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穿越指南_王梓钧【完结+番外】(251)

  林灵素笑容满面:“伱且回去,佯做无事发生,随时听我指示。待弄倒了王仔昔,少不得你的好处。”

  孙密觉躬身退下,离开密室,脚步轻快,心情愉悦。

  林灵素唤来一个心腹道童,派他去给蔡京送信。

  蔡京把信件看完,立即回书一封,让林灵素不要妄动,等王仔昔搞得众叛亲离了再发难。

  “父亲,王仔昔用万年灵芝炼制仙药,他竟说万年灵芝是假的,”蔡攸笑道,“不妨等他获罪之时,威逼利诱,令他告发朱国祥以假药欺君。”

  蔡京摇头:“朱国祥聪明得很,他入京之时,便说灵芝的灵气已泄。既然灵气都泄了,哪还有真假之论?”

  “可以再加上这个。”蔡攸拿出几张纸,上面全是朱铭的诗词。

  蔡京看罢,依旧摇头。

  蔡攸拿出一张,念道:“葵丘霸气若虹霓,东略何缘遽不知。宰孔晋侯相遇处,齐桓已作在床尸。这是朱铭在葵丘李庄所作,分明在暗讽官家,把官家比作晚年昏聩的齐桓公,还诅咒官家是在床尸。”

  虽然朱铭确实是那个意思,但在世人看来,这首诗不能如此理解,纯粹在以史为鉴而已。

  读书人凭吊古迹,经常以史为鉴,这种诗占了大半。此诗名为《葵丘》,已经传遍兴仁府和濮州,不但山东士子很喜欢,就连地方官也认为写得很好。

  甚至还有兴仁府的读书人,组团跑去葵丘凭吊,跟风写了许多类似诗词。

  蔡攸又拿出朱铭离京时的《鹧鸪天》,断章取义道:“今古恨,几千般。还有这风波恶、行路难。官家超擢提拔他做朝官知州,他赴任之时,却写这等词作。他的恨在哪里?风波恶又在哪里?行路难又在哪里?不念官家之恩反而多有怨怼!”

  这话说得更离谱,完全就是鸡蛋里挑骨头。

  蔡攸再拿出朱铭留给李师师的《临江仙》,说道:“这词更是写得吊诡,繁华东京,被他写成残破都城,他在诅咒大宋要亡国吗?”

  蔡京看完这三首诗词,自己都觉得扯淡,无语道:“官家看了顶多生气,不会有什么惩戒。你整日盯着那父子俩作甚?”

  蔡攸解释说:“如今最得宠的近臣,是我与王黼、李邦彦。王黼是郑居中手下头号大将,李邦彦又跟朱铭私交甚好,朱铭还倒向了郑居中。他们合流是迟早的事,再加上一个朱国祥,今后必为心腹大患。”

  蔡京仔细思考,说道:“朱国祥一向不喜多言,朱铭上蹿下跳不过小丑而已。你们因为一点小事,就撺掇官家把朱铭调离濮州,这恐怕已令官家心中不喜。当务之急,是要对付王黼!朱家父子可以暂时不管。”

  蔡京最恨的便是王黼,叛徒总是比敌人更可恶。

  而且叛徒越来越多蔡京感觉快压不住了。

  刚刚卸任的枢密使邓洵武,也就是朱胜非的岳父,作为蔡党元老级人物,也隐隐露出投靠郑居中的征兆。

  在对西夏作战上,邓洵武认为不能再打下去。

  而且,宋徽宗透出要联金攻辽的心思,蔡京立即着手跟金国接触。这也遭到邓洵武强烈反对,认为应该再缓几年,大宋如今的财力已扛不住。

  于是就出现诡异现象,蔡京居然联合童贯,撺掇皇帝把邓洵武给撸了。

  蔡京宁愿暂时放弃枢密院,也要制止邓洵武的背叛行为!

  当然,也不是一棍子敲死。

  邓洵武被撸掉枢密使职务的同时,又加封为莘国公,拜少保,恩典如宰相。只要邓洵武老实听话,蔡京还会让他重新做枢密使。

  顺便一提,邓洵武封国公,理由是镇压了五溪蛮造反。

  去年不仅四川的泸南夷造反,后世贵州、重庆、湖北、湖南交界的五溪蛮也在造反。原因同样是地方官横征暴敛,激得少数民族首领起义。

  对了,福建也有百姓造反……

  在这种遍地造反,且西夏战事未歇的情况下,宋徽宗真的已下定决心联金攻辽。

  只不过,暂时不知怎么联络金国,没人敢穿越辽国土地前往东北。

  蔡京不把朱家父子放在眼里,叮嘱道:“只要这父子俩不再闹事,便莫要再生事端,你该把矛头对准王黼!”

