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笑眯眯的道:“既然偃师县已经有了着落,下一步就该郑州了吧?
这一次轮到谁出马了?”
武媚道:“周兴。”
“此人有何才干你如此推崇他?”
武媚道:“此人精通律法,刑狱之道,处置过的犯人没有不俯首认罪的。
最重要的是此人曾经在万年县为吏员两年,后来因为行事不慈,为云初废黜。”
“如此说来,此人深恨云初?”
武媚摇头道:“没有,相反,此人对云初赞誉有加,只说云初有妇人之仁,难成大器!”
李治笑道:“云初若是有大心,早就是朕的户部尚书或者少府监的监正了,这等人物也轮得到他来臧否。
不过,朕在郑州刚刚抚慰过那些人,希望他能把事情做好,不至于让朕的声名受损。
等郑州的事情办完,就杀了他给郑州人出气吧。”
武媚道:“他做事必定是明正典刑,正大而堂皇,没有杀他的口实,还是留着吧,这世上可杀之人太多,留着他还有用处呢。
倒是李绩需要陛下出面警告一番,否则,他与李思占据了偃师,未必没有继续进军郑州的意思。”
李治摇晃一下手里的那份股权明细表对武媚道:“这份契约还不完全,里面少了少府监,派一个少监去告诉安定,她们五个人一人占据一成即可,多了犯忌讳。”
武媚倒吸一口气道:“安定可不是吹亏不吭声的性子,我们本就对她有所亏欠……”
李治打断武媚的话直接道:“朕给她安排了一门好亲事,任雅相的次子任骏颇有才名,可以为驸马都尉。”
武媚咬着牙道:“这是明抢。”
李治笑道:“好事多磨,身为皇家公主不为皇家出力,一心只想着在云氏坐享其成,天下哪来这么便宜的事情呢?
再说了,如果让她事事顺遂,她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沦落到欲壑难填的境地,那就糟糕了。”
武媚长叹一口气道:“陛下英明。”
李治站起身,巨熊跟着爬起来,随着李治在大殿里转悠了两圈之后,李治就对武媚道:“明日,我们移驾汴州,那里还有更多的人与事情等着我们处理呢。”
武媚离开后殿的时候,郑州的天空晴朗而寒冷,虽然没有风,武媚还是忍不住把貂裘往身上紧一紧,提着暖炉的宫娥迅速凑过来,却被武媚烦躁的驱开,暖炉里的烟气让她更加的烦躁。
远远的看到太子李弘过来了,她此时不想与李弘见面,就没有等待,在宫娥宦官们的簇拥下去了自己的寝宫。
李弘见母亲避开了自己,停顿一会,就准备求见父皇,却被瑞春给拒之门外。
既然父皇,母后都不愿意见自己,那么,他想回到后军云初那里的目的,估计是不可能达成了。
“明日移驾汴州?”
听了瑞春给出的皇帝明日移驾汴州,需要早点歇息的解释之后,李弘还是觉得有些惊讶。
匆匆的回到自己的住处之后,就对半睡半醒的许敬宗道:“师傅,父皇,母后都不肯见我,还说明日就要移驾汴州,这是何道理?”
许敬宗缓缓睁开眼睛,看着李弘道:“那就收拾行李跟上陛下的步伐,莫要掉队。”
李弘道:“偃师县乱了,李敬玄去了,安定在偃师县搞风搞雨的,为何只有我被蒙在鼓中?
这般时刻,就连师父那里也没有传来片言只语?”
许敬宗道:“那是因为陛下,皇后,乃至云初都认为,此间的事情都与太子无关,太子如果硬要插进去,对太子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李弘站起身在地上转几个圈子道:“我至少应该知道为什么。”
许敬宗叹口气道:“云初在上一封给太子的信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只是太子没有在意而已。”
李弘在脑子里迅速回忆了一遍师父给他的最后一封信,最后还是摇头道:“不解。”
许敬宗道:“太子念这封信给老夫听的时候,信末多了两个字。”
李弘皱眉道:“最后两个字是时绥,很普通的问候语罢了。”
许敬宗又道:“云初给你写的信,什么时候要求读给老夫听了?”
李弘道:“就上一封信要我读给师傅听。”
许敬宗道:“时绥,也叫顺颂时绥,意思你知道的,这是平辈间常用的颂语,太子是君,云初是臣,就算云初是师,太子是学生,不管这两个身份如何调换,都不可能用到平辈的颂语。”
李弘道:“时绥,时绥,一时平安,一时顺遂?”
