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穿越指南_王梓钧【完结+番外】(1323)

  而且它们的同盟,短时间内还不会破裂。

  拜占庭需要抵抗欧洲诸国入侵,阿尤布王朝则跟大宛国(朱氏封国)接壤了。它们各自面对东西两边的敌人,未来顶多出现一些边境摩擦。

  另外,就在三个月前。

  神罗皇帝病逝!

  内战虽然还未爆发,但已经在酝酿之中——甚至,西西里王国已实质性独立了。

  鉴于神罗糟糕的政治体系,连续两代神罗皇帝,都在新吞并的西西里王国搞改革,想把那里打造成神罗皇帝的基本盘。

  如今,西西里王国已经成为欧洲唯一的君主集权国家,地盘囊括除教皇国之外的整个意大利地区。

  但此时的西西里国王,是神罗老皇帝的庶子。

  他很难去争皇帝位子,而且自己又君主集权了,为啥要继续跟着神罗混?他把一切需要上交的贡金全部断掉,只在名义上继续拥护自己的哥哥(神罗新皇帝)。

  教皇也趁机拉拢西西里国王,怂恿西西里从神罗独立出来。

  ……

  位于西北非的长安城(马拉喀什)。

  大汉国王杨文虎,正在接见一位拜占庭使者。

  “你居然会说汉话?”杨文虎饶有兴趣的打量此人。

  这个使者不但会讲汉话,而且明显有着东西方混血特征。他作揖道:“鄙人姓沈,名琰,字子美。既是罗马使者,也是大宛使者。”

  杨文虎问道:“你有什么目的?”

  沈琰说道:“请陛下往东扩张,一直打到跟阿尤布王朝接壤!”

  杨文虎笑道:“我疯了才去招惹他们。”

  沈琰反问:“陛下不招惹他们,他们就不会杀过来吗?阿尤布王朝已然崛起,实力不亚于当年的塞尔柱。他们往东扩张有大宛国拦住,往西北扩张又是盟友罗马国(拜占庭)。最后只能往西扩张,陛下的大汉国,与那阿尤布王朝迟早要交战!”

  这话说到了杨文虎的心坎上,他问道:“迟早一战,迟多少早多少却有差别。我若现在一直往东打,大宛和罗马能给我什么好处?”

  “贸易,”沈琰解释说,“大宛国先是跟赞吉王朝打仗,现在又跟阿尤布王朝交恶,东西方贸易始终受到影响。同样的,罗马国也被阿尤布王朝阻拦着商路。因此,两国决定绕过阿尤布王朝把商路打通。而陛下的大汉国海军强盛,今后也可跟罗马国直接贸易。”

  大宛国已经控制了里海东岸。

  而拜占庭也把罗姆苏丹国打得节节败退,并且基本控制了黑海南岸各大港口。

  另外,格鲁吉亚又干翻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

  大宛国正在扩建里海舰队,准备跨过里海作战,跟格鲁吉亚王国一起东西夹击希尔凡(信仰沙漠教的阿塞拜疆国家)。

  只要战争胜利,商路就打通了:大明—大宛国—格鲁吉亚—拜占庭。

  杨文虎的大汉国,现在特别有钱,因为他控制着西非的黄金!

  再过一百年,西非有个马里帝国崛起,便是靠着黄金迅速壮大。

  马里帝国富裕到什么程度?

  一群来自西非的黑人老哥,居然组织起六万人的朝圣队伍。而且大量朝圣者手持黄金杖,国王直接在中东地区到处送黄金,导致中东黄金贬值了二十年,把整个中东和欧洲都看傻了。

  这个马里帝国,此时刚刚建立,而且相对比较弱小,被杨文虎派一千人就干掉。

  大宛国王的想法很简单,跟杨文虎的大汉国结成战略同盟,东西夹击已经崛起的埃及阿尤布王朝!

  拜占庭之所以跑来凑热闹,一是为了跟大宛国长期贸易,二是给自己盟友阿尤布王朝上上眼药,让彼此的同盟关系变得更紧密。

  杨文虎还在考虑之中,沈琰又来一句话:“陛下可是为了宗教而烦恼?”

  “你有办法?”杨文虎问。

  沈琰笑着说:“大宛国的宗教状况,可比陛下的大汉国更 杂。鄙人便是一个读儒家圣贤书的景教徒,顺便还涉猎沙漠教、佛教、道教、摩尼教和拜火教。”

  杨文虎听得目瞪口呆:“这么多宗教,大宛国就不乱吗?”

