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人的餐桌_孑与2【完结】(228)

  云初总觉得萧淑妃反水这事跟刘仁轨有关,可是,当他再一次见到这个面相奇古的人的时候,又觉得这种恶心的事情应该不是他做的。

  一个像他这样板正的官员,应该会有自己的底线所在,应该有自己的坚持才对。

  可是呢,所有的消息最后把矛头都指向他,证明就是他做下的。

  总之,非常得矛盾。

  刘仁轨正式来到万年县衙与云初会晤真的很正式,拜帖,车驾,官服从人一样都不少。

  从刘仁轨喝茶的模样就知道,这是一个对生活没有任何要求的人。

  云家的好茶,就这样被他一口倒进嘴里,还用手指夹着残余的茶叶放进嘴里吃下去。

  “知道你有本事,云郎君的名声现在能拿去当钱用,所以,本官现在给你一个施展本事的机会。”

  刘仁轨非常地上道,一上来就把自己躺平,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只要云初帮他把裴行俭留下来的烂摊子收拾好,他,可以任由云初欺负。

  一个官,还是一个很骄傲的官员,能说出这种话来,就证明他是抱着最大诚意来解决问题来的,已经丢弃了自己的颜面,也想把事情办好。

  甚至,愿意为了处理好这个烂摊子,将自己放在了不如人的位置上,相当于主动认输。

  主动认输这在官员群体中不常见,甚至可以说是很罕见,人人都在力争上游的时候,就你说技不如人,还让上官如何提拔你,如何对你委以重任呢?

  刘仁轨说出来了,说出这话的时候没有半分羞愧,或者他本来就认为这才是解决事情的最近途径。

  所以,云初再看刘仁轨的时候,就像是在看一只皮脆肉嫩,色泽金黄且往下滴着油的肥美烤鸭。

  既然都上桌子了,云初就很自然地拿出来了刀……图纸,给刘仁轨看。

  看到熟悉的安业坊平面图,刘仁轨就瞅着云初道:“云县丞早有此意?”

  云初指指心口道:“县尊心疼长安百姓流离失所,难道云某人的心,就是铁石打造的不成?

  方案已经备好,如果现在就开始清理废墟,备料,五月份让这些百姓住进他们的新房子,我看还是可行的。”

  刘仁轨瞅着云初道:“我原本以为你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没想到,你还有如此为国为民的一面。”

  云初笑道:“县尊想多了,我要安业坊建房后,省出来的一半土地。”

  刘仁轨听了这话,有些意态萧索地瞅着云初官廨外边那棵红梅上的白雪道:“终究是熙熙攘攘,皆为名利,也罢,就如此办吧。

  从明日起,本官就召集百姓,开始清理废墟,你也开始准备备料吧。”

  云初奇怪地看着刘仁轨道:“一旦事情不通过官府,那么,所有的事情,都应该通过商业行为来解决。”

  刘仁轨愣了一下道:“如何解决?”

  云初用指关节敲击着图纸道:“既然我们已经商定了事情的解决方案,那么,安业坊工地上的所有事情都跟你没有半点关系。”

  “你是说废墟也不需要本官带人去清理吗?”

  “自然不用,废墟在你眼中是废墟,在专门清理废墟的专业队伍眼中却是很好的财富。

  他们会把废墟中的木材,铁器,清理出来或者卖柴,或者卖给铁匠,就连那些在你看来毫无用处的泥胚,破烂砖瓦,在他们眼中也是有价值的。

  在长安城中,没有废物,只看用在什么地方了。”

  刘仁轨郑重地朝云初拱手道:“木头,铁器,破烂砖瓦有用处刘某还能理解,至于那些破烂泥胚的用处,还请云县丞告知。”

  “长安地势低,这几年却又大雨滂沱的,很多人需要泥土来垫高自家的宅院,而长安城中并无可以随意取土的地方,如果从城外取,这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刘仁轨摇头赞叹道:“还真得是锱铢必较啊。”

  云初点点头道:“商贾的利益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从燕子嘴上夺泥夺出来的。

  如果县尊发动百姓去白白干这些事情,那么,就预示着那些专门干这事的团队没了活计。

  所以,有的时候,免费的东西并不是一个好东西,至少,这些人在请完毕废墟的时候,会给我腾出一个几乎不怎么用修正的平整地基。

  过几天县尊去工地看看就明白了。”