许敬宗又道:“对,把顺颂两字去掉之后,就变成了,一时平安的意思。
云初在信里不方便说的话,全在这两个字里面了,也就是说太子目前很好,没有问题。
云初知晓太子如今随驾,身边全是禁军,缺少知晓外边消息的渠道,这很可能是陛下刻意为之,不想让太子知晓太多的事情。
云初担心太子急躁,就刻意的多写了两个字,如果让老夫结合偃师县的情况以及陛下长时间驻跸郑州的事情判断,陛下正在关注偃师县。
而且是从偃师县乱起,一直关注到李敬玄进入了偃师县,明日移驾汴州,就很说明问题。
如果……如果……在陛下离开郑州之后,郑州也出了乱子,那么,陛下借着泰山封禅的机会,整肃山东河北的布局的心思就昭然若揭了。
如果是这样,必定下手狠辣,太子一向以仁德称著于朝野,此时若是向陛下进言仁慈,会惹来陛下的不满,还不如啥都不知道来的干净。
殿下也不必着急,等我们随驾到了汴州,眼前的迷雾就会全部消散,到时候,太子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部署才是上策。”
李弘咬着牙道:“看样子我变得越来越蠢了。”
许敬宗摇头道:“不是太子的错,而是云初往日有事,一向会跟太子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今第一次使用隐喻,太子不习惯而已,这也是云初一定要太子把信读给老夫听的缘故。”
李弘恍然大悟道:“这封信是禁军转交的。”
许敬宗把老迈的身躯往暖和的棉被里缩一缩道:“太子,早点安歇吧,云初这样做,就说明外边的局面非常的糟糕,早睡,早安稳。”
李弘怒道:“孤是太子。”
许敬宗勉强睁开一只眼道:“早点睡吧,陛下慵懒的时候太子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一旦陛下睁开了眼睛,太子能做的就是好好睡觉。
如今的陛下,如正午之阳光,不可正视。”
李弘颓然坐在许敬宗的锦塌边上道:“孤睡不安稳啊。”
许敬宗笑道:“太子很久都没有亲近过太子妃了,这可不好,皇家需要一个能生男丁的太子,这本身就是太子稳固位置的根本。”
李弘闻言笑了,轻声道:“孤已经有了一位公主。”
许敬宗打了一个哈欠道:“恭喜太子,西域从此多了一位李氏女王……”
李弘还要继续说话,许敬宗却已经悄然如梦,鼾声起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不是酷吏
周兴一直以为,使用刑罚让罪犯招供是一件很下作的事情,很多时候,他宁可对罪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教,也不愿意用简单粗暴的刑罚逼迫人犯招供。
刑罚之所以存在,并不是为了惩罚罪犯为目的才产生的,而是为了匡正天下任的得失,矫正天下人谬误的一种工具。
总体上来说,刑罚就是一种教育罪犯,改正罪犯,让社会清明,百姓自律,道德水平得以提高的一种很好的工具,属于律法的辅助方法,与公堂,监狱,军队一起形成了维护社会法纪的国家工具。
是一种堂而皇之的行为,一种正大光明的工具。
人,有了错,就一定要纠正,就像小孩子犯错会有父母用鞭子纠正一般,大人犯了错,就可以理所应当的使用夹板等等刑具了。
因为对律法,对刑罚有很深的认知,周兴还是属于不喜欢动用刑具的人,他觉得,人之所以为人,就应为能通人事,讲道理,知道对错,有荣誉感,还有羞耻感。
错了,就是错了,每一个成年人在犯罪之后,只要供认不讳,诚心改过,就不算什么大事情,毕竟,接受惩罚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李义府赤着脚走在冰冷的大地上,脖子上沉重的二十斤重的大珈让他直不起腰身,寒风在满是破洞的衣衫里纵横,让他得不到半点的温暖。
这可不是周兴在故意折磨他,在离开洛阳的时候,云初念着李义府是他的老师,专门送来了棉衣,棉鞋,以及不少的吃食,甚至还有酒,是李义府自己发狂,弄烂了衣衫,丢弃了鞋子,还把那些美味的食物以便溺污染的吃不成了。
此时的李义府须发凌乱,两只眼睛深陷,如同鬼火一般,他不知道自己为何还活着,还能迈动没有知觉的双腿一步步的赶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