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人的餐桌_孑与2【完结】(1078)

  要是这也算体面的话,上官仪这样死还更有尊严一些。”

  狄仁杰没有理会温柔,而是看着云初道:“把周兴撵走吧,再这样下去,长安就不是我们想要的长安,而是一座鬼蜮。”

  温柔冰冷的道:“除恶务尽。”

  云初看着狄仁杰道:“二月二,龙抬头,便是周兴离开长安的日子。”

  狄仁杰掐指一算,颓然道:“还有九天。”

  温柔笑道:“二月二,玄奘法师要在洛阳建佛坛、普施坛、孤魂坛,超度亡灵。”

  狄仁杰不解的道:“盂兰盆会?这不是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时候才有的东西吗?”

  云初瞅着狄仁杰道:“才二月,洛阳周围的义庄,佛寺,尼庵,安置棺木的地方,已经无处安置新来的棺木了,所以,法师等不到中元节,准备提前送走一批。”

  狄仁杰闻言从桌案上取过邸报,匆匆看了一眼道:“天下平安,上面还说趁着陛下在上阳宫养病的功夫,重新给紫薇宫上了一遍新漆。”

  温柔用钥匙打开一个盒子,递给狄仁杰道:“这些消息与你无关,就没有拿给你看,你既然问起来了,那就看看吧。”

  狄仁杰原本无比沉稳的手颤抖起来了,就在他快要彻底打开盒子的时候,就猛地关闭了,把盒子递给温柔道:“既然你们两个都不想让我看到,必定是一些对我有害的消息,既然有害,不看也罢。”

  温柔点点头道:“我看过之后,在平康坊浪荡了六天,才恢复了平静。”

  云初拍着狄仁杰的肩膀道:“等二月二龙抬头吧,我希望那一天过后,这大唐可以恢复平静。”

  狄仁杰瞅着云初哀求道:“给我唱首曲子吧,最好是能让我心情好起来的曲子,不要正曲,只要乡野小调。”

  云初抱过一面手鼓,先是敲了一段欢快的鼓点,然后就张嘴唱道:“看白云啊,看见了我自己,看山川,就看见了美丽……(总觉得开篇前两句美的不可方物,曲调也好,后面的词太拉跨,配不上前两句,有时间,自己试着配词,唱给你们听。)

  万年县县衙里响起了手鼓声,自家县尊那熟悉的歌声也从公廨里传了出来,县尊的歌声中充满了骄傲,与超然物外的洒脱,虽然只是一首乡野小调,却也让万年县诸人,听的如痴如醉。

  卢照邻,杨炯在诗词一道上颇有建树的少年人,更是激动的难以自抑,纷纷攀着窗户朝县尊公廨方向看过去。

  一曲听完,卢照邻郑重的对杨炯等人道:“朴实中见真情,粗陋中显精致,如此曲调,如此配词,方配得上名士自风流这五个字。”

  等云初一曲唱罢,狄仁杰看起来好了一些。

  云初道:“你要是还不舒服,我可以继续唱的,你喜欢啥,就告诉我,我立刻就能唱出来,这种乡野俚曲我会的多。”

  温柔走过来,抱着云初的秃头上下左右仔细地打量一下,喟叹一声道:“我好像不会几首,不过,怀英你要是想听的话,我可以给你唱李延年歌。”

  狄仁杰站起身喝光了杯子里的茶水,背着手道:“该回去了,拙荆见我这几日闷闷不乐,今日给我做了雕胡饭,等着我吃呢。”

  温柔道:“雕胡饭要配上黄焖羊肉一起吃最好,记得要把汤汁浇在饭上,羊肉只要肋骨,一定要炖的稀烂,嘴一嘬就脱骨的那种。”

  狄仁杰笑道:“这是必然。”

  目送心理受伤的狄仁杰离开,云初瞅着温柔道:“你是回家陪老婆,还是跟我去我家看你大儿子?”

  温柔摇头道:“我要留在县衙后堂的食堂里,喝酒,吃雕胡饭配黄焖羊肉。”

  云初道:“你好几天都没有回家了,该回去了。”

  温柔摇摇头道:“才做完亏心事没脸见夫人,等再过几日,愧疚之心稍减,我再回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疗伤办法。

  而云初根本就没有受伤,毕竟,刚刚发生的那一幕,对云初来说不过是一段历史,在那一段历史中,上官仪死的更加的没有尊严。

  在这里,他至少还掀起来了一场巨大的波澜,就算是死了,也足以记录在史册上,能一言让两万士子为他效命,不负他一代文宗的身份。

  就是不知道他这一代文宗死了,东海之上会不会有一头巨鲸薨?

