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人的餐桌_孑与2【完结】(508)

  武媚道:“成与不成在陛下。”

  说完话,就再一次来到母亲的坟茔前边拜谒过后,就带着大队人马回京了。

  目送皇后远去,顿珠就来到贺兰敏之身边道:“你说杀了你外祖母,你二姨就会与你见面,你得到她的支持了?”

  贺兰敏之皱眉道:“她不是一般的女子,没有那么容易上当,而我们现在啥都没有,想要她现在就表态支持我们,我们还要做更多的事情。”

  顿珠哈哈笑道:“就像用枕头捂死你外祖母?这么有趣的事情,还要继续吗?”

  贺兰敏之笑吟吟的道:“我二姨弄死了她的两位亲兄长,弄死了一群武氏亲族,却留下来了不少的武氏后人,准备亲自培育之后再用。

  如果我们再弄死几个皇后看重的武氏亲族,说不定她就会重视我。

  顿珠,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你要做好准备。”

  顿珠连连点头道:“我在长安帮你杀人,到了象雄之后你要帮我杀人,最后把他们统统杀光,我们两个将会成为高原,雪山下最尊贵的王,与王后!

  说吧,我们接下来要弄死谁?”

  贺兰敏之搂着顿珠纤细的腰肢笑道:“自然是我二姨最痛恨的人,我的母亲!”

  “继续用枕头捂死她?你祖母被捂死的时候,手脚踢腾了良久才死,弄出来了不小的动静。

  你母亲年轻,说不定力气会更大。”

  贺兰敏之摇头道:“她是一个愚蠢的女人,她必须死在自己的愚蠢上。”

  顿珠纳闷的道:“人会笨死吗?”

  贺兰敏之点点头道:“会!”

  年过完之后,春天的气息也就慢慢的逼进了,虽然长安城依旧是寒风瑟瑟的模样,灞桥边上的垂柳枝条上的芽孢已经开始慢慢膨胀了。

  这样的寒冷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所以,万年县官衙里面的人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重中之重便是培育棉花苗。

  经过几年的棉花种植,司农寺的农学博士们发现,假如将棉花苗提前培育出来,等天气暖和,田地升温之后,栽种进大田,不但有利于棉花的增产,还能提前一下棉花的成熟期,好避开阴雨绵绵的秋日。

  此时的关中气候湿润且温和,只要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修建一座用桃花纸隔绝寒气的木头房子,就能让棉花种子提前发芽,长叶子。

  种植棉花几乎是种植粮食的收益的三倍左右,所以,如今的万年县人,对于种植棉花,已经没有什么抵触心理了,开始将棉花种植当做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来做。

  跟往年一样,在过完年后的半个月的时间里,万年县必定会调集大量的粮食,作为种植棉花的百姓们的口粮分发下去。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防止棉花遭灾之后,百姓们也跟着遭灾。

  不得不承认,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官府可以拿走种植棉花的几乎所有利润,而百姓们也能提前拿到一年的口粮不说,还可以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劳务费用。

  百姓们旱涝保收,官府在享受大收益的同时,也在承受种植棉花过程中出现的大的风险。

  万年县的粮食来源并非来自东南,也不是通过运河运送过来的高价粮食。

  一部分来自于关中的一些产粮大县岐山,周至,山阳三县,剩余部分则全部来自于陇右道。

  万年县的粮食一半是用钱买来的,另一部分则来自于交换,交换物的大半为棉布。

  这样一来,导致万年县的粮食价格,远比长安县的粮价便宜。

  不过,这些便宜的粮食,仅限于种植棉花的农夫,与参与棉纺织行业的纺织女工们,他们可以利用官府颁发的牌子去指定的粮店购买固定数量的平价粮。

  就这一条规定,就让种植棉花跟纺织棉花的行业,成了长安城里最让普通人羡慕的行当。

  而今年,云初准备花大力气让万年县百姓的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也为拿下长安县提前做好准备。

  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话是祸害!

