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道:“春嬷嬷你就不用想了,我也想有人看着睡一个安稳觉。你真的不想要那些美人吗?”
李弘嗤的笑了一声道:“我不想走父皇的老路。”
武媚鄙夷的道:“那才是帝王之路。”
李弘道:“我走我的帝王之路。”
“你的帝王之路就是种菜?”
李弘点点头道:“三皇五帝以此成皇,成帝,他们干过的事情,您的孩儿再走一遍应该没有问题吧?”
武媚沉默片刻道:“这确实一条宽广又稳妥的道路,虽然见效慢一些,一旦爆发,就成王者无敌之势。”
李弘哈哈笑道:“我父皇正值盛年,母后也是花样年华,所以啊,儿子就必须选择这条见效慢,却所向无敌的办法,才对得起父皇,母后的养育之恩。”
“这是云初给你安排的道路?”
李弘点头道:“是不是有一点道法自然,水到渠成的感觉?
师傅曾经说过,在堂堂正正面前,所有的阴谋诡计不过是过眼云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武媚瞅着有些骄傲的儿子道:“你太小看天下人了。”
李弘道:“我是大唐的太子,本就该胸怀天下,孩视天下人,就算孩儿没有这样的本领,孩视天下也是李弘该有的气度与胸怀。”
武媚叹息一声道:“你还是太年轻了,云初等人又在长安不能时时教导你,你身边的东宫属官又被你派遣的满天下都是,此时的你,应该是最虚弱的时候。”
李弘道:“母后为何如此惆怅呢,洛阳城里有父皇,有母后在,谁能伤我分毫?”
武媚神色难明的瞅着李弘,低声道:“你不是孩子了,已然成亲,就没有人再把你当一个孩子来看。
你难道没有感觉到,自从你娶了裴氏之后,你与长安的联系就少了很多吗?
裴氏想要得到太子妃的位置,云氏未必没有这样的想法,裴氏成功了,云氏自然会心生不满。
云初与裴行俭虽然都是当世雄才,可是,这两人的做派却大相径庭,云初目光短浅,却做事周密,裴行俭胸怀远大却处处漏洞,你确定你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
说起娜哈,李弘一股子恶气就从腹中升腾而起,瞅着母亲道:“这是父皇,母后帮我选的。”
武媚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你不高兴?”
李弘颓然泄气,坐在床下的地毯上道:“我其实就没得选。”
武媚瞅着李弘道:“我欲在封禅泰山大典上,行亚献之礼,你如何看?”
李弘摇头道:“孩儿不看好。”
“为何?”
“父皇不愿意,朝臣不愿意。”
“我在问你的意见。”
李弘摊摊手道:“孩儿的意见不重要,等孩儿自己封禅泰山的时候,母后再问我,我就知道答案了。”
武媚沉吟片刻,对李弘道:“你退下吧,我有些乏力了。”
李弘起身施礼道:“母后修养最重,孩儿告退。”
说罢就转身离开了皇后寝宫。
武媚双眼看着花花绿绿的藻顶,自言自语的道:“看样子,他也不希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一个年迈的女官从帷幕后边走出来道:“太子殿下日后必然是一代雄主,这对大唐是好的,只是对皇后不好,在这一点上太子不如潞王李贤。”
武媚傲然道:“本宫就生不出李贤那样的儿子……”
在离开上阳宫的路上,李弘歉疚的对春嬷嬷道:“我要了,母后不给。”
春嬷嬷吃吃的笑道:“已经很好了,太子殿下已经救了奴婢一次,您不要,皇后就不会看重我的好,您要了,皇后就能继续看重奴婢,怎么样,对奴婢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既然是这样,你就继续在母后这里待着,只要母后松口,你就赶紧来东宫,孤王什么时候都要你。”
李弘给了春嬷嬷一个切实的答复之后,就再一次穿过那些美丽的宫人群,准备离开上阳宫,他看到了坐在亭子里的裴婉莹,也看到了她被一大群女人众星捧月般的围绕着。
知道裴婉莹此刻必定是非常享受的,就没有过去,更没有上前打招呼。
就在他即将踏出上阳宫的时候,发现李贤陪着贺兰敏之正等候在宫门外,似乎要觐见皇后。
李贤,贺兰敏之见太子出来了,连忙上前见礼,李弘皱着眉头对李贤道:“母后刚刚生产完毕,还没有出月子呢,这个时候觐见,是你一个当儿子该做的事情吗?”
