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人的餐桌_孑与2【完结】(826)

  “师傅,我看起来很蠢吧?”

  崔瑶笑着捏捏李思上翘的鼻尖道:“好啊,你越是显得蠢,以后的日子就越是好过。”

  李思笑道:“云瑾,温欢,狄光嗣他们也觉得我蠢,处处让着我呢。”

  崔瑶搂着李思的肩膀嘿嘿笑道:“我告诉你啊,美人的命一般都不好,才女呢多半活不长,聪慧的女子呢,一生大多悲苦。

  这可是你师傅我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一般人我可不告诉她们。

  你身在皇家,本就风浪多,像你哥哥这种喜欢风浪的,就让他去博浪,我们呢躲在岸边,没事干捡点被风浪吹到岸上的鱼,回来用菜油煎了,又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李思有些拿不定主意。

  “师傅,我是不是把自己装扮的太蠢了些?”

  “你越是蠢啊,你母后越是愧疚,你太子哥哥就会越发的出力气帮你,你其余的兄弟妹妹就不会把你当回事,到时候他们斗的你死我活的,你独自躲在自己的福窝窝的享受,岂不妙哉?”

  “您说,太子哥哥会跟李贤,李显,李旦他们起冲突?”

  “你父皇还不是跟自己的亲哥哥斗的生死两难,你阿祖还不是跟自己的亲兄弟斗的血流漂杵?

  我告诉你啊,其余几个不是跟你从同一个娘肚子里的派出来的哥哥,姐姐,过不了几年都会死。

  等他们都死光了,就到了你亲兄弟们死了,就算不死,也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乖啊,听话,咱们继续假装是一个蠢孩子,傻孩子,熬过夺嫡的日子啊,剩下来的皇族亲人,才叫亲人。”

  “为啥?”

  “因为,物以稀为贵。”

  云初,虞修容两口子就站在边上听崔瑶教诲李思。

  觉得她说的非常对。

  教育这种事情总要因材施教才好,不一定把学问做好就叫聪明,啥样的学问适合自己,就学啥样的学问,这一点都没有问题。

  让一个孩子清楚自己身处的世界是啥样子,自己该怎么去应对,学好这些,才是李思过好日子的最大保证。

  李思能写诗算个屁的学问,能赚钱算个屁的学问,长得好看算个屁啊。

  她是大唐的安定公主,天生就不缺钱,不用学谋生之道,更不用依靠容颜去讨好谁。

  只要能长寿,把李治,武媚,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太平这些人全部熬死了,她就是大唐辈分最高,地位也最高的老太太。

  李思又抱住云初的胳膊道:“师傅,我明天要开始学轮棒子!”

  云初抖开李思的手道:“你吃不了那个苦。”

  李思道:“能啊,我这么傻,如果还不会轮棒子到时候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我要学娜哈姑姑,谁欺负我我就用棒子抡他。”

  虞修容想了一下道:“一力破千巧,也是一个破局的法子,这世上又没有谁规定,脑子不好,就学不好武。

  别耽搁了,明天就让她跟着钟馗练习棒子,不求练的有多好,能打的过宫里的那些妖精就可以了,反正那个家伙有恋奸情热的倾向,看样子是不打算回终南山了。”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回后宅,路过前院的时候,听到云瑾,温欢,狄光嗣三个娃娃正在学青蛙叫,虞修容的脸色顿时就阴沉下来了。

  回头看着云初道:“这就是你的弟子?你准备把他们也给我教成李思的模样?”

  第五十九章 李治的手段在九天之上

  云初笑道:“他们现在是你的弟子,等你教会他们认字之后,才轮到我。”

  “温欢,狄光嗣这两个孩子都是很聪慧的孩子,他们的阿爷,阿娘也都是饱学之士,你为何不等孩子把字认全之后在接过来?”

  云初摇摇头道:“有些学问需要在他们开始读书之前就要掌握一些概念,因为这些概念跟他们的家学有冲突。

  这个事情在李弘身上已经表现出来了,我不想让这些孩子再走李弘的老路。”

  虞修容点点头道:“妾身拭目以待。”

  夫妻两经过三个孩子的房间,并没有打扰他们学青蛙叫唤的举动,小孩子第一次离开爹娘自己住,说不兴奋那是假的。

  人的快活时光本来就不多,无故的扰人欢喜,就是大罪一桩。

  长安城并不因为大唐太子李弘来了,就有什么变化,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长安城的农学博士们正在东宫门口抱着自己这两年的研究成果,等和觐见太子李弘呢,谁都知晓,太子殿下有出高价收购新的作物的习惯。