  “是。”

  蔡攸听了脑壳疼,他知道皇帝多宠信王黼,根本就不可能扳倒啊。

  这厮脑壳疼的时候,朱国祥正在向皇帝求情,请求赦免杨志的杀人罪行。

  第223章 玻璃洞天

  玻璃吹制技术,至迟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有北魏时期的吹制玻璃瓶出土。

  隋、唐、五代和宋,玻璃制造业颇为繁荣。

  特别是宋代,许多日常用具,也用玻璃来制作,“玻璃”大量出现在诗词当中。

  “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里尝新惯。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江湖清梦断,翠笼明光殿。万颗写轻匀,低头愧野人。”

  这首词,乃辛弃疾吃樱桃时所作。

  辛弃疾还挺懂享受的,用玻璃碗来盛乳酪,再把樱桃拌在里面,估计多半还冰镇过。

  嗯,樱桃冰激凌?

  延福宫的花园里新建一屋,面积并不大,只有一百平米左右。

  建筑结构也很简单,跟寻常民房没两样。但大量使用玻璃片,镶嵌在墙壁或窗户当中。

  碍于工艺限制,那些玻璃片都很小,也就比巴掌更大而已。且多为绿色半透明状,难以消除里面的杂质。

  温室,暖房!

  宋徽宗踱步在暖房当中,除了扶桑花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奇花异草,都是从南方运来很难过冬的品种。

  由于温度适宜,扶桑已提前开花。

  抚摸着红色的花朵,宋徽宗由衷赞叹:“爱卿真乃神人也,此暖房巧夺天工,凡间工匠哪里做得出来?”

  墙上挂着个温度计,也是玻璃吹制,粗大而笨重。

  玻璃管中封有水银,以冰水为零度,以沸水为百度,再根据长短标注更细的刻度。

  暖房内的四面墙底,有锡管制作的热水循环系统。

  朱国祥指着水银温度计说:“冰水为零,沸水为百,气温皆可知矣。但凡花木,皆有其性,在温度适宜的时候,花木便能长势良好,甚至是逆季节而开花结果。当然,有些花木,不适合在室内栽培。”

  宋徽宗看了一阵温度计,又瞅瞅暖房的丑模样,嫌弃道:“爱卿虽精于苗圃,却不擅长建筑。朕打算在艮岳留一块地,再建恢弘优雅之暖房。天海南北的奇花异木,皆置入暖房中培植,让那些花草也一统天下。”

  朱国祥劝谏道:“玻璃制造不易且运输时易碎,有此一屋已足够了。”

  “不然,”宋徽宗摇头说,“朕欲亲自设计暖房,室内也要有山川。一进暖房,便如进得洞天福地,须做成冬暖夏凉之所在。爱卿这个暖房,只能冬天供热水暖和,夏日必晒得酷热难当。”

  朱国祥欲言又止。

  一间百平米的暖房,显然不能满足皇帝。

  他要把暖房打造成洞天福地,估计得达到两千平米,还要搞各种装饰,甚至把假山水池都弄进暖房里。不但玻璃耗费无数,冬日烧水供暖也用煤颇多。

  建那么大的暖房,巨木也少不了。

  宋徽宗拿笔来仔细计算,很快对随侍太监说:“拟旨,勒令南北各窑,进献二十万片玻璃。每片玻璃,半尺见方。再进献玻璃瓦,越大越好,越透越好。南方的玻璃,让朱勔负责。北方的玻璃,各监予以督促。”

  朱国祥听得翻白眼。

  花石纲,可不止是运输花草奇石,而是包含各种天下奇物,甚至有荔枝、龙眼、橄榄、椰子等水果。

  地点也不仅在江南,北至山东,西至四川,南至海南岛,都有各自的特产需要进献。

  现在,又多了二十万片玻璃。

  思来想去,朱国祥咬牙说道:“陛下,玩物不能丧志,更不可惊扰地方。若是暖房须用二十万片玻璃,臣必为天下之罪人也!”

  宋徽宗眉头紧皱,脸色很不好看。

  类似的劝谏奏疏,他去年收到太多,现在一提起来就烦。

  因为建造艮岳,从去年开始,花石纲变得疯狂起来,各地知州纷纷苦劝皇帝别乱搞。

  “你怎也来劝朕?”宋徽宗责备道,“我大宋物阜民丰,区区二十万片玻璃而已,难道还会残害小民不成?你若再劝,朕可要生气了!”

  朱国祥说道:“臣实在不愿惊扰地方,暖房种植花木,只为陶冶情操,两丈之屋足矣,何必要建得那么大?”

  “此言差矣!”

  蔡攸突然走进来他大清早就受到召唤,宋徽宗叫他来暖房陪同赏花。

  蔡攸笑道:“海内富庶,百姓安乐,此亘古未有之盛世。莫说二十万片玻璃,便有一百万片,我大宋也能轻松制出,无非南北各窑多烧几年而已。两丈之屋,局促狭窄,怎显得出皇家气象?”

  宋徽宗高兴道:“这才是道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