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知道这些肥腻腻的厨娘们往油锅里的丢的是鲤鱼,他也装作看不见,只要看到胖厨娘们从巨大的油锅里捞出一条条被炸的酥香的鲤鱼,他就高兴。
眼前这个占地超过一亩地的地方,各种肉食堆积如山,是真正的堆积如山,而不是一个形容词。
“陛下,这些人要在送灶君之前,要处理数量多达十二万斤的鲜鱼,您目前看到的仅仅是六处工坊中的一处。”
云初不知道李治为什么会突然降临晋昌坊,不过,人家既然来了,就要让人家看的清楚,看的仔细。
“十二万斤?这么多吗?”
“陛下有所不知,关中人以前对于吃鱼这事不是那么热衷,嫌弃鱼腥味,也嫌弃鱼的刺多,自从大食堂推出红烧鱼,糖醋鱼之后,长安人才开始慢慢接受吃鱼了。
只是,必须要大食堂将鱼处理好,配好料,他们拿回去往锅里一丢,再加水咕嘟一下,就是一顿美食。”
李治瞅着那边堆积的熟牛肉道:“不会是耕牛吧?”
云初笑道:“微臣有几颗脑袋敢去触碰耕牛,这些牛都是来自于吐谷浑跟陇右高原。”
李治抚弄着巨熊的脑袋道:“是徐敬业卖给你的?”
“英明不过陛下,确实有一部分来自于吐谷浑大非川,另一部分则来自于河州。”
李治呵呵笑道:“不聋不哑,难做翁姑,朕现在就是一个不说话的翁姑,你们就胡作非为吧,迟早有一天御史会注意到你的行为。
想要赚钱,就老老实实的赚钱,别等到御史言官的弹劾奏章上来了,别说朕没有警告过你们。”
云初连忙道:“如何是胡作非为呢,原来一个人都没有的地方,现在多了很多的牛羊,而这些牛羊再送到长安,就能减少很多粮食消耗,这可是于国于民都很有好处的事情。
现如今,万年县已经找不到巴掌大的一块空闲地,百姓们恨不得把棉花种到自家的炕头上。
都是一群饿害怕的人,现在蒙陛下洪福,不但吃得饱,穿得暖不说,偶尔还能有一两口肉食进肚子,有口酒喝,对百姓们来说,就是难得的盛世,也是陛下的功德。”
说着话,就拿起一大块熟牛肉又对李治道:“这样的一块牛肉,足够让一个成年男子精力充沛的吃三天,可以省下很多的粮食。”
李治笑道:“谬论,谁都知晓肉比较好吃,也抗饿,可惜直到目前,只有你万年县的一般百姓能一年到头吃上几口肉,也算难得吧。”
李治说着话,再次拍拍巨熊的脑袋,可是,巨熊依旧对眼前堆积如山的肉食不为所动,甚至一个劲的催促李治快走,它对云初的记忆太深刻了,那一顿揍造成的疼痛感,已经烙刻在它的记忆中了。
眼见巨熊如此懂事,李治就更加喜欢这头知进退的巨熊了。
“如此说来,仅仅是过节,长安城就要消耗掉五十万斤各种肉食?”
云初点点头道:“其实还是少了,如果按照微臣的计算,百万人口的长安,在过节的这一个月里,至少应该消耗一百万斤各种肉食才对。
如今,只消耗这区区五十万斤,实在是太少了。”
李治也若有所悟的点点头,他今日在晋昌坊看到的肉食虽然很多,平均到整个长安城的人口头上,确实算不得多。
“不能期望全天下的郡县都如同万年县,只希望全天下的郡县都能向万年县看齐。
如果其余郡县能有万年县三成的富足,我大唐的国力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也就能做更多的大事。”
虽然已经成侯爵了,云初依旧拿不准李治所说的大事是啥,不过,就连皇帝都说是大事,那应该是很大很大的事情才对。
皇帝今天是来大慈恩寺还愿的,他在自己的母亲塑像前发过誓,也不知道是什么誓言,如今,应验了,也不知道是怎么个应验法,听娜哈说,供品非常的丰盛,布施也堪称豪奢。
这一次是皇帝独自一人来晋昌坊,武媚没有来,就连李弘这个太子也没有跟着。
他好像就是来看肉的,看完就走,话语间也没有透露太多的有用信息。
很随意的一次视察……但是,皇帝这种生物从来不干没有目的的事情,他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都会被人解读出很多种版本。
毕竟,全大唐的人都要看他的眼色活人呢。
小年这一天,大唐宰相,户部尚书、太子詹事、检校太常卿,申国公,驸马都尉高履行被人刺杀于皇城,安上门大街尽头的典书坊,头颅不翼而飞。
根据勘察过现场回来的狄仁杰说,驸马都尉被砍头之后,依旧盘腿坐在蒲团上,血溅到了房梁上,尸身不倒,手中握着一本孔颖达编纂的《五经正义》书页上滴血不沾。
“谁干的?”云初吃惊之余忍不住问狄仁杰。
正在吃胡饼的狄仁杰道:“我要是知道案子不就破了吗?不过,有一点很清晰,凶手是高相的熟人,而且死于猝不及防之下。”
温柔皱眉道:“为什么杀高履行?他最近在办什么事情?”
