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人的餐桌_孑与2【完结】(319)

  彩云娘明显已经吃饱了,嘴巴张的圆圆的,发出一阵阵奇怪的嗷嗷声,跟花熊一个动静。

  云初把美玉儿交给虞修容哺乳,他将彩云娘趴着放在他的胳膊上,轻轻地拍她的背部,直到这孩子放了一串屁,嘴里也打出几个奶嗝之后,才用襁褓把孩子包裹起来。

  虞修容抱着吃奶的美玉儿瞅着烛光下的丈夫道:“夫君是怎么知晓这些妇人才知道的事情的?”

  云初笑道:“是从老神仙那里学来的,说起来,老神仙去柳州已经一年了,老何去柳州避险,也走了大半年。也应该回来了。”

  虞修容得意的道:“咱家的两个有福气的孩子已经见过玄奘大师了,如果再让老神仙看看,这两个孩子的福气就满了八成。”

  云初笑道:“干嘛不说十成?”

  虞修容白了丈夫一眼道:“福气哪里有满的,留一点点遗憾,好让这两个孩子长大成人。”

  云初见彩云娘再次睡着了,就把她轻轻的放在摇篮里,将纱帘子扯过来一些,免得被烛光照到孩子的眼睛。

  听着窗外依旧传来暴雨哗啦哗啦的响声,云初轻轻地喟叹一声,现在已经是四更天了,而这场暴雨从一开始就很猛,很急,现在依旧不停,雨势不减,长安城外的农户,这个时候,应该已经遭灾了。

  想象到这里,云初就就开始穿衣裳,虞修容道:“夫君你要出去吗?”

  云初点点头道:“暴雨不停,我该去衙门里坐镇。”

  虞修容侧耳聆听了一会雨声,对云初道:“夫君快去吧,别耽误了公事。”

  云初披上蓑衣,才打开后宅的门,一直守在门房里的刘义就连忙凑过来道:“郎君,大雨已经成灾了。”

  云初看着打在蓑衣上的雨水已经变成小溪往下流淌,就对刘义道:“看好家里,我去衙门。”

  刘义答应着,就喊了一声肥八,随即,肥八就牵着已经装好马鞍子的枣红马从马厩那边过来。

  刘义打开云家专属的小坊门,云初挑着气死风灯才来到大街上,就发现街道已经变成河了。

  面对大雨,枣红马显得比较兴奋,在雨中叫唤一声,就驮着云初直奔东市的万年县衙。

  昔日潺潺溪流的东市小河,如今变得有些汹涌,匆匆进入县衙,才从马上跳下来,就对看门的小吏道:“击鼓,集合。”

  等云初在万年县大堂上坐定,吴主簿,张县尉,就已经分列两边,等鼓声响起不久,凡是在县衙里值班的所有人就已经到齐了。

  就连不用遵守万年县衙规矩的温柔也突兀的出现在了公堂上。

  人到齐了,云初就长话短说。

  “暴雨已经下了五个时辰,城外的农田必定遭灾,诸位就按照我们先前制定的预案开始动起来,我要你们在天亮城门大开之前,召集所有人手来县衙待命。

  只要城门开,先不要去管人,我们全部参与抢收泡在水里的秋粮,收粮完毕,再救援人。”

  众人齐声遵命,就一哄而散,按照万年县衙制定好的救灾方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无事可干的温柔,瞅着外边黑乎乎的天空道:“这一次很麻烦啊,一口气下五六个时辰的暴雨实在是罕见。

  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

  云初笑道:“按照拟定好的方略进行就是了,不管是什么样的灾难,我们都能度过去。”

  温柔摇摇头道:“难怪你能当主官,我可没有你这么乐观。”

  假如云初不是万年县的县令,不知道大唐百姓的真实生活水平的话,整日里猫在长安城里,他一定会跟后世的很多诗人一样,在歌舞中,在诗人的激情中,在大唐的金戈铁马中歌颂这月光下的盛唐。

  不成啊,他是县令,他知道的太多了,知晓大唐百姓的所有痛楚,也知晓他们生活的是何等的不容易。

  都是普通人,即便是在盛世里,难道说地里的庄稼就会自己长出来?