贺兰敏之拱手道:“是微臣孟浪了。”
李弘看着贺兰敏之道:“想要做什么事情,就堂堂正正的去做,有时候走捷径,反倒会把路走远了。”
贺兰敏之瞅一眼猥琐的跟鹌鹑一样的李贤,叹口气重新拱手施礼道:“臣下冒昧。”
李弘冷哼一声,就自顾自的离开了。
李弘走远了,李贤的腰板也就挺直了,贺兰敏之笑眯眯的道:“太子殿下果真威风啊。”
李贤冷漠的道:“他是太子。”
贺兰敏之笑道:“李承乾也是太子。”
李贤烦躁的挥挥袖子道:“你先帮我把要办的事情处理完毕,否则,在朝堂上,他们就不肯帮你说话了。”
贺兰敏之道:“那就要看宰相们到底想要我干啥了。”
李贤道:“你有选择的余地吗?人家只要发话,安西军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兵进小勃律,就你打下来的那点江山,在他们眼中如同土鸡瓦狗一般。”
第三十六章 能打败大唐的只有大唐自己
贺兰敏之很是看不起李贤,通过这几日的接触,他发现,李贤是一个很暴躁,却又非常胆小的人。
暴躁跟胆小本来是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特质,基本上不应该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一般情况下,一个暴躁的人的胆子是比较大的,一个胆子比较小的人一般是暴躁不起来的。
李贤与众不同。
他在潞王府里的时候就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但是呢,刚才在李弘面前,他又表现得像是一个胆小鬼。
这种人贺兰敏之一般是看不起的,不过,李弘不理睬他,他就只好利用李贤了,毕竟,李贤在朝堂上其实很受一些官员的青睐,比如,许敬宗,比如李义府,再比如上官仪。
许敬宗说李贤有太宗之风,李义府说李贤有古仁人之心,上官仪认为李贤龙章凤质,知礼守心是皇子中的佼佼者。
人人都在夸李贤,还有人夸赞年幼的李显跟李旦的,唯独李弘无人问津,就连最基础的评判都没有出现过,只是在这一次逃婚事件上,对李弘这个太子口诛笔伐的厉害。
即便是口诛笔伐,说的也是太子太过于随心所欲,不知礼,导致皇帝,皇后伤心。
贺兰敏之是何等人物,就算以前是一个混蛋,可是这几年在吐蕃早就锻炼成一代人杰了。
从这些人对待李弘跟李贤不同的态度上,他已经看出来了,李贤远不如李弘。
李弘是君,朝臣们是臣子,这世上那里有臣子可以随便议论君上的,只有君上犯错了,大家才会进谏,规劝君上改正,回归正途。
至于夸奖李贤的话,大可不必当真,这完全是在给皇帝颜面,就像邻居看到自家上官生娃了,夸一声这孩子真聪明是一个道理,大家伙都是随便说说的,是一句吉祥话,谁要是认真了,谁就是傻子。
偏偏李贤就认真了,还到处结交那些大臣们,期望从他们口中得到更多的夸奖。
如今的大唐是极为强大的,可以说是普天之下最强大的王朝。
以前贺兰敏之在长安的时候对大唐的认知还不深,坐井观天之下总以为大唐很强大,外边也应该有跟强大的国家。
等他的大军在西域横行无忌之后,贺兰敏之才发现,他以前在长安根本就不是坐井观天,而是本身就坐在天底下。
大食人,波斯人,罗马人,乱七八糟人,一个比一个会吹,一个说自己是万王之王,一个说自己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的诸王之王,还有说自己是蓝天下,星光中,万道河流,万道山丘之王……
然后,这些王现如今都承认,李治才是天可汗。
不承认的就会挨打,云初啥都没干,就从大食人手中剥夺了二十七座城池,而这二十七座城池至今还没有被大唐朝廷承认,便宜云初让一群强盗当那里的城主,源源不断的从那里吸血。
裴行俭更过分,整日里没干别的,就忙着向外派使者,派税吏了,但凡西域,河中之地有点啥好东西,他都要。
以前,西域美丽的女子属于王,现在,属于天可汗。
至于薛仁贵在北庭干的坏事情更是罄竹难书,如果没有海量的钱财满足了皇帝的胃口,他不可能这么快就从北庭都护府回到洛阳。
就是这些人不断地搜刮,才让皇帝有底气在大唐国内施行他的轻徭薄赋政策,每年取消一道的钱粮赋税,与民休息,也与国休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