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初没有回答,抖一下脚就甩开了王名远的手,然后就轻描淡写的一脚踩在王名远的嘴上,等靴子离开,王名远满嘴的牙齿就纷纷脱落。
温柔喝一口茶水道:“等我们回去,将要应付的就是很多很多这种人物。
显庆三年,四年,两宫特进勋官四百五十九人,随扈七百二十一人,梓官,一千六百八十七人,越级擢拔之人超过了两千人。
其中,万年,长安两县,就塞进来了一百一十一人,这些人甚至依仗皇后的权势,架空了我们两县的县丞,主簿,与县尉。
我们回去之后将要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云初笑道:“他们是不是忘记了我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上官,是不是已经忘记了县尉衙门里的惨叫声,是不是忘记了太医署里的那两具森森白骨?”
温柔笑道:“我们来西域两年,那些利欲熏心之辈已经忘记了我们的传说。”
云初叹口气瞅着长安方向道:“陛下也真是的,不想与皇后交恶,开始向下推卸责任了。
温兄,你一定要记住,咱们这位陛下并不是一个可以托付性命的人,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还是还是要好好的讲究一下策略。”
云初推开娜哈想要钻进他胳膊下边的脑袋,牵着她的手径直走向了近在咫尺的佛国。
王名远倒在地上,除过没有了满嘴的牙之外,他的脸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即便如此,他坐在地上,指着云初的背影,吚吚呜呜的叫骂不休。
即将进门的时候,云初回头看了王名远一眼,就是这一眼,就让王名远立刻闭上了嘴巴,浑身寒透不说,心头猛地升起一股子强烈的危机感,就像是被一头猛虎盯住了。
云初走进了佛国,法华大师,钟馗,梁英,肖玉华以及少林寺的和尚们也纷纷走进佛国,随着佛国大门咣当一声关闭,王名远坐在地上,一颗颗捡起自己脱落的牙齿,装进腰包之后,就在东倒西歪的随扈们的帮助下,爬上一匹马,然后就像龟兹方向狂奔。
云初回来的时候,老猴子没有靠前,他就站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冷冷的看着。
等云初的身影消失在佛国,他就瞅着远去的王名远,所有所思。
云初见过塞来玛,还送给了她一袋子宝石之后,塞来玛就放过云初,带着她忠实的狗腿子阿凡提继续坐在太阳下边纺羊毛线,聊天,商量塞人的发展方向。
这是她能做到的最好的生活方式。
“从这一次横扫西域的横征暴敛看来,皇后对于西域并不是很重视,仅仅把西域当成了一个敛财地。
或者说,在皇后心中,她同样不喜欢开疆拓土这种事情,她心中真正的域民仅仅存在于玉门关之内。”
回到房间,云初一边洗漱,一边听温柔接下来的局面分析。
云初来西域打通与大食国的商道之后,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所有目的,接下来,只要大食国的商队进入西域,云初就准备与这一支超级商队一起回到长安。
温柔毫无疑问是一个极有前瞻性目光的人,在回到长安之前,他的工作重心已经开始向长安内政倾斜。
他可不想跟裴行俭,薛仁贵一样,一头雾水的冲进长安新的政治形态中去。
长孙氏的覆亡,对大唐的政治生态来说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的,旧的勋贵们正在慢慢的退出大唐的政治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朝堂。
皇后武媚这些年一直在怀孕,生子,如今,不再怀孕生子了,就迅速表现出来了极为强烈的进取意愿。
“我很不明白,皇帝如今春秋鼎盛不说,在我大唐更是一言九鼎般的存在,你们说,皇帝为何愿意分散自己的权力,这非常的令人疑惑。
昔日那个定西域,灭东方三国的英明果敢的皇帝去了那里?”
