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人的餐桌_孑与2【完结】(628)

  娜哈道:“它可以吃别的,比如旱獭!”

  老猴子道:“旱獭太少,还不不好抓。”

  娜哈咬牙道:“我不想让佛国的人当狼。”

  老猴子莞尔一笑,拍拍娜哈的脑袋道:“你不想让他们当狼,那就只好当羊了,到时候不光狼会吃它们,人也会吃,老虎,豹子,熊,也会凑过来吃羊。”

  娜哈担忧的瞅瞅门外,就在她的佛国外边,有将近六万臣民,如果这六万多臣民都变成了羊,以她对西域的了解,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各种各样的吃羊者,吃的干干净净,一根毛都剩不下。

  老猴子塞给娜哈一张羊皮卷,再次拍拍娜哈的脑袋道:“吃羊,还是被吃,你要想清楚。”

  娜哈不甘心的道:“可是,猴爷把马贼要杀光了。”

  老猴子嘿嘿笑道:“马贼抢来的东西是马贼的,军队抢来的东西是佛国的,猴爷帮你清理干净了那些野性难驯的,剩下的都是听话乖巧的,这样一来呢,娜哈就可以组建属于你的听你话的军队。

  如果那些人不杀掉,等你离开佛国,你哥哥他们离开佛国,那些马贼就会重新欺负这里的人,你不是不愿意他们当奴隶吗?

  不杀了马贼,他们永远都是奴隶。”

  “我不会抢劫……”娜哈嗫喏道……

  “你哥哥想要抢劫别人的心已经饥渴难耐了,你温柔哥哥想要劫掠番邦的心已经快要人尽皆知了。”

  “我哥不是马贼,更不是强盗。”

  “你哥当起马贼跟强盗来,全天下的马贼跟强盗都会羞愧的蒙住眼睛,觉得没脸见人。”

  “那好吧,就让我哥哥跟温柔哥哥帮我抢一点点粮食回来,够这里的人熬到青草长出来的粮食就可以了。”

  老猴子张开大嘴笑的哈哈的,拍着娜哈的脑袋道:“是啊,是啊,快些去吧,别耽误了时间,免得有更多的人饿死。”

  娜哈大大的吞咽了一口口水,饥饿的滋味她品尝过,有一次遇到小白灾的时候,哥哥去外边找吃的,找了整整三天时间,自己跟妈妈就靠在帐篷里守着一小堆篝火……

  娜哈再见到云初跟温柔的时候,他们两个已经披上了甲胄,正在整军。

  一千五百名关中老贼,两千多名来自万年县跟长安县的武装商队活计,再加上三千塞人骑兵,以及乌泱泱一大片拿着各种武器的佛国百姓,人数不少于两万人。

  娜哈看到哥哥骑着马在人群前方快速通过,大声的喊着话,那些饥饿的人同样大声的回应着哥哥。

  看起来威武极了。

  然后,这些人在无数前来送别的佛国百姓渴盼的目光中,一路向西走了。

  娜哈瞅着一个枯瘦的大头娃娃,在袖子里摸了半天,才找出来一块啃了一半的麦芽糖,递给了那个孩子。

  这个孩子其实长得很漂亮,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弯弯的,牙齿白白的,就是瘦了一些。

  别的孩子见到娜哈给了糖,就迅速的围拢过来,一个个伸出枯瘦的小手,向娜哈讨要吃的。

  娜哈快要把袖子摸破了,也没有找到吃的,最后,只好摊开手遗憾的向孩子们表示,自己啥都没有。

  法华大师就站在佛国大门口看着娜哈被那些饥饿的人簇拥着,而无动于衷。

  觉明大师念两声佛号,对法华大师道:“老衲可以辟谷十天。”

  法华大师清冷的道:“佛国还有粮食两千担。”

  觉明大师疑惑地道:“既然如此,师兄为何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衣食无着?”

  法华大师道:“现在冻饿而死的人只是老弱,还不是分发这些粮食的时候。”

  觉明大师不解的道:“我佛慈悲,老弱与青壮都是人,为何救青壮,而舍弃老弱呢?

  昔日佛祖有舍身饲虎的典故,为何我们就不能呢?”