  长安人如今对于新作物已经习惯了,菜市场上突然出现几种新的蔬菜,也没有人觉得惊讶,只要对胃口买回家吃就是了,一般情况下,毒不死人的就是好东西。

  长安的农学博士们如今肥的屁股流油,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些有钱人,只要听说农学博士手中有什么新的杂交东西,还看不见影子的时候,就敢砸钱,砸地给农学博士们去折腾。

  不过,这一次他们见不到李弘了,迎接他们的是太子洗马娄师德,虽然娄师德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面对这些农学博士的时候礼仪也非常的周到。可是,还是让很多农学博士们感到了无比的失望。

  因为,娄师德比太子精明的太多了,农学博士们离开东宫的时候,虽然也算是满载而归,可惜,不是太子接收,如果是太子接收,他们出门的时候就不会是满载而归,而是怀揣黄金,珠玉出宫,一车车长安出品的东西,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一锭黄金。

  此时,李弘正站在长安皇城太仆寺的官署里,许敬宗则半死不活的坐在一张椅子里,手边的茶水一直没有动,阴沉着一张脸,似乎能刮出几两寒霜出来。

  太仆寺卿黄如玉面如死灰,驾部主事更是如丧考妣,两部其余官员各个双股颤颤,脑门上的汗水如同小溪一般往下淌。

  李弘阴沉的声音在官署大堂响起。

  “朝廷自从显庆四年开始,就未曾从太仆寺,驾部调运马匹,还以为这五年下来,应该积存了不少的马匹,没想到啊,不管是太仆寺,还是驾部负责的马政,马匹的存栏数量不见增涨不说,还减少了一成半。

  黄如玉,朗程你们两人就没有什么要跟孤说的吗?”

  太仆寺卿黄如玉咬咬牙道:“殿下有所不知,这养马也分大小年之说,显庆五年,阴山马场爆发烂鼻子病,短短三月时间,存栏马匹就暴毙六千三百余。

  显庆六年,龙朔元年,大马营军马场也出现了烂鼻子病,虽然隔离及时,即便是如此,依旧有三千余匹战马受灾,这些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烂鼻子肆虐的两年半的时间里,牧人不再养马,不再承接小马驹,这才是大唐马政低迷的主要原因。

  而今,太子殿下一次要征调战马一万六千匹,请恕微臣无能为力。”

  李弘微微一笑,坐了下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轻声道:“如此说来,不管是太仆寺,还是驾部,都没有办法为孤的太子六率筹集一万六千匹战马是吗?

  孤这里可是有我父皇的旨意呢,怎么,连我父皇的旨意在你太仆寺,驾部,也不管用了是吗?”

  太仆寺卿黄如玉汗出如浆,紧闭着双眼道:“不是微臣不尊陛下旨意,而是太仆寺,驾部所属,拿不出这么多的战马。”

  李弘站起身,在地上跺跺脚道:“元朔一年四月,太仆寺出战马八千分配给了营州都督府。

  元朔二年九月,又分出战马五千匹供给了幽州都督赵宣怀。

  元朔一年七月,薛仁贵督营州大都督,明明才供给营州战马八千,可是,薛仁贵却上报朝廷,说营州无马。

  于是薛仁贵向幽州都督赵宣怀借马三千,这才平定了营州大营的喧嚣。

  黄如玉,你来告诉孤,送去营州大都督府的战马哪里去了?”

  黄如玉睁开眼睛,平静无波的道:“殿下该去问营州大都督乞伏良玉,而不是诘问微臣。”

  李弘抬头看着公署藻顶,幽幽的道:“乞伏良玉的尸骨都腐烂了,你竟然让孤去问他?”

  已经镇定下来的黄如玉道:“如果殿下还有不解之处,可以向皇后处解惑。”

  就在李弘准备发怒的时候,就听身后的许敬宗轻声道:“黄如玉,你这是在自寻死路。”

  说着话,这个老的快要死掉的家伙,就来到黄如玉跟前跺跺脚道:“太子殿下不会去问皇后八千匹马到底去哪里了,如今,太子殿下要一万六千匹战马,你得给。

  给了,万事好说,不给,万事皆休,你蜀中黄氏恐有灭族之忧。”

  黄如玉见自己已经把太子殿下得罪的死死地,干脆就破罐子破摔,直言道:“殿下要的一万六千匹战马,太仆寺拿不出来,就算杀了黄如玉,也拿不出来。”

  许敬宗叹口气对太子李弘道:“人家不但不准备给殿下组建太子六率的战马,还准备阻拦太子殿下组建太子六率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