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人的餐桌_孑与2【完结】(609)

  云初想都不想的道:“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的意思,事实上,回纥骑士之所以喜欢在马上做出各种奇怪的动作,哪怕是跟敌人作战的时候宁可挨刀也要在马上胡乱盘旋,就是想要展现自己的轻捷勇猛。

  所以,回鹘这个名字他们一定会喜欢。

  到时候,你再邀请九姓回纥的人在草原上开一个赛马会,就比赛勇士们在飞奔的战马上谁做出来的动作好看,谁就是回鹘部落中的英雄。

  到时候,只要把奖品弄得丰厚一些,我可以向你保证,回鹘部落中的猛士都会忙着练习如何在战马上盘旋飞奔,绝对会忘记你刚刚杀了人家好几个王的事情。”

  裴行俭瞪大了眼珠子道:“不会这么傻吧?”

  云初叹口气道:“我养母,一个普通的女牧人,仅凭一张嘴就能说动八千塞人依附娜哈,你还觉得我这个办法不是一个好办法吗?”

  裴行俭脸上露出笑容摇摇头道:“能培养出你这种人的女人,我可不敢有半分的小觑。”

  云初想了一下,换了一个说法道:“换名字其实只是从长考虑,如果你想眼前就出现好效果,可以在回鹘王廷立下一个擂台。

  效法石国的战笼遴选,不过,不要弄得那么血腥就是了,选拔出回鹘九姓中的英雄出来就是,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宽英雄的选拔条件。

  总之,你一定要把回鹘人中最勇猛的一批人集中在一起形成第十个部落,给这个部落超越其余九个部落的好待遇,最好这些好待遇只能是咱们唐人才能给予的待遇,这样就能牢牢地把他们控制在手中。

  再用这个新的部落来威慑其余的九姓部落就是了,以后再有事情,派这个新部落出马就是了,我们唐人不沾因果,也不沾罪孽。更不会招人恨。”

  裴行俭瞅着云初道:“以前向你问计,你从来都是一言不发,今天为何主动为我出谋划策?”

  云初叹息一声道:“照顾好娜哈的部下。”

  裴行俭点头道:“成交。”

  云初站起身长叹一声道:“只要来到西域,我就会怀念昔日的裴矩先生,只可惜,此等风华绝代的智者,后继无人,说起来真的是一件憾事。”

  裴行俭也感慨的道:“裴矩老祖出身我闻喜裴氏西眷房,某家出身闻喜裴氏中眷房,裴氏人才凋零,某家也甚为遗憾。”

  云初见裴行俭吃了自己的马屁,就跟着喟叹一阵之后就离开了裴行俭的房间。

  回到房间之后,见温柔跟钟馗都在等待消息,就笑着道:“裴行俭已经默许了娜哈收拢塞人一族的事情,就算御史言官弹劾,也是得到安西都护裴行俭同意的事情。

  我想,裴行俭会给那些聒噪的御史言官们一个很好的解释的。

  不像我们,想要解说此事阻碍太大。”

  温柔对云初的办事能力还是非常肯定的,随即便不再担心塞来玛惹出来的祸端,算算日子,发现,自己跟云初在高昌塞发出的马屁信函,此时应该已经抵达长安了。

  原本他们两个也不想办如此龌龊的事情,可是,作为官员,此时两人距离长安这个政治中心太远,如果不能让皇帝知道他们的存在,这对以后升迁极为不利。

  长安城昨夜下了一夜的暴雪,冬日里灰蒙蒙的大雁塔在挂上一层白雪之后,就显得千娇百媚,从一个至阳至刚的塔林变成了一个阴柔的胖子。

  长安的钟楼敲响了晨钟之后,惊飞了栖息在大雁塔上的鸽子,一串串悠长的鸽哨声,便嗡嗡嗡的站在晋昌坊上空盘旋。

  长安城门大开的时候,首先进入城门的便是在城外等候了一夜的各路使者。

  他们或者乘车,或者骑马,或者步行,急匆匆的将来自全国各地的消息送抵大唐中枢。

  当使者们踏上积雪被清扫的干干净净的朱雀大街,一轮红日也从正东方升起,阳光洒遍长安城,让整座银装素裹的城池如同人间仙境。

  不过,这样的美景持续不了多长时间,首先有滚滚浓烟从晋昌坊冒起,那是晋昌坊大食堂煮肉的大炉子,这样的大炉子晋昌坊足足有二十六座,唯有如此,才能在年节到来之前为长安人提供更多的肉食。