  天微微亮。

  云初率领县衙官员,衙役,捕快,不良人,火速离开长安城,踩着齐膝深的水,在泥水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抢收这些粮食。

  幸好,快到中午的时候,雨水终于从瓢泼大雨变成了蒙蒙细雨。

  万年县长着秋粮的田地不多,再加上出动的人手很多,一排排的人用了足足三天时间,这才将泡在水里的秋粮抢收回来。

  粮食抢回来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安置房屋被淹没的百姓,还要为他们准备烧水的柴火,跟避雨的地方。

  在过去的三天里,天空就没有放晴过,雨水一直在往下落,只是一会大,一会小而已。

  云初召集来各处的里长,命令他们开始施行万年县卫生条例,取用万年县在城外储存的煤炭,粮食,油布,竹竿,绳子等物资,立刻展开自救。

  安排好所有事情之后,云初又冒雨巡视了两个被水淹的最严重的里坊,确认救灾物资已经下发。

  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长安城。

  云初湿漉漉的回到县衙,解开蓑衣,觉得全身的热量似乎都被这场连绵不断的秋雨给夺走了。

  喝一口热汤,这才让自己的不断碰撞的牙齿安定下来,也能说一两句完整的话了。

  擦干身上的雨水,还好暖和的干衣裳,留守县衙的温柔就低声道:“曲江池子里的水太多,已经倒灌长安城了,今天的朝会上,有人建议挖开曲江池泄洪。”

  第一百六十三章 倭人,圣人?

  云初的身体抖动了一下,艰难的看着温柔道:“曲江池才是每年大雨来临时候的存水地。

  往年但凡有水灾,长安城的水都是往曲江池排的。”

  温柔点点头道:“没错,是这样的,大量的水沿着排水沟进渭水,少部分的水进入曲江,这本身就是长安城抵御水灾的法子。

  可是,现在不成了。

  你以为万年县雨势很大,却不知别处的地方雨势更大,渭水上涨了两丈有余,咸阳桥被我们炸了一下之后,因为没有及时修补,已经被洪水给冲垮了。

  污水渠不但不能向渭水排水,因为渭水水面变高的缘故,反而在倒灌。

  蓝田县西南的秦岭北坡上出现了大量的泥石流,泥石流涌进了浐河源头的汤峪河、岱峪河、库峪河,其中汤峪河因为山崩,河道被堵住,加上这些天来暴雨不断,那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堰塞湖。

  一旦堰塞湖被继续上涨的洪水冲垮,整个浐河的堤坝就会立刻崩塌,河水也会从浐河溢出河道。

  所以,你万年县城外的东西完蛋了。

  浐河与曲江池相连,而曲江池又与长安城相连,一旦浐河水倒灌进了曲江池,从曲江引水进入长安坊市的沟渠,也被大水漫灌。

  如今,这秋雨绵绵,司天监的人说,大雨还要维持至少十天以上,就算没有堰塞湖的事情,仅仅是浐河继续上涨,那么,长安城就有被水淹的可能。”

  云初怒道:“为何无人通知我?就算要挖开曲江池泄洪,也要通知我转移百姓吧?”

  “这是上官对你的好意。”

  “好意,这就要挖开堤坝淹死我治下之民,却不告诉我,这是对我的好?”

  温柔道:“城外的百姓是你的治下子民,城里的难道就不是了?

  在下属处于两难的境地里的时候,这种命令一般都是由上官来发布。

  也就是说,救灾是你这个县令的事情,发布决堤泄洪令的是上官。

  人家一边掘堤坝,你一边救灾,这很正常。”

  云初眼前一黑,摇晃一下道:“曲江坊完蛋了。”

  曲江坊是云初早就设定好的原始工业发源地,在那座土山被挖掘完毕之后,云初就准备对曲江坊进行产业升级,从烧砖瓦的变成全大唐最大的造纸基地。

  别人造纸用青藤,用麻,用烂鱼网,云初在曲江坊造纸准备用竹子。

  前面的青藤皮,麻皮,烂鱼网这些材料的希少程度,严重制约了造纸是数量,与质量。

  他如果用速生竹子造纸,就能把纸张的价格一下子就打下来,晋昌坊铜板的印书作坊,虞修容的印书作坊合作,再把书本的价格给打下来。

  从而变成一个长久的产业链,并可以向四周辐射,继而带动丝绸之路的继续繁荣。

  现在,自己做的所有准备都将化作泡影。

  云初缓缓在座位上做了一会,整理一下心神,然后对温柔道:“什么时候掘堤放水?”

  温柔低声道:“酉时三刻,火药炸开。”

  云初苦笑一声道:“你说,我这是不是作茧自缚,炸开大堤之前,难道都不告诉百姓一声吗?”

  “自然有人告知百姓离开淹没区,只是没人告诉你这个县令而已。”

  “为何?”

  “因为你的脾气是出了名的暴躁,还是陛下口中的二百五,你怎么可能容忍自己治下的百姓被他们故意放水淹没呢。

  人家为了省事,就直接越过你,一竿子捅到底,这样,即便是百姓们受到了损失,也不会埋怨你,你的怨气也不会太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