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人的餐桌_孑与2【完结】(1148)

  食盒里有四大块烤牛肉,还有一只烧鸡,一根猪肘,以及一盆粥。

  程虎笑眯眯的将明显给云瑾四兄弟准备的牛肉端给他们,程蛟还贴心的给他们装了四碗粥,嘴上还说:“叔叔们吃牛肉,那些不中吃的就留给小侄们了。”

  温欢咬一口自己的烤牛肉,瞅着程家六兄弟风卷残云的吃烧鸡啃肘子有些伤感的对云瑾道:“光嗣最喜欢啃肘子了。”

  狄光嗣早早将盘子里那块巴掌大的牛肉吃完了,舔着嘴唇道:“他娘的,只好吃军中的猪食了。”

  李思坐在云瑾身边道:“我这个姑姑,他们是从哪里论的?”

  云瑾没好气的指指温欢。

  温欢立刻就把锅丢给了李承修。

  李承修叹口气道:“没办法,我阿耶跟程公是生死兄弟,我这个叔叔当的毫无问题,又因为我们是师兄弟,所以,思思师姐,你这个姑姑就是这么来的。”

  李思见程家兄弟齐齐的抬起头冲自己傻笑,噗嗤笑了一声道:“明知道是攀附,不过呢,一点都不让人讨厌。”

  说罢,就朝程龙他们招招手道:“过来,重新叫一遍姑姑让本公主听听。”

  自从太宗皇帝去世之后,为了避嫌,也因为长孙无忌的霸道性格,程咬金一家基本上就与皇家断绝了亲密的联系,现在,皇帝的嫡女,太子的胞妹安定公主让他们叫姑姑,而且这个姑姑并无屈辱的意味,所以,在很多人鄙夷的目光中,程家六条快要长成的壮汉,正围着身着男装的李思亲热的姑姑,姑姑的叫个不停,就像这山路上突然多出来了一群鸽子。

  说是鄙夷,很多人眼中还是流露出来了一丝羡慕之意。

  云初军中的军粮从来都不缺少,可是,指望伙头军们给你好好做饭那就纯属梦想了。等伙头军们抬着巨大的木桶往军卒们的饭碗里装饭的时候,满满的一马勺粘稠的东西扣到饭碗里,据说这东西就是汤饼,里面还放了不少的干肉。

  一块牛肉一碗汤,自然喂不饱云瑾,温欢,狄光嗣,李承修这样的大肚汉。

  云瑾从所谓的汤饼里面捞出一只绿了吧唧的林蛙准备随手丢掉,却被程虎要了过去,卸掉林蛙的四条腿大嚼起来。

  温欢吃得很艰难,不过,他的饭碗里没有林蛙,那狗日的伙头军放饭的时候也是看人的,云瑾是大帅的公子,自然值得特殊照顾一下。

  那只林蛙说不定就是伙头军在煮饭的时候偶然抓到的,就顺手丢饭锅里一并煮熟,反正就是一块肉,是好东西。

  狄光嗣口粗,只要是饭食他来者不拒,至于李承修也早就习惯军中的饭食了。

  李思看的一阵阵作呕,看着云瑾努力吃饭的样子觉得很不忍心,明明是一个温润如玉的贵公子,如今却硬是过的连长安的马夫都不如。

  “吃不下去就不吃,我再给你拿。”

  云瑾将最后一口饭送进嘴里道:“以后不要拿了,惑乱军心就不好了。”

  李思道:“何至于此?”

  云瑾笑道:“我如今承受的,都是我必须要承受的。”

  “你以后也要跟阿耶以及哥哥他们一样做大事吗?”

  云瑾摇头道:“我更加喜欢现在读书,练武,捣鼓瓷器,我虽然不想去做什么大事,不过呢,家里一大家子人呢,不做大事是一回事,做大事的本领一定要有。”

  第二章 你凭什么这么富裕?

  云初已经来到了秦岭之巅。

  这里山高,就显得天很低。

  即便是飞鸟,也比平原上飞的很低,看着一串大雁擦着山巅南飞,这才让云初惊觉,此时已经是秋日时分了。

  秦岭北面层林尽染,五彩斑斓,满满的秋日景象。

  秦岭南边却依旧是葱茏一片。

  一道山岭,彻底的将大地分成了南北两面。

  翻过秦岭,这里就是南方。

  南方很好,就是雨水多的出奇,好在雨水不大,并不影响大军开进。

  看着大军如同一条巨蛇一般从秦岭蜿蜒而过,行军长史李元策抹一把脸上的雨水道:“大帅,我们多走四百里路,就是为了让大帅看秦岭景致吗?”

  云初掀开防雨兜帽,看着李元策道:“忍了这么多天,终于不忍了吗?”