狄仁杰见云初,温柔两人都开始逼问他,就摊摊手道:‘想知道就去查啊,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温柔鄙夷的道:“你是自称这世上就没有你破不了的案子吗?”
云初忽然对温柔道:“如果屋子里只有我们两人,你在看书,我突然挥刀砍掉你的脑袋,你能做到尸体不倒吗?”
温柔摇头道:“不知道,那时候我已经死了,不过,我可以保证,你突然杀我的时候,我一定是毫无防备的。
咦?你的意思是说,杀高履行的人,他跟高履行的关系必须达到我们兄弟这种程度才成是吧?”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丧心病狂的交易
高履行幸好是死在了皇城里边,要不然云初就会跟着一起倒霉。
显庆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高履行被人谋杀于皇城官署,终年六十一岁。
虽然已经到了锁厅的时节,皇帝还是宣布废朝三日,赏赐东园秘器,命九品以上官员登门致哀,而后又命宫中女官到驸马府督理丧事,以少牢之礼祭祀。
同时,高履行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号为定。
在皇帝宣布这些消息的时候,高履行的人头依旧没有找到,根据宫门局老黄的说法,人头这东西不算小,再加上会有浓郁的血腥味,想要带出皇城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说,高履行的人头还在皇城里。
温柔说,人们对于高履行的死亡有很多很多的猜测,但是,唯独没有什么人建议把这件事一查到底。
“大部分人认为这是皇后下的毒手,他们认为当初皇后上位之时,长孙无忌是反对的,而高履行恰恰是长孙无忌的表弟,都属于外戚集团……”
“一个人被谋杀了,难道说第一要事不是揪出凶手吗?怎么封诰反而走在了前面,连谥号都已经弄好了。”
云初对这件事极为不解,因为他从史书上得知,这个高履行可没有参与任何叛乱,相反,还是太宗皇帝极力夸赞的一个人。
“不管怎么样,高履行死了,跟他这个人有关的所有事情也会慢慢的死掉,所以呢,我以为,从肉体上抹杀一个人的存在,实在是一件非常非常快捷而又方便的事情。”
温柔的话听起来很糙,然而,这就是很多人选择杀人这条路的理由,而且,理由听起来似乎和充分。
感叹完毕之后,三人就结伴去了公主府,皇帝旨意上说的很清楚,九品以上官员都需要去公主府吊唁。
高履行嫁给了东阳公主,这是太宗皇帝的第九个女儿,生母不详,不过,这个东阳公主却是李唐皇家少见的好女子,一生没有传出绯闻不说,生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据说都是高履行的。
这就非常的难得了。
幸好,这一次去吊唁高履行的时候,大家只是吊唁上一炷香,行一次大礼就可以了,不用如同参加尉迟恭葬礼一样要缴纳进门钱,更没有李绩,程咬金,苏定方这样的老帅检查礼单,否则,长安城里的好多官员可能会直接破产。
云初一向认为,大户人家的女子,以及公主这一类的女人是没有什么人类正常感情的。
这些人都在为家族活着,至于丈夫这个东西实在是可有可无。
云初是侯爵,有资格亲自接受东阳公主的谢礼,死了丈夫的东阳公主年岁并不大,也就是四十岁左右,头上插着白色绢花,身上披着麻布孝衣。
不知为何,云初从东阳公主的眼睛里没有看到半分悲伤之色,想反,她已经把这一场吊唁活动,当成了一个巨大的交际场所。
跟云初交谈的时候,她明显的更加关心棉纺织产业对大唐的影响,以及,如何可以快速,安全,准确的介入到棉纺织行当中,而不是她丈夫的头颅在什么地方,有没有被野狗啃食。
云初算是看明白了,她那个没脑袋的丈夫越是死的凄惨,她就能向皇帝李治提出对她高家更加有利的条件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