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人的餐桌_孑与2【完结】(666)

  天亮的时候,大慈恩寺的钟声,奇怪的多响了十八下,然后就有很多背着包袱手持方便铲的和尚离开了大慈恩寺,也离开了长安,有的去了灞桥,有的去了咸阳桥。

  万年县的刘户曹觉得自己快要忙死了,恨不得把自己撕扯成七八个人来用。

  为了清点,盘算曲江坊的流水牌账目,为此他已经从各个有名的大商家手中借来了一百多个帐房参与曲江坊流水牌的账目核酸。

  县尊再有三个月的时间就要抵达长安了,大食人,波斯人,西域的商队们也将借着这一次县尊招商的名头一起汇聚到长安。

  到了那个时候,所有的货物都将从流水牌上出入,那将是一笔庞大的账目,如果,不能在县尊到来之前将旧有的账目核算清楚,县尊就没有办法核酸出新一年的利益得失。

  朝廷已经明发了邸报,邸报上说显庆年间就要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新年号是龙朔!

  至于为什么要改变年号,除过皇帝之外没有人关心。如今的大唐地域横跨万里之遥,虎视天下无不臣之地。

  虽然全国各地灾荒不绝,在官府的合理应对下,总算是没有出现流民,灾民。

  所以,皇帝想要用什么年号就用什么年号,百姓们是不管的,就是觉得才适应了显庆的说法,又要改名字了。

  整个县衙最清闲的就是县丞,主簿跟课税大使,他们每日都来上差,每日都带着饭来上差,每日都要召集县衙各曹开一个会。

  开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学习朝廷每旬下发的邸报内容,以及皇帝陛下的圣谕,尤其是皇帝明发的《建东都诏》更是每日都要念,都要学的东西。

  万年县的各种补助被禁绝了,事实上,被禁绝的只有县丞他们三人,其余人据说是交钱了,因此上还能继续享受昔日的待遇。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云初,温柔喜欢熬罐罐茶,万年县,长安县县衙里的吏目们自然也很喜欢,每日里早来衙门半个时辰的时间,亲自操弄一些罐罐茶,就着烤的焦黄的饼子或者馒头一吃一喝,就能精神一上午。

  现在每日要开会,不好熬煮罐罐茶,就一人捧着一个红泥陶壶,洗干净了茶叶,用滚水这么一冲,一样是一壶浓茶,喝一壶,能精神半天。

  只要这三人不再坏事,刘户曹他们也愿意给人家起码的体面,每日开会虽然是浪费时间,可是呢,小吏们架空官员毕竟是一件非常犯忌讳的事情,能平和一天,就平和一天,反正只要把时间拖下去,对他们有利,毕竟,春日到来的时候,县尊也就回来了。

  于是,每当上官在上头滔滔不绝的时候,下边的吏目们就会小声的交换意见,或者吸溜吸溜的喝茶。

  只要谢荣说会开完了,所有人就会乌泱泱的散去,去干自己永远也干不完的公事去了。

  县丞主要负责的租佣调事宜,在夏收的时候就已经完成,所以,他就算是想要做事,也无从做起。

  主簿主要负责万年县的土地,湖泊,丘陵,山地的记录与拨转,而这些事情在万年县这个本就缺少土地的县里,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田产,山地供他调拨,因此上,虽然到处都是要土地的人,他手中因为没有土地,啥事都干不成。

  至于课税大使,以前万年县就没有这个职位,现在有了,万年县上下也不知道应该让人家干啥,毕竟,万年县的赋税是直接进太府寺的,户部派来的官,没办法管。

  云初不在万年县,但是,万年县到处都是云初留下的影子,这些影子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万年县的官员们,让他们沿着云初制定好的路线前进。

  今天学邸报的时候,上面有一条消息说云初率领的巨型商队已经抵达了庭州。

  在万年县吃足了苦头的谢荣三人,似乎已经听到了云初的马蹄声。

  几个月下来,就算他们以前对云初是什么人不太了解的话,这几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他们了解了。

  谢荣想要离开万年县这个大坑……他向许敬宗投贴拜见,人家没有回应。

  他又给李义府家里投了拜帖,李义府那里也没有回应,似乎只要涉及到云初,大家都会习惯性的保持沉默。

  这让谢荣每一天都过的无比的煎熬。

  第八十三章 吃饺子要有醋有辣

  只要不是生死仇敌,在长安,很少有人会冒着必死的想法跟对方死磕。

  很明显,云初就不是一个可以死磕的对手,就算你这边磕死了,对方连知道都不知道,那就死的太冤枉了。

  谢荣三人最后的努力就是给御史台上疏。

  在云初招商成功的状况下,在云初即将带领着万年县赚大钱的情况下,御史台给谢荣三人奏疏的回应只有两个字——聒噪!

