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穿越指南_王梓钧【完结+番外】(1390)

  只有坐的力气都没了,古代接生婆才会允许产妇躺下。

  这种做法,当然是错误的!

  新中国对旧式产婆进行培训,核心口诀就是“一躺三消毒”。

  躺着生孩子,可以防止出血过多。

  这种错误的接生观念,直至朱铭在位后期,才慢慢的改正过来。但在接生之前,还是习惯让产妇站着。

  青鸾等侍女,全部被轰出产房。

  朱棠溪由护士搀扶,在产房里缓慢行走。

  医护们拿出消毒过的棉垫,先在床上铺了一层。接着又铺消过毒的床单。

  穷人家肯定没这么讲究。

  “太婆,有危险吗?”朱棠溪问。

  李太婆笑道:“殿下且安心,你就是我接生的。”

  简单一句话,朱棠溪就没那么紧张了。

  又过一阵,李太婆说:“注射盐水。”

  立即有护士拿出注射器。

  注射器的针头为铁制,注射筒却是玻璃制成。使用前和使用后,都要用蒸汽消毒。

  生理盐水也装在玻璃瓶里,用软木塞给塞好。

  由于软木塞长时间放置,有可能会发霉滋生细菌。所以生理盐水都是临时调配,再装进蒸汽消毒的玻璃瓶里,软木塞同样要经过消毒处理。

  除了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之外,大明的妇产科医生们,还会往产妇的腰骶部特定穴位,注射刚调配的生理盐水来缓解疼痛。

  就挺神奇的,必须注射穴位才能镇痛,针如果扎歪了则没啥效果。

  见公主有些疲惫,李太婆说:“先躺下休息一阵。”

  手臂粗壮的中年稳婆,始终站在旁边。

  李太婆毕竟年龄大了,没力气给产妇接生,她会带上自己专用的接生婆。

  男性乳医(妇产医生)也是如此,只在一旁指导,让接生婆动手。

  自从有了“一躺三消毒”诀窍,大明的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

  此五字口诀,远比产钳更有用。

  这是太祖朱国祥传下来的。

  一躺三消毒,即:产妇必须躺着生。躺的地方要消毒。接生的手要消毒。剪断脐带时要消毒。

  朱国祥穿越前年纪比较大,有幸听说过一些赤脚医生口诀——中国直至1980年代,许多农村都还是赤脚医生兼职接生。甚至是请传统产婆接生!

  谢衍站在门外走来走去,突然见到一个护士出来,连忙上前问:“怎样了?”

  护士笑道:“驸马莫急,还没开始生呢,吃完饭再来守着也不迟。”

  从下午守到入夜,公主的喊声越来越大。

  谢衍又不能进去帮忙,蹲在外面的大树下抽起了烟丝。

  他穿越前也抽过烟,在工地实习时,带他的师傅是个老烟枪。跟师傅一起抽烟,可以拉近关系。

  此刻用烟斗抽烟丝,谢衍发现味道还不错,比成品香烟好抽多了。

  吞云吐雾之间,谢衍的紧张情绪稍微缓解。

  第一次要当爸爸了就挺焦急,生怕出现难产。

  “郎君,去隔壁屋里吧,夜里有点冷了。”青鸾过来说。

  谢衍站起来:“那我去坐坐。”

  一大堆仆人,此刻都围在产房外,时刻听候医护人员吩咐。

  就连厨娘也跑来了,询问是否要给公主弄点吃的。

  谢衍坐在隔壁屋里打盹儿,隐约能听到公主的叫喊。迷迷糊糊间,竟然睡着了。

  直至天明时分,有人拍门大喊:“生了,殿下生了,母子平安。”

  谢衍猛地惊醒,拔腿就往外跑。

  稳婆已经抱着婴儿出产房,等着谢衍过来看。

  足月生产的,婴儿居然有头发,而且眼睛也睁开了。脸部皮肤舒展红润,并不是丑丑的小耗子模样。

  谢衍看得直乐呵,对着婴儿傻笑。

  稳婆只让他看了一眼,就把婴儿抱去隔壁另一间房。那里的所有被褥,都提前用沸水煮过并晾晒。

  很快,公主也被担架抬着转移过去,母子俩静静依偎在床上。

  朱棠溪此刻非常疲惫,她对着谢衍笑了笑:“眉眼跟你很像,长大了肯定英俊风流。”