  沈琰说道:“当然乱得很,时不时就有信徒造反。但一边拿着刀把子,一边梳理那些教义,终归是可以维持局面的。景教出自罗马正教(东正教),长达数百年的传播,已经变得足够世俗。或许,陛下可以借鉴一下。一旦陛下皈依景教,就可以跟罗马国(拜占庭)交好。”

  “你且细说。”杨文虎终于动心了。

  宗教真的可以融合,前提是武力要足够。

  印度就是一个宗教融合实验场,那里甚至存在阅读沙漠教经书的印度教教派……

  大宛国此时的宗教状况同样疯狂,沈琰信奉的这支景教,已经把道教三清都吸纳进去了。

  杨文虎跟沈琰探讨了几天几夜,决定打造一个景教为主、沙漠教为辅的国家。他今后的势力范围,是西非、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葡萄牙)。

  当然,现在只占了西班牙一半的地盘,只占了北非沿海的三分之一,以及西非那些盛产黄金的地方。

  后记五十·谢学士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洛阳,南郊。

  李敏求站在门外,也不敢进去打扰,只好奇的偷偷观察。

  屋内,谢衍正趴在显微镜前,李敦实站旁边做助手。就连谢衍的四个男随、两个女仆,也被叫来打下手帮忙。

  只听谢衍说道:“甲1,粒径区间小于1.5分长,比表面积……”

  李敦实立即拿起小本本,用钢笔帮忙记录数据。

  全部记录完毕,谢衍说道:“你也来看一下。”

  等谢衍离开显微镜,李敦实连忙喜滋滋凑过去。

  李敏求虽然搞不懂在干啥,却一直在偷着乐,感觉儿子能学到真东西。

  谢衍其实觉得很别扭,大明的度量衡太扯了。

  长度单位是引、丈、寸、分、厘、毫、丝、忽,由于某些单位名称跟重量单位相同,所以会在后面加一个“长”字来区分。

  长度和重量之间,缺少一种数学联系!

  谢衍已经决定了,等自己再取得一些成果,有足够的声望和地位了,就向皇家学会申请改革学术度量衡单位。

  以穿过洛阳的地球子午线,从赤道到北极点距离的千万分之一为“1米”。再用某常温状态下的纯水,取1立方分米的质量为“1千克”。

  这样长度和重量就有了数学联系,而且也变得更加规范好用。

  慢慢改还来得及,另一个时空,确定国际单位的时间是乾隆末年。

  男随谢长寿,端着磨细又筛过的水泥熟料,走到李敏求身后说:“麻烦让一让。”

  “抱歉,抱歉。”李敏求慌忙让开,生怕耽误了做实验。

  屋里继续忙活着,李敏求一直没走。

  他在外头站了许久,终于看到儿子跟着谢学士出来。

  不远处搭了棚子,遮挡阳光和风。有几堆加了河沙与水,并且拌匀晾在那里的水泥。旁边还放着时钟和温度计,男随、女仆们一直守着。

  李敏求低声喊道:“敦实,过来!”

  李敦实转身问道:“爹,怎么了?”

  “学到东西没有?”李敏求问。

  李敦实的语气有些激动:“跟着谢学士做实验,才知道水泥也有这么多道理。今后便是我一个人,也能着手改进水泥。”

  李敏求说:“那你快跟上,莫要耽搁了学习。”

  看到儿子又跟在谢衍屁股后面,李敏求这才满脸微笑着回家。

  一进院子,李敏求就喊道:“炒两个下酒菜,把我藏的好酒拿出来!”

  妻子关秀娘从屋里走出:“这离吃饭还早呢。”

  “恁多废话。”李敏求笑骂。

  关秀娘问:“有甚喜事?你脸上都快笑开花了。”

  李敏求说:“谢学士的水泥窑,我今日去看过了,还看了他们做实验。”

  关秀娘好奇道:“有眉目了?”

  李敏求说:“前两日,三座水泥窑的结构都略有改动,听说烧制时进料也改过了。其中一座烧出来的很好,但谢学士还要继续改进,说烧得尚显不够均匀。”

  “那确实是喜事。”关秀娘说。

  李敏求微笑摆手:“你这妇人家不懂,改进水泥固然值得庆贺,但更应高兴的却是咱儿子学到了东西。你是没看见,他们做实验连显微镜都用上了!”

  “就是能看小虫那种?”关秀娘问。

  李敏求点头:“不错,就是那种。敦实读书,向来不上不下,也就中人之姿而已,只一个踏实努力的优点。就连他读太学,都是我托关系送进去做自费生,恐怕这辈子是没希望进士做官了。但跟着谢学士不一样,今后说不定能有一番作为。”

  关秀娘闻言大喜。

  虽然李敦实是妾生子,但那小妾几年前病死。关秀娘的亲儿子又常年不在家,李敦实已经跟亲生的没啥区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