  刘仁轨当然会看,他不仅仅会查看,那些云初口中专业的清理废墟的人如何干活,也要看光福坊已经建成的新坊市,是不是如同云初说的那样,对谁都有好处。

  站在光福坊大街上,这里已经人来人往的,早就恢复了原本热闹的样子。

  云初将手按在一个跟他很熟悉的一个小女童的脑袋上,指着女童家的一楼作坊道:“这就是我们第一批改造的一户人家。

  他们家是篾匠,买卖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总之就是能糊口而已,房子在一场火灾中成了灰烬,如果依靠他们自家的能力,想要修建新房子难如登天。

  现在,他们家的房子面积其实没有变化,只不过从摊开给摞起来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化,让他们家重新拥有了一座可以居住百年的,新的砖瓦房子。”

  云初说着话,还拍拍小女童的脑袋瓜,显得极为亲民。

  对于篾匠一家来说,一次性来了两个很大的官员,手足无措地站在门口,不知道应不应该邀请这两位进来。

  云初很自然地带着刘仁轨进了他家,也不用主人招呼,就指着一楼的结构继续对刘仁轨道:“当初建造房子的时候,就在一楼规划了仓库跟干活的空间,很多时候在盖房子的时候,甚至考虑到了主人家生计的需求。

  因为篾匠需要很大的干活空间与储存竹子的空间,所以,你看他们家一楼,几乎是贯通的,前后都有门,干起活来很方便。”

  刘仁轨一边看,一边点头,看样子对云初的介绍很满意。

  云初掀开人家的米缸,从里面抓了一把黄米,看了一下,又掀开人家熬粥的锅,就对这家的主妇道:“今年米价下来了一些,大冷的天,粥熬的稠一些,太稀了不抗饿,也不抗冻。”

  主妇听了连连点头。

  两人上了篾匠家的二楼,云初指着这家小小的窗户道:“当初还因为这个窗户闹出来了一些笑话,我在设计之初,总以为窗户大一些采光会好,也美观,没想到百姓们想的却是让窗户小一些,冬日里更暖和一些。

  看来,我终究还是犯了何不食肉糜的老错误。”

  刘仁轨一言不发,就这么跟着云初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看着云初揣摩小女童身上衣衫的厚度,看着云初掀开人家床铺看铺盖是否保暖。

  看着云初用木勺从人家锅里挖一勺米粥放嘴里品尝一下味道。

  一路走下来,刘仁轨变得更加沉默了。

  目送刘仁轨落寞地离开,云初咧开嘴自言自语地道:“跟老子比亲民,你还差得远呢。”

  第七十五章 沉渣泛起

  云初认为长安就是他的,所以,只要是发生在长安这座城里的任何事情他都关心。

  长安县的发展需要跟上,要不然,等万年县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长安这座城市的百姓就会因为富裕程度发生了变化,人心也会发生变化,最后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阶级出来,不利于以后整合长安。

  与云初自始至终把目光盯在长安城上不同,大唐王朝明显有着更大的野心。

  李绩这些人整日与皇帝讨论高句丽,讨论如何资助新罗国钳制高句丽。

  不过,从现在的局面来看新罗国在面对高句丽与百济的两面夹击之下,并没有明显的颓势,也就是说,此时还不是大唐积极介入的好时候。

  李治给倭皇下达的钳制百济,支援新罗的诏书已经过去半年了,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没有消息,也不知道是使者的船倾覆在海上了,还是倭皇根本就没有出兵百济的打算。

  总之,在新罗与高句丽,百济的战场上,一直没有倭国人的兵马出现。

  新罗的存亡对于大唐来说其实没有所有人想的那么重要,至少,李治认为辽东四郡本就是大唐人的地盘,无论如何也要拿下来,当然,如果可以顺便吞并高句丽,新罗,百济,甚至倭国,他也能勉强接受。

  李治不喜欢羁縻州,羁縻国这种说法,他就是一个淳朴的大唐皇帝,喜欢一些实实在在的税赋一类的东西,不喜欢虚头巴脑的朝贡。

  大唐皇帝的旨意就该遍布四野,而不是通过什么皇,什么王打一个大大的折扣之后再去执行。

  太宗皇帝是“天可汗”,四夷八方来朝,听起来很不错,只是没有多少实际东西,不实在。

  李治不一样,他如果喜欢什么东西,就想亲手去拿,而不是还要顾忌很多事情。

  眼看着武媚的肚子再一次大了起来,李治就更加喜欢让韩国夫人进宫,跟他讲述一些宫内没有的逸闻趣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