  “辛苦姐姐了。”谢衍坐在床前守着。

  大部分仆人已经散去,几个侍女和厨娘,围着李太婆聆听医嘱。

  等李太婆交代完毕,青鸾拿出大明宝钞,挨个给医护人员发赏钱。

  如今的大明宝钞,最小面额已经变成10贯。

  李太婆拿到100贯,接生婆拿到80贯,其余全都是10贯钱。

  赏钱给得非常慷慨,医护人员们眉开眼笑。

  兴奋劲过去,谢衍和公主各自安睡,都被生孩子整得困倦不堪。

  谢衍一觉醒来已是下午,随便吃了点东西,就连忙跑去看老婆孩子。

  公主正在喝鸡汤。

  孩子不见了,被奶妈带着呢。

  小屁孩儿还没生出来,就已经请了四个奶妈。家庭背景,身体健康,都严格调查过。

  公主初为人母,没有育儿经验,让奶妈带孩子更放心。

  而且公主不亲自给孩子喂奶,几天时间就回奶了,可以全身心投入产后恢复。过段时间又是美美哒。

  “孩子的乳名叫虎哥怎样?”朱棠溪把鸡汤喝完说。

  谢衍问道:“为何叫虎哥?”

  朱棠溪说:“一生下来就虎头虎脑的。”

  谢衍笑道:“姐姐喜欢就好。”

  古代男孩儿的乳名,有很多都带着哥字。比如欧阳修长子的乳名叫“僧哥”,陆游伯父的乳名叫“马哥”。

  阿字辈儿的也挺多苏辙的次子乳名就叫“阿罗”。

  女孩子的乳名,则是“某君”、“某姬”,又或者香香、云云等迭字。

  夫妻俩聊了一阵,虎哥儿被奶妈抱来。

  这奶妈还未满三十岁,却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育儿经验可谓极为丰富。

  “吃了奶,睡了一阵,刚醒就抱来了。”奶妈笑着说。

  朱棠溪把孩子接过来抱着,想要母子互动一番。但虎哥儿只愣愣看着她,很快又闭眼睡着了。

  即便刚出生就睁眼,也是看不清东西的,视网膜都还没完全展开。

  “六郎要不抱抱?”朱棠溪说。

  谢衍小心翼翼接过,就跟捧着个炸弹一样,感觉怎么抱姿势都不对。

  他那窘迫样子,把朱棠溪逗得直笑。

  谢衍心中感慨无比,就觉得跟做梦一样。稀里糊涂穿越过来,刚满十八岁就有儿子了。

  几个高等侍女也围过来。

  青鸾盯着虎哥儿仔细端详:“额头和鼻子像郎君。”

  紫凤说:“下巴和脸型跟殿下很像。”

  “咦,皱眉了,是不是在做梦?”玉彩猜测说。

  金华笑道:“好想摸一摸。”

  朱棠溪安静的靠坐在床头,看着丈夫举轻若重抱着孩子,心腹侍女们对着孩子围观讨论。这场面让她非常舒心,似乎人生一下子就圆满了。

  父皇在天有灵,应该也很高兴吧。

  “哇呜呜呜~~~”

  或许是被老爸抱得不舒服,又或许感觉周围太多人,虎哥儿突然就大哭起来。

  谢衍吓得手忙脚乱,怎么哄都不起作用,连忙把这烫手山芋还给奶妈。

  “呕!”

  就在此时紫凤捂嘴干呕。

  众人都是一怔。

  青鸾整个人都愣住了,同时还很害怕:紫凤不会也怀孕了吧?我跟郎君先同房的啊。我这么久还没怀上,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

  后记一百零九·侍女的晋升之路与家庭

  听闻公主产子,前来看望者络绎不绝。

  就连那些身份敏感的亲王,也都派了王妃或世子夫人过来。

  同属皇室宗亲再避嫌也不能断绝来往。

  另外就是谢衍的朋友和同事,数量不多,但也不少。

  许多居住在洛阳的理科学者,趁着登门道喜,跟谢衍讨论更改科学单位的事情。

  又送走一拨道贺者,谢衍溜达回内宅。

  青鸾从屏风后边出来,微笑道:“恭喜郎君,殿下终于出奶了。”

  谢衍绕过屏风一看,见朱棠溪正在给婴儿哺乳,奶妈则在旁边指导注意事项。

  为什么有四个奶妈,公主还要亲自喂奶呢?

  这当然也是太祖、太宗带来的医学进步。

  由于初乳颜色偏黄、较为浓稠,让人不自觉的联想到脓液。所以古代比较讲究的家庭,会故意把初乳挤掉,认为这东西对婴儿有害。

  甚至还有医生,把婴儿生病,归咎于喝了初乳。

  而现代人,只要是当过爸爸妈妈的,都知道初乳对婴儿的好处。就算原本不知道,护士也会反复叮嘱你。

  婴儿吃了初乳,不但可提高免疫力,还能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生长,促进肝脏和其他组织的上皮细胞发育,并参与调节胃液的酸碱度。

  太祖太宗两朝,就连许多产科、儿科医生,都不接受这一套观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