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人的餐桌_孑与2【完结】(1241)

  水渠里的水是向城外流淌的,如果这个家伙能活,最终会被水渠水带去城外,自己醒过来,如果不能活,他就会随着水流淌到护城河里去。

  这样一来呢,死活都与他无关。

  最妙的是,骆驼们看到自己的主人随水飘走了,也就慢慢的跟着那个漂浮在水里的人慢慢出城去了。

  荫凉地里还有很多人,看到封三的处置手法,都觉得问题不大,一个胡人而已,没把他的驼队没收已经是封三手下留情了。

  驼队本就不该进入长安,他们应该去曲江城那边交易的。

  封三汗津津的跑回荫凉地,抱着凉茶喝了一顿,拍拍自己装满茶水的肚皮,对周围的人笑道:“这回好了,肚子本来就胀,又喝了这么多水,今天的暮食看样子是不用吃了。”

  旁边的一个老汉道:“喝多少水都不成啊,连一泡尿都没有,尽他娘的出汗了,你们说,今年啥原因啊,不下雨也就算了,还能热成这样。

  朝廷又造啥孽了?”

  一个读书人模样的家伙道:“杀人杀的太多了呗,薛帅在东边把契丹人杀的比林子里的熊都少,云帅在西南,动辄几万,几万的斩首,南边的都护府从林子里抓昆仑奴恨不得连猴子一起算上,上苍要是不降罪才是怪事情。”

  “尽他娘的胡说八道,是东边的契丹人先突袭我大唐府兵的,也是西边的盛逻皮先埋伏我大唐府兵的,东边死了一万多府兵,西南死了六千铁甲,还有一万多的民夫呢。

  敢这么对待我大唐的人,他们不死谁死?

  真不知道那些蛮子都是怎么想的,好好的活着不好吗?”

  “我才不管大将军们杀了多少蛮子,我就想知道这贼老天啥时候下雨,再不下雨的话,就该热死人了。”

  封三笑呵呵的瞅着一群人在荫凉地里胡扯,以前这样编排朝中大臣,他这个不良人如何都要呵斥几句的,现在,没人在乎。

  市面上已经有关于自家县尊独立大战三千蛮女的消息了,也不见谁去管了。

  反正是太平年间,大家的宽容度都高,说几句,就说几句呗,要不然这清平世界连一点有意思的谈资都没有,岂不是太乏味了。

  第九十三章 老天见不得十全十美

  热的不仅仅是长安,从长安向东一直抵达河北道的大海,从六月之后,就再也没有下过一滴雨,也不仅仅是长安附近的秋粮绝收,河东,河北地的秋粮一样绝收。

  如果仅仅是北地遭灾,人们凭借丰收的夏粮,还能熬过这场灾荒,但是,原本洪水滔滔的长江,水量竟然不及往年的一半,白帝城下瞿塘峡口的滟预堆竟然整体暴露出了水面,至此,人们才第一次得见滟预堆的真容。

  此物高七丈,宽五丈,长达十四丈。

  就是此物,每年葬身于长江中的船只不下三十条,船工们都说,滟预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预大如象,瞿塘不可上,现如今,这东西露出水面之后比之东海的巨鲸也不差啥了。

  当地官府趁着这个千载难遇的良机,从军中搜集了两万多斤火药,一次性的将这个祸害炸了一个稀巴烂,从此长江航运上的一颗毒瘤被彻底切除。

  炸掉滟预堆是好事,但是呢,长江水量比前一年减少了一半,长江下游各条支流也水量同样锐减。

  就连洞庭,鄱阳,太湖原本浩瀚的湖面也缩减了三成,昔日的烟波浩荡的地方,如今竟然成了大片大片的草原。

  往年需要重点防范的淮河,今年水量同样不足,因为长江水线急剧下降,竟然让与长江相连的樊良湖(高邮湖)中的水倒灌进入了长江,就连与樊良湖相连接的洪泽浦里的水也一并进了长江。

  至此,淮南道受灾已经无法避免。

  云初大军才从子午谷里出来,面对的就是一场全国性质的大旱。

  前来迎接云初大军归来的官员们脸上带着硬挤出来的笑容,勉强将欢迎仪式弄完,刘仁轨就拉着云初来到一边低声道:“大军不能解散,需要做好镇压叛乱的准备。”

  云初摇头道:“没有接到陛下的旨意,军队必须解散,而且,我认为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全力投入救灾,而不是想着如何镇压即将到来的流民。

  再说了,我对镇压流民这样的事情毫无兴趣。”