  就在晋昌坊大食堂的烟囱开始冒烟的时候,长安坊市里的各家各户的烟囱也开始冒出同样的黑烟。

  如今的长安城百姓已经不喜欢用木炭或者木头来取暖了,晋昌坊新的适合百姓家取暖跟烧煤炭的炉子已经普及了,所以,长安城美丽的天空保持不了多久,就会变得灰蒙蒙的,而且时不时地会有煤灰落下。

  家家户户冒炊烟,这在李治看来是富足的表现,就因为百姓们开始一日三食了,大清早的才会有这样的盛况。

  至于污染这种话题,还没有在唐人的脑海里形成。

  昨夜的雪太大,将宫中的竹子压断了不少,李治清晨遛熊的时候,就发现南墙边有两丛巨熊最喜欢吃的竹子,被昨夜的暴雪给压断了,这让他的心情不是那么美好。

  所以,在吃朝食的时候,李治就多给了巨熊一盘子蜂蜜糕饼。

  每日看百骑司送来的消息是他一日的开始,放在最上首的一张纸上只有很少的几个字,上书——一夜无事!

  李治随手就把这张纸丢进火盆里面,瞅着那张纸被火苗吞没这才拿起第二张。

  这一张上的字也很少,上书——书房观雪,一夜无眠。

  李治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随即便把这张纸也丢进火盆眼看着烧成灰烬。

  目光再次放在这一摞子文书上,突然,他看到一张有着绿色标签的文书,就眼睛一亮,从底下把这一封文书抽出来,急匆匆的打开之后,先是看了文书的抬头,上面写着:正则兄安好,弟在高昌塞……

  李治眉头皱一下,纳闷的道:“这个二百五给刘仁轨写的什么信件呢?”

  随即,就脱掉鞋子,将一双脚塞进巨熊浓厚温暖的皮毛里,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准备好好地看看云初写给刘仁轨的这封厚厚的信件。

  看了片刻之后,李治就抽抽鼻子,然后冲着大殿的虚空叫道:“给朕拿一壶酒来。”

  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汉史可以佐酒。

  妙手文章可以佐酒。

  所以,高妙的马屁文章当然也能佐酒,就跟臭豆腐一样,别人觉得很臭,但是呢,吃的人会觉得其中有奇香。

  李治将云初写给刘仁轨的信翻来覆去的看了足足三遍,对于云初信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他对西域的布置理解分析,李治是持赞许态度的。

  他甚至认为,云初已经完美的理解了他在西域下的这一盘大棋,并且对云初在信中说,准备按照皇帝思路走的话语,更是非常的赞成。

  如果信里面只说这些,李治还不至于那么兴奋,他最看重的是云初在后面列出来的行动方案,以及如何贯彻执行皇帝意图的一些方法。

  李治可以布置一个宏大的计划,但是要他再费神费力的再拟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那就是真的在为难李治了。

  云初是一个很优秀的基层官员,并且有着非常强大的执行能力,所以,当李治看到云初在信中给出的上中下三种解决方案,以及政策执行遇到阻碍后的应急方案,以及政策执行中出现重大偏差后的紧急减损计划后。

  李治这才觉得自己在西域的计划应该是完美无缺的一个超级好的政策方针。

  一壶酒喝完了,云初的信也偷看完毕了,李治还是有些意犹未尽,在那一摞子文书中又把温柔写给温氏老祖的信件给找出来了,然后,他觉得自己还需要再来一壶酒。

  李治能从温柔给他老祖的信函中看出些许云初的影子,可是呢,温柔这边说的话却跟云初给刘仁轨信中说的话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云初直抒胸臆,只说皇帝在西域的布置对西域今后所产生的长远影响,甚至夸赞这可能是百年大计。

  温柔给老祖的信中说的却是皇帝在西域的大政方针对豪门世家带来的影响,以及豪门世家可能出现的反应。

  这对皇帝来说是具有很强参考价值的,温柔在这封信里,明确了温氏该如何参与到皇帝的计划中,并如何从皇帝的大政方略中为温氏谋取一些合理合规的利益。

  温柔甚至从天地人,三个方面,给他家老祖分析了皇帝制定项政策的前因后果,背景条件,以及要达到的目的。

  在信函的最后部分,温柔果断的认为,皇帝在西域的政策,与温氏的利益没有冲突不说,还夸赞皇帝的政策已经考虑到了世家门阀的利益,温氏应该全力配合。

  喝了两壶米酒,看了两篇精彩的文章,李治再看其余文书的时候,就觉得味同嚼蜡。

  “天下可用之才何其的少啊,也就三五个能用的,其余的不过是庸碌之辈罢了……”

  李治将最后一份文书丢在桌子上,叹息一声,就随便踩着鞋子来到太极殿外的平台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