  想要死里求生的谢荣三人同时也给大理寺去了文书,重新说明了一下万年县吏目们私分国帑的事情,大理寺卿张文瓘并没有派人下来重新调查。

  谢荣能明显察觉出张文瓘对云初这个人非常的忌惮。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谢荣能用的手段就很少了,即便是明明知道自己目前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全部来自于云初,他只能咬着牙忍着。

  这是很没办法的一件事。

  所以,谢荣他们三人只能每天在万年县衙开晨会,每天把皇帝的文章诵读的铿锵有力,每天关心一下天下大事,每天告诫一下万年县的吏目们要洁身自好。

  娜哈不在,李思就代替娜哈每日给玄奘大师送饭,玄奘大师似乎也接受了李思的存在,有时候还会留下李思一起用饭。

  但凡是家里有了新的菜式,哪怕是冬日里的一把韭黄,虞修容也会让李思提着篮子将鲜嫩的韭黄送到纪王府给老神仙尝尝。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绝对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娜哈在虞修容眼中已经算是完蛋了,这个时候就要好好地培养一下李思,不是指望这个孩子将来大权在握,而是希望这个孩子在大富大贵之余可以过的平安喜乐。

  武媚在得知虞修容把李思当跑腿的对待,就笑骂虞修容这个人过于市侩,弄出来了韭黄这样的好东西,本应该先送到皇宫里让他们夫妇品尝,结果,却先一步送给了老神仙跟玄奘和尚。

  跟孙老神仙跟玄奘大师争夺一个先后次序是毫无意义的,这两人如今都跳出了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说是他们夫妇的臣民,又好像不是。

  寒风呼啸的日子里,虞修容看一看芦苇篦子上被冻得硬梆梆的饺子,亲自收拢到一个漆盘里面,数一数,数量有三十六个,就喊李思过来。

  正在跟云瑾一起啃冰块的李思迅速跑过来,她喜欢给老神仙送吃的,只要送吃的或者寒衣一类的东西,纪王总会给她一样漂亮的首饰。

  “好啊好啊,这就给老神仙送去。”

  虞修容拍一把李思湿漉漉的爪子道:“给你母后送去!”

  听虞修容这样说,李思原本笑的灿烂的小脸立刻就瘪了起来。

  “我不去!”李思回答的非常干脆。

  虞修容抬手在李思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把她拍了一个趔趄。

  “阿娘,我害怕!”

  “我是你阿娘,可你不是我生的,你母后才是怀胎十月生你的人,没你母后,就没有你。送一点韭黄鸡蛋馅饺子过去是孝心懂不懂?”

  “让云瑾去——”李思大喊大叫。

  傻头傻脑的云瑾听姐姐在喊自己,就摇头晃脑的跑过来高兴地道:“我去,我去……”

  没办法,虞修容只好将李思跟云瑾打扮好穿暖和送上马车,让他们一起去。

  云家最好的马车就是安定公主李思的马车,乘坐这样的一辆马车的好处就在于出入宫禁的时候方便,尤其是黄昏这种宫门将要落锁的时候。

  虞修容原以为皇后,皇帝看不上自家种出来的韭黄,听说皇后在抱怨,这才在没办法之下,弄一些韭黄鸡蛋馅饺子给送过去。

  云家的六个家将护卫着马车行驶在寒冷的长安大街上,马车里的李思眼珠子骨碌碌的转着瞅着趴在车窗上朝外看的云瑾。

  “一会你走在前边帮姐姐打鬼!”

  “阿娘说这世上就没有鬼。”

  “你是男子汉自然不怕鬼,姐姐是小女子,自然怕鬼。”

  “好吧,我走在前边帮姐姐打鬼。”

  得到云瑾确实的回答之后,李思的嘴角就微微上翘,只要不直面母后,她还是不怕的。

  小姑娘是公主,马车算不得大,却是四个轮子的,拉车的两匹马也显得矮小一些,小马配小车显得质朴,就是两匹枣红色的矮脚马看起来都透着精神,马车上的装饰也多了一些,豪奢了一些,尤其是马车顶门上镶嵌着一只金凰,很能说明问题。

  穿过皇城,就进入了宫城,马车就不能向前了,宦官跟嬷嬷们将李思跟云瑾放到肩舆上,就由四个膀大腰圆的嬷嬷抬着进入了大唐皇后居住的含元殿。

  路过两仪殿的时候,李思忍不住缩缩身子抱住了云瑾,不知为啥,她就是很害怕这座宫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