  李元策双眼微红,指着下方艰难前行的军伍道:“让三军吃这些无所谓的苦,到底为何?”

  云初嗤的笑了一声道:“你不需要理解,执行就好了。”

  李元策颤声道:“大帅看不起我?”

  云初道:“若是你父赵郡王站在你如今的位置上,他一定明白,你至今还不明白,只能说明你不如乃父多矣。”

  李元策大怒道:“我要上本参你。”

  云初停下脚步,瞅着李元策道:“一!”

  说罢,就在护卫的簇拥下离开了山岭,汇入到了正在行进的大军中去了。

  就在李元策还在思量云初说的那个一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副将张东海走了过来对李元策道:“快走吧,下一次不要再诘问大帅,这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李元策道:“行事有差,也不能过问吗?”

  张东海道:“在军中,只需要一个脑袋想事情,其余的人不过是四肢百骸罢了。”

  李元策道:“错了也不能问?”

  张东海停下脚步瞅着东方幽幽的道:“错了,我们一起命丧黄泉便是,君侯领兵的时候最讨厌别人唧唧歪歪。

  事实上很多大将统领大军在外的时候也很讨厌,部属唧唧歪歪,一般最喜欢唧唧歪歪的人,也往往是军中死的最早的一个。”

  “张将军,大帅刚才对我说的那个一是什么意思?”

  张东海摇摇头道:“不知道,不过,上一次大帅说二的时候,就把西靺褐部的一个大族三千余人,杀的一个不剩。”

  看着张东海下山的背影,李元策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原本想着在这一场西南之战中重聚赵郡王府威名的念头,竟然淡漠了一些。

  听闻此次西南三路大军战败的消息之后,李元策就是少数上本要求领兵报复的将领之一,他不是没有想过由他来担任总管的可能。

  可惜,皇帝最终选择了云初,在他再三要求下,他担任了军中的行军长史。

  争不过云初李元策没有多少羞辱感,只是感到遗憾。

  在他看来,西南的战事如今还在继续,大唐前方的将士们正在苦苦支撑,每天都盼着援军的到来呢,云初却宁愿将宝贵的时间平白无故的消耗在漫长的行军道路上,也不肯行兵贵神速之举。

  张东海追上云初之后轻声道:“已经警告过他了。”

  云初道:“涪陵王为何要在西乡等我们?他一个藩王哪来的权力离开涪陵?”

  张东海道:“借口是劳军!”

  云初又道:“陛下对藩王的态度很好吗?”

  张东海道:“两落两起之下,可能蜀王愔还是认为陛下是哪个胆小怕事的晋王呢。”

  云初不解的道:“他凭什么这么认为,与他同胞的吴王恪都被砍头了,他哪来的这个自信?”

  张东海笑道:“这就不得而知了,或许他认为自己是皇六子,陛下是皇九子,前面的人都完蛋了,他就觉得自己应该当皇帝吧。”

  云初看来张东海一眼道:“挑唆的意味很浓啊。”

  张东海赔着笑脸道:“长孙无忌伏诛,吴王恪的案子昭雪了,陛下这个时候不好再动这个人了,再说了,这个家伙除过喜欢打猎,喜欢殴打官员,喜欢糟蹋一下百姓之外,也没有足以被拿住砍头的罪过。

  不过,末将认为大帅拿他来在蜀中立威还是不错的。”

  云初叹口气道:“陛下怎么说?”

  张东海道:“陛下三番五次的下旨,要他安静一些。”

  云初点点头,就扯下兜帽继续冒雨赶路。

  翻过秦岭之后,如果不改到向西,继续前行就到了涪陵,也就是渝州,不过,此时的渝州重要性远不如奉节都督府与涪陵郡。

  如今的渝州天气温暖盛产荔枝,从西乡到涪陵这一段路现在无名,再过八九十年之后,这条路就该叫做荔枝路,就是那条专门给杨玉环送荔枝的一条路。

  没错,杨玉环喜欢吃的荔枝产于蜀中,并非岭南。

  云初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涪陵王不来找他的麻烦,他自然也不会闲的没事跑几百里路去涪陵找他的麻烦。

  虽然大军走的是子午道,早云初他们三天出发的各路商队走的确实褒斜道,按照时间来算的话,长安商队此时应该已经抵达了汉中。

  准确的说,云初此次进入西南,是一次实验性质的规模宏大的民族大融合,真正能让西南的那些蛮族们臣服的决定因素是肚子,而不是脑袋。

  野蛮人的脑袋都不怎么灵光,这是一定的,但是他们饥饿的肚子却能代替大脑做出很多的决定,云初这一次去西南真正征伐的是他们的肚皮,而不是脑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