脱朝廷控制,一旦乱起,令居首当其冲!

  为什么?“令居”的得名,就是因为,这里是先零羌居住过的地方啊!

  他们被汉军从令居撵到河湟,又从河湟赶到青海湖及高原草甸,但先零从没忘记祖地,每隔几十年,总要闹上一次,而作为最头铁的羌部,每一次兵锋都直指令居!

  牛邯不知道究竟来了多少羌兵,一万,几万?在全民皆兵的羌人中,这数量不算夸张,而令居县内,只有区区三千守卒。

  一边令人敲鼓,号召全城百姓来协助守备,牛邯一边心想:“汉武时,先零羌与牢姐羌种解仇结盟,联合匈奴人,起兵十余万进攻令居,为北地李息将军率众讨平。”

  “汉宣帝时,先零再叛,复围令居,由令居本地人赵充国为将讨平。”

  “六郡有难,六郡子弟救之,此乃惯例,如今六郡衰败,陇右豪杰也随隗嚣败走而凋零,令居之困,尚有人来救助么?”

  虽然感激马援,但毕竟交情太浅,牛邯没有敢指望这位骠骑大将军,而这时候,有会汉话的羌人在外叫唤,说什么:“先零王佩服牛邯将军,只要放开令居,保汝无事”。

  牛邯大怒,只拔除出剑来,看向自己面色惨白的门客、私从,喝令道:

  “老夫自命豪杰,为人有勇力才气,称雄边疆,然蹉跎数十年,先不忠于汉,又不忠于新,最后不忠于隗嚣,屡屡更换主君,一事无成。”

  “但不论如何,我还要脸!”

  牛邯须发贲张:“吾等皆生于陇右,忠于这片黄土,令居虽曾为羌地,却早已是陇右一部分,绝不容失,牛邯宁死于此,也不能让羌虏得逞!”

  第631章 竟敢弑主!

  这次西羌进攻令居不同往日,来势颇为凶猛,河湟及西海各部落出动了数万羌兵,作战也比过去松散的同盟积极,更没出现打着打着忽然报私仇、背刺队友的情况——这让护羌校尉牛邯大失所望。

  “西羌何时变得如此团结了?”

  牛邯猜测,大概是公孙述给出的“西海王”名头,确实唬住了一部分部落,也可能是汉朝衰亡已久,而新莽又是废物,导致整整一代羌人,忘记了被汉兵以一敌五,追着打的恐惧,竟敢弑主了!

  这导致令居的攻防颇为剧烈,羊马墙已经失守,牛邯必须发动全城百姓,不论男女老幼皆协助守城,才能保住城门不失。

  好在令居人本就武德充沛,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找出些旧甲弓刀来,半大娃儿套着父辈的甲胄拉弓,动作还蛮熟练,看来平日狩猎和私斗没白练。他们的祖先自百余年前迁徙至此,身在金城几代人,对羌人的凶残与野蛮最清楚不过,一旦城破,必是一场残暴的屠戮,幸存者也会被抓到河湟为奴。

  这场仗,不是为远在天边,没人认同的魏国皇帝,更不是为了牛邯几句呼吁恳求,而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而战!

  靠着百姓竭力相助,也多亏羌人不善于攻城,牛邯守住了整整半个月。

  “半个月算什么?”

  当地有白发老人在城墙上一边修着弓弦,一面骄傲地对牛邯说起,前汉武帝时,名将赵充国还年轻,就住在令居,当时也是先零羌带头作乱,赵充国就在令居组织众人坚守,足足扛了半年,等来援兵。

  “原来赵将军年轻时已如此骁勇。”

  牛邯颔首之余,心里也凄凉,时代变了啊,那时候,赵充国背后,是一个鼎盛的汉家帝国,而自己呢?

  鏖战之余,他时时东望,越过巍峨的群山,只看到残破的陇右,还有不知究竟可不可靠的魏朝……

  就是这种不信任的心态作祟,导致牛邯在羌兵退却之时,只当是先零王的诡计,谨慎地继续闭门,错过了配合马援夹击西羌的大好机会。

  直到羌人如退潮般回山林中,留下一片狼藉,马援的特使持兵符军旗前来,牛邯才确信,援兵真到了!

  而他已错过了大仗,只能从使者口中窥见惊鸿泥爪。

  “马将军听说西羌出兵,便笃定彼辈进攻金城县是假,先击令居是真,遂令凉州大马悉数出击,而先零羌则召集两万羌兵,在金城县附近阻挡我军。”

  “然而马将军只令步卒至金城县,与羌兵对峙,却让骑凉州大马三千骑,渡过大河,抄小路袭击羌人后方营地,金城县的羌兵多是各部胡乱凑出,见魏军突如其来,大惊,纷纷西撤。”

  “马将军遂打通至令居的路线,先零王亲将部众主力,在乌亭逆水上坚守,马将军故技重施,令大军摆开阵势做出强攻装,另派几百名骑兵绕到羌人背后,乘夜放火,并击鼓呐喊。”

  “先零羌遂不知有多少魏军袭来,纷纷撤走。”

  “马将军两战皆捷,大获全胜,斩首千余级,还缴获了上万头牛羊。”

  牛邯顾不上赞叹,很快,他就在令居县看到了魏军驱赶的庞大战利品们,一群群牛马被聚集到令居羊马墙后拴起来,一时间牲口味道乱飘,羌人用兵和匈奴类似,携带肉干,或驱赶牛羊同行,边走边吃肉、挤奶,如今他们的“军粮”却便宜了马援。

  而马援也发扬了一贯的风格,将这些牲口都分给了部下,让他们好好吃肉。

  牛邯亲自出城迎得马援时,马援身边的校尉、宾客们都觉得羌人不过如此,而局势已稳:“诸羌连败两阵,又损失如此众多牛羊,看来能消停一阵了。”

  “下吏以为不然。”牛邯了解羌人脾性,却没他们这么乐观,立刻警示马援,并打了个比方。

  “若有群盗,刚推举新首领,带众人外出劫掠,想干一番大事,却两次失手,还被夺走了赃物,敢问马将军,此种情形下,会发生何事。”

  马援凤目瞥了牛邯一眼,你就明说我老马以前做过盗首,清楚这一行里的规矩呗,也不想答,只反问了牛邯,让他自己说。

  “此种情形下,盗首威望大损,若就此收手,诸小盗定会以为盗首无能,火并将其赶下台,群盗四散,不成气候。”

  “盗首唯一出路,便是再度赌博,再抢一波大财!”

  牛邯道:“西羌之混乱,与群盗无异,先零羌好不容易号令诸部,如今虽受损失,但未伤筋骨,定不会善罢甘休。”

  “没错。”马援同意了牛邯的看法,他之所以笃定西羌会袭击令居县,除了大胆决策外,也得了在西羌内部亲魏的“烧当羌”通风报信,了解到先零羌此番动兵,是得了匈奴使者怂恿,想夺取令居,打通前往河西的咽喉,和正在入侵四郡的匈奴人,来一次“羌胡大联合”!

  一百多年前,羌部还不必蜗居在河湟这一隅之地,除了西边的第三极,他们还能自由往来河西走廊,享受那里的水草丰饶,直到大汉设郡,建立关隘,这才成了禁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