  新年后的第一场大朝会终于开始了。

  这一次也是云初第一次参加新年后的第一场大朝会,所以,对于行大礼这件事云初还不怎么熟悉。

  嗯,向前一步,再向后退两步,再前进两部,同时要把袖子挥舞起来,让袍子的后摆飞扬起来,而前摆必须被压制前摆的玉佩死死压住才好,否则就算是失礼。

  这一场大朝会是需要跪拜的,不过,按照《永徽律》上的解说来看,跪拜的并非是皇帝,而是天子,每年只有这一次。

  李治坐在最高处一动不动,就连通天冠上下垂的珠帘都纹丝不动,真的很像是一尊神。

  这样的舞蹈要进行三次才成,云初跳的很是认真。

  不认真不成了,他现在是侯爷了,上朝的时候被人家排在了前边,跟御史大夫并排。

  而御史大夫在今天是要一边舞蹈一边监察百官的,如果今天被人家揪出来,将成为显庆三年被处理的第一个官员,是要上邸报,最终被全天下的官员所知。

  根据以往的律例来看,在这一天出事的京官,绝对会被派去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去受罪的。

  好在,云初的身体的协调性比较好,总算是把这一道关卡给应付过去了。

  因为是侯爷,所以,云初看的很清楚,站在最前边的长孙无忌跳舞没跳好,甚至可以说是随意的摆动一下身子,跟他并排的李绩好像也没有跳好,也是随便做做样子就搪塞过去了。

  不仅仅是他们两个,前三排的大官们似乎都在做样子,看样子,他们对跳舞给李治看这件事非常的反感。

  大佬中间也不是没有跳舞跳的好的,比如,许敬宗,李义府两人就跳的非常好。

  就在大礼结束之后,众臣在大殿上相互拱手致意,恭贺对方能在新的一年中万事如意的时候,许敬宗阴沉着一张脸出班启奏。

  “启奏陛下,臣许敬宗弹劾刑部尚书韩瑷大礼仪敷衍了事,对天不敬,对陛下不敬。

  同时,微臣怀疑韩瑷还与褚遂良勾结,陷陛下于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地。”

  说完话,就在万众瞩目之下,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奏疏,捧在手上,静静地等着御史来拿走。

  刑部尚书韩瑷听许敬宗弹劾自己的理由只有轻声笑道:“爱州刺史褚遂良已经亡故于爱州任上,许侍中这是说本官在跟一个死人勾结吗?”

  许敬宗见奏疏已经被御史拿走呈给了皇帝,就对韩瑷道:“听说,你府上多了一个酷似褚遂良的人,还听说,就是这个酷似褚遂良的人在长安处处留下笔墨,处处以贬斥陛下仁孝之风为己任。

  韩瑷,身为陛下的臣子,你就不感到惭愧吗?”

  韩瑷大笑道:“那个酷似褚遂良的人就在本官府上,许侍中不妨将他招来,看看此人到底是真,还是假的,这朝堂之上,似乎还有一些与褚遂良亲厚的人,不妨让他们来鉴别一下,这个酷似褚遂良之人到底是谁。”

  不等许敬宗回到,李义府上前捧着笏板道:“臣附议许侍中之言,韩瑷确实有不臣之心。”

  说话的功夫,也从怀里掏出一份奏疏托在手上,任由御史拿走呈递给皇帝。

  大殿上鸦雀无声,韩瑷满怀期待的瞅着皇帝李治,他至今都认为褚遂良被处理的极为冤枉,他也从心底里认为,皇帝不该如此没良心的将褚遂良陷入死地。

  或许是早就把生死度之身外,韩瑷捧着笏板上前一步道:“褚遂良受先帝嘱托,始终专一,没有二心。以前论事,至诚恳切,岂肯让陛下之德落在尧舜的后面,使陛下之过如灰尘一样留于史册吗?”

  李治的目光从奏疏上移开,瞅着韩瑷平淡的道:“褚遂良之情,朕已知矣。

  他违逆而好犯上,朕责罚他,岂有过错?”

  韩瑷颤声道:“人没有死,世人却都知道他已经死了,这对他来说,就是奇耻大辱。

  没想到他的一片忠心,竟遭受了深深的诽谤,招致了丑恶的话语,从而使壮士感到痛心,有损于陛下的神明……”

  云初在太极殿上的位置在第九排,算不得靠前,也算不得落后,他没有注意听大殿上发生的事情。

  事实上听了也没有什么用,今天,本来就是皇帝跟褚遂良,韩瑷这两个当初反对他立后的人的最后一场交锋。

  而交锋的结果,一定是韩瑷跟褚遂良倒霉为最后结果,不会有任何的变数。

  以前,只是在史书上看到过这一段交锋,史书上写的清楚明白。

  自从韩瑷跟褚遂良被皇帝处置之后,史载,自从韩瑷和褚遂良相继死亡之后,朝廷内外以谏言为忌,达二十年之久。

  大朝会结束的时候太阳才露头不久。

  事情以韩瑷被贬官振州刺史为最后的结果,至于韩瑷口口声声说的褚遂良,自然是一个假冒之辈,皇帝开恩,将这个假冒的褚遂良逐出长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