  温柔道:“此次的旱灾波及大唐十道中的五个道,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旱灾,灾民暴乱已经迫在眉睫,若是朝廷不能在入冬前做好准备,出现流民的事情将不可避免。”

  云初道:“真正的盛世,不是看大军开疆拓土多少,也不是看文人多作了几篇盖世文章,看的是朝廷抗击灾难的能力。

  我告诉你啊,如果我们能上下一心把这场灾难扛过去了,保证不死人,少死人,我告诉你啊,这个举动至少能让大唐的国祚延续一百年都不止。”

  狄仁杰道:“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粮食这东西不能平白变出来。”

  云初眯缝着眼睛对前来迎接大军凯旋的雍王贤,纪王慎,曹王明三个皇族道:“我大唐近年风调雨顺了七八年了,已经隐约有了物阜民丰之像。

  我告诉你们,现存的粮食,一定是够我们全大唐人吃的,只是粮食分配不均罢了。

  三位王爷,敢不敢留足王府所需的粮食的前提下,将所有的粮食拿出来赈济灾民?”

  纪王慎,曹王明听云初这样说,就齐齐的将目光落在雍王贤的身上,很明显,只要雍王贤敢做,他们就敢跟。

  两年不见雍王贤,这个家伙居然已经长成了美少年,除过一嘴的大钢牙看着有些刺眼之外,富贵风流四个字就是在说这个家伙。

  “有何不可,如果父皇问起,就说是侄儿向两位叔叔借的。”

  李贤的声音虽然不大,却显得铿锵有力,光是听他说话,就知道此人是一个极有担当的人物。

  云初见李贤在看他,就笑着施礼道:“臣下跟随便是。”

  李贤道:“你就算了,粮食都给了本王,太子那里不好交代。”

  云初大笑道:“太子若是连这点事情都要计较,也就不值得某家追随。”

  李贤笑道:“君侯觉得本王去一趟受灾最严重的河北道如何?”

  云初摇头道:“雍王应该去淮南,江南两道。”

  李贤笑道:“为何去不得?”

  云初道:“雍王若是去了河东,河北道,陛下之前做的事情就白做了。”

  李贤大笑道:“因何防孤王胜似防虎?”

  云初笑道:“因为,此时的雍王,胜似虎豹。”

  李贤挥挥手道:“既然如此,为天下计,孤王这就上奏疏,亲自押运粮草走一遭淮南,江南。”

  云初谢过李贤之后,就对温柔,狄仁杰,刘仁轨道:“发动起来吧,这一次的关中道的旱灾,就由长安一力承担。”

  不等温柔他们回话,李贤却幽幽的道:“君侯刚才感谢错了,应该是孤王感谢君侯这等贤臣才对。”

  目送李贤带着文武百官离开,温柔小声道:“这家伙长进不少,你不在长安的日子里,这家伙一口气编篡了三本书,本本都将皇帝的马屁拍的啪啪作响。

  皇帝就赏赐了很多钱。

  这家伙有钱不还欠流水牌子的钱,却花费重金,打造了一个硕大无朋的藏书楼,满天下的收集藏书,现在,听说里面藏书之丰,几乎将近十五万卷,一万八千种,就这,长安的各大印书坊,还在日夜为雍王的藏书楼印书,听说这家伙现在的梦想是将全天下的书籍都纳入彀中,口气狂的跟太宗一样。

  如果这样也就罢了,他还把他的雍王府的一半拿出来开辟了一个读书处。

  现在,读书人进出雍王府如同进出自家宅邸,只要是愿意读书的人,现如今都能去。

  我看这个家伙不顺眼,就派人假装乞丐,说是要进去读书,还以为会被乱棍打出来,没想到门子稍微考教了一下乞丐,发现他真的识字,就真的放乞丐进去了,只是要求乞丐在读书前一定要洗手,净面,不得污损书籍。

  人家都这样了,我要是再使坏的话,那就真的是逆天行事了,只好作罢,这个家伙似乎知道是我在使坏,还亲自登门从我家拿走了十六本孤本书。

  弄得我好不狼狈。”

  这还是云初第一次从温柔这里听说他吃瘪的事情,忍不住摇摇头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雍王贤现在是深得此中三味啊。

  我家里还有不少外边没有的书,你回我家一趟,一并给雍王送去吧。”

  温柔诧异的道:“包括你你编纂的那些书?那可是你云氏的不传之秘。”

  云初笑道:“没关系的,书写出来了,就是给人读的,兄弟,放开心胸,只要是好事,支持就是了,功成不必在我。”

  温柔抽抽鼻子道:“你现在越来越像一个恶心的圣人了,就是在西南一口气屠三十万生灵与这个圣人身份不符,看来庄周说的很对啊,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