  法华大师道:“有一群野鹿,被猎人围猎,逼迫到了悬崖边,距离另一边的悬崖有五丈,野鹿一跃不能抵达对岸,而背后猎人又步步紧逼。

  于是,一头老鹿便纵身飞跃,它没有动用全力,只是跃飞到了半途,与此同时,一头青壮野鹿同时纵越,就在老鹿力竭,将要跌落悬崖的时候,青壮野鹿踩踏在老鹿的后背上,再次腾空而起得以抵达彼岸,老鹿则跌落悬崖摔得粉身碎骨……

  此后,老鹿,弱病之鹿纷纷飞跃,青壮之鹿则高高跃起,踩踏着那些老鹿,病弱的鹿的脊背抵达彼岸……

  猎人抵达悬崖之时,悬崖下的鹿尸堆积如山,然对岸的鹿群虽然比原来少了一半,猎人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飞驰而去。

  来年,这个鹿群又有大量的小鹿诞生,三年之后,鹿群恢复如初……”

  觉明大师双手合十吟诵一声佛号道:“众生皆苦。”

  法华大师笑道:“我愿众生皆乐。”

  娜哈匆匆赶来,将手伸进法华大师宽大的僧袍袖子,什么都没有找到,就瞪着一双大眼睛瞅着法华大师道:“没有吃的?”

  法华大师指着远去的大军背影道:“会有东西吃的,会有很多。”

  娜哈闻言,就把双手拢到嘴边,冲着远去的大军大声呼唤道:“哥哥,弄多多的粮食回来……”

  老猴子站在阳光下,金黄色的阳光将他粗重的汗毛照耀的纤毫毕现,被大军簇拥着的云初听不见娜哈的喊声,老猴子却听得清清楚楚。

  冲着娜哈所在的方向双手合十道:“罪孽归我,老衲将永世沉沦地狱永不得脱。”

  大军过万,便是无边无沿。

  云初麾下的两万大军迤逦而行,前部骑兵在十里以外,后方步卒此刚刚离开佛国。

  梁英守在云初身边看着这支雄壮的大军,欢喜的道:“天下将任我横行!”

  同样披着甲胄的肖玉华道:“但愿我们能够在饿死之前找到可以劫掠的对象。”

  梁英打开手上的羊皮卷,指着羊皮卷上密密麻麻的地名道:“我们这一路上都有补给点。”

  肖玉华撇撇嘴道:“没有一个好对付的。”

  梁英将羊皮卷好,用手指指着西方道:“饿肚子的人才有真正的战力。”

  肖玉华不解的道:“谁说的?”

  梁英指着在中军中缓缓而行的云初道:“君侯说的,君侯还说,我们要一路向西,直到我们的战利品多的再也拿不下为止。”

  肖玉华吃惊的道:“走过昭武九姓,穿过怛罗斯,那边就是萨珊!我们要去拿萨珊国的宝藏吗?”

  梁英大笑道:“没有萨珊,只有大食,我们这一次就是要试探一下大食的实力。”

  第四十七章 喜欢战争的人

  安西的裴行俭趁着白得了一场战功,趁着昆仑山下都是吐蕃人的残尸可以威吓,就带着那些回纥王,突厥王,现场参观了一下。

  加上身后黑压压的一片安西军压阵,很轻易的就把这些人长毛的心用开水烫了一边,把这些人心头的毛烫的干干净净。

  在稳定了安西四镇之后,作为一个有想法的大唐将军,自然就忍不住将目光落在邻居家的餐桌上。

  尽管邻居家的餐桌上的伙食不好,裴行俭还是很想上餐桌去品尝一下。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仅仅是裴行俭一个人,薛仁贵身为大唐一位进攻型将军,在处理干净了北庭地域的内部事情之后,他也不想让北庭都护府的府兵们留在北庭白白的消耗粮草。

  事实上,大唐镇守西域的将军们,都属于把进攻当成防守的将军们。

  这个习惯不是从他们开始的,而是从贞观年间大唐军队进入西域之后就开始了。

  这里的突厥人,为什么总是一有机会就叛乱?很多时候,就是跟大唐镇守西域的将军们进取心太足有非常大的关系。

  在“天可汗”的煌煌神威之下,突厥人不是不知道,自己得罪天可汗会有什么下场。

  他们之所以叛乱,完全是因为大唐的将军们对于军功的索求是无度的,在长安,还有更多的闲的快要长毛的猛将,老帅们,需要一个彰显自己武力的地方。

  当年,颉利可汗将大唐压迫的连气都喘不上来,即便是大唐的都城长安,都有两次处于突厥人的威胁之下。

  在大唐孱弱的时候,死在突厥人刀下的大唐将军,府兵们数不胜数,更有无数的大唐百姓被寇掠。

  这就导致大唐在覆灭突厥之后,对突厥残部的勒索是最为严重的。

  云初本身就是在西域长大的,他如何会不知晓,突厥人的日子过得有多么的凄惨。

  这就是为何那些突厥王族,在长安的时候对大唐忠心耿耿,来到西域或者口外,立刻就起兵造反。

  主要是不造反不成,在唐军的残酷剥削下,不造反,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族人死光。

  即便是这样,朝中的大臣们依旧埋怨西域或者口外的大唐将军们,对突厥人过于仁慈……

  现在,裴行俭是安西都护,薛仁贵是北庭都护,有这两位大唐名将在,突厥部族即便是过的非常凄惨,也不敢生出造反之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