钟馗明显对目前的皇帝心有不满,就算以前皇帝因为他长得丑故意羞辱他的时候,他也没有对皇帝表示出如此大失望之意。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就是最大的问题,皇帝原本就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前些年因为记着太宗皇帝的嘱托,还能勤勉任事。
这些年,我大唐基本上荡平了所有外患,放眼宇内再无敌手,自然就会松懈下来。”
温柔说的这些话,明显就是出自他温氏老祖。
对于李治有如今这样的变化,他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史书上说这个时候,正是李治风疾,眩晕发作的时候,被武媚趁机而入。
对这一点,云初有不同的看法,他的看法与温氏老祖的认知趋于相同。
不得不说,李治是太宗皇帝选出来的最好的一个继承人,毕竟,他一直记着太宗皇帝的教诲。
等完成了太宗皇帝的临终嘱托之后,他就失去了前进的目标,逐步松懈下来了。
有他这种毛病的人并非皇帝一人,甚至可以说是大唐朝堂上的普遍风向。
薛仁贵,裴行俭同样如此。
一个失去前进目标的王朝,不管之前触及到的巅峰有多高,从失去目标的那一刻,将会毫无意外的开始走下坡路。
治国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算大事,这都不算什么大事,有我们这些人在,就算大唐开始纷乱那又如何?
我等降生于大唐,不干点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倾倒的事情,岂不是白来这世上一遭?”
温柔怔怔的瞅着云初,牙痛般的吸着凉气道:“我现在就想知道,你这些过人的底气都是从哪来的?”
第六十八章 完美世界
底气哪来来的?
当然是他曾经受过的教育以及他的经历给他的。
推翻一个旧的,黑暗的,腐朽的政权是他他的本能,因为这样做虽然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苦难,但是,终究是值得的。
可是,如今的大唐,正是它的封建王朝生命的最旺盛期,环目四望,也是目前条件下最合理的一种治理方式。
面对这种局面,修补不足,填写空白,立下一个远大的目标才是他该干的事情。
这样的做法依旧是有着极大的局限性的,不过,这已经是云初以为的最好结果。
这样的底气又是谁给云初的呢?
当然是唐以后血泪斑斑的史书给云初的。
云初对于改朝换代这种事没有任何兴趣。
唐朝完蛋之后就是野蛮黑暗的五代十国,五代十国之后就是宋,元,明,清。
没一个能超越目前这个政治清明,百姓平安的大唐,所以,为什么要改朝换代?
云初自己建立一个超越时代的朝代?
这对云初来说是一个伪命题,他可不觉得自己能与教员先生比肩,从废墟上弄出一个新的时代来。
再看看教员身边都是一群什么人,再看看自己身边是一群什么东西,云初就明白根本就没有这种可能。
温柔,狄仁杰两人是坚定地封建社会的一份子,钟馗是一个人为神比人重要的智者。
如果不能建立一个教员他们一群人建立的社会,仅仅是改朝换代,对云初来说毫无意义可言。
云初也羡慕李治目前的社会地位跟手中掌握的权力,他也不能保证自己在坐上那个位置之后,会依旧保持清醒的头脑,会比李治更加的英明。
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没有这个能力。
等云氏暗戳戳的发展上百十年之后,或许有这种可能,至于现在——绝无可能。
不过,这一切并不影响云初有一颗坚定向前,努力向好的心。
说真的,皇帝变得不好了,与他云初何干?不论皇帝好不好,他都要干自己必须要干的事情。
当好一个官吏,干好一个官吏应该干的事情,拯救一座必将没落的城市,在漆黑的历史长河中点亮一座城市,为万世之标杆,就已经是云初能力的极限了。
知道现实中的长安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并且知晓如何才能把长安变成梦想中的样子,这就是云初这个人与温柔,狄仁杰,钟馗等大唐一流人才之间的区别。
所以,不用想太多,倾尽全力去干就好了。
在史书上,大唐人与大食人的交往都是零散的,不成规模的,甚至,两国的官员对于对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都非常的模糊。
现在,不一样了,云初与大食人达成了初步的官方认定,也算是正是开通了商贸。
大食人很重要,通过大食人,大唐与拜占庭帝国,乃至极西之地就有了联系。
如此,才能让丝绸之路真正的成为一个全世界性质的重要商道。
有了这条商道,大唐人对于外界的认知不再是狭隘的,可以真正睁开眼睛环视全世界。
以大唐人喜欢吸收外来好东西的性格,以及喜欢积极探索世界的习惯,不出几代人,大唐人就能对所在的这个世界有一个基础性的认知。
当这些认知产生之后,云初以为,大唐世界,将会开辟出一个新的纪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