  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没那么容易死

  刘仁轨从洛阳归来的时候,云初,温柔,狄仁杰三人亲自去明德门迎接。

  才见面,云初就觉得自己像是看到了一个假的刘仁轨。

  昔日那个长得虽然很挫,却狮口高鼻,一把长须,身高八尺,走起路来龙行虎步的刘仁轨似乎缩水了一大截。

  他的腰背开始佝偻了,黝黑的胡须也变成了花白。

  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明显脚步虚滑,被云初抢先一步搀扶住之后,这个铁一般坚强的汉子虚弱的对云初道:“回县衙再说。”

  走不稳道路,却强行要步行的刘仁轨自从进了明德门,一双浑浊的眼睛,就不停的四处看,看到南城破败的模样,喉结不断地耸动,半晌才对云初道:“损失严重吗?”

  云初道:“马上要拆迁了,刘公何故如此悲伤?”

  刘仁轨愣了一下道:“拆迁?你的意思是说长安这边还在做事情?”

  云初道:“这是自然,有破坏的,自然就会有修复的,前一场士子们造成的骚乱,正好促成了南城开发改造工程的提前进行,这不是很好吗啊?”

  刘仁轨诧异的道:“塞翁失马?”

  云初微微一笑,搀扶着刘仁轨向前走了几步路,安置他坐在铜牛底下的台阶上,两人沐浴在阳光下,云初叹口气道:“是塞翁失马,不过,这段时间,长安这个塞翁失马的次数有些多了。”

  刘仁轨点头道:“老夫知道这很艰难,你没有放弃,就是好的,当初,老夫在听到你剃发出家的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觉得长安完蛋了。

  还好,还好。”

  云初道:“转运使的活计不好干?”

  或许是太阳晒的缘故,刘仁轨满是风尘的脸上多了一丝笑意:“边军的粮秣,营州大军的粮秣,在除夕到来之前,侥幸全部补齐。”

  听刘仁轨说的简单,云初却听得鼻子发酸。

  什么叫边军的粮秣,营州大军的粮秣侥幸补齐?

  所谓边军,是指从辽东一路向西,跨越高山,大河,森林,草原,戈壁,沙漠辗转到玉门这一线的所有大唐边军。

  什么叫侥幸补齐?

  是指这一线上足足三十七万府兵,辅兵,戊卒,徭役们需要的粮秣,被服,军械,战马,物资在眼前这个老汉的调配下,在半年时间里补齐了。

  而营州薛仁贵的正式大军所需的物资补给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十二万大军离开本就地域偏僻,物资匮乏的营州一路北上,去白山黑水间绞杀奚人,契丹人,到底需要多少物资供应,才能支撑一支十二万人的大军持续作战而不出问题?

  更不要说如何收集物资,如何运送物资,如何调配物资的工作了。

  如今,这些堪称史诗级别的苦劳,在刘仁轨口中说出来,显得轻描淡写的,像是老农刚刚完成了在农田中拔草的常务一般。

  “以前,应该有六道转运使,今年为何只有你一人?”

  “朝廷迟迟没有派人来,听说自从陛下病重之后,上官仪与皇后不合,皇后的令过不了中书,门下,而中书,门下的奏疏又得不到皇后的同意,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云初冷笑一声道:“刘公这边的公务得不到回答,长安这边的使者却一日三派的,不管是三省六部,还是皇后哪里都没有在斗争的同时,忘记长安。”

  刘仁轨没有理睬云初的抱怨,瞅着朱雀大街的尽头道:“上官仪死在了长安?”

  云初冰冷的道:“堂堂宰辅,被一介阉人当街斩首!”

  刘仁轨低下头咳嗽两声道:“苦劳不算苦,在洛阳交卸差事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苦。”

  云初低声道:“真的是血溅紫薇宫了吗?”

  刘仁轨低沉着嗓音道:“散骑常侍张茵,中书舍人薛度,工部左侍郎韩成,太府寺常奉林缘,司农寺少卿骨仆禄,还有新晋的一群所谓的北门学士,鼓噪着要上官仪辞相。

  侍御史温鉴几次呵斥,这些人不但不收敛,反倒当场殴打温鉴,随后,上官仪命大汉将军进场整肃朝仪,中书舍人薛度夺了大汉将军手中的斧钺劈砍上官仪……再然后,中书,门下,以及左右台的朝臣们纷纷出手……高高在上的大唐朝堂,就变成了血肉战场。

  老夫当时就站在门口,眼睁睁地看着这群原本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悍勇如狮的模样,几乎让老夫在一瞬间就回到了白江口战场上……

  最后,死了十一人,伤者无数。

  白玉柱上几乎被血染红,那么多的名臣勇将们在血泊中挣扎,哀嚎,宫中诸多侍卫冷眼旁观……这才是老夫最心寒,最想不明白的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