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朱贼真愿意放俺们走?”刘光世的关注点不同。
一个个将官,都生出满满的求生欲。
刘延庆说:“只有两人不能走,须留下来从贼。”
“谁啊?”众将都看向杨惟忠。刘延庆是有名的逃跑将军,朱贼肯定看不上,那多半就是索要杨惟忠了。
刘延庆说:“一个是王渊,朱贼赞其轻财好义、家无宿储,为当世之良将。若是从贼,必有重用。”
王渊听了哭笑不得,被朱贼如此称赞,是该高兴还是苦恼?
北宋的西军将领,跟明末的兵头子有很大区别,因为朝廷可以随意将其调离部队。
想要成为紧握兵权的兵头子,就得深耕乡村基层社会。
这是由于,西军的正规军数量不多,大部分都属于乡兵和番兵。
到了北宋末年,官府很难把兵招上来,在征召乡兵、番兵入伍时,就得采用悬赏承包制度。
即州县官府发出悬赏令,乡间豪强负责招兵,根据募兵数额予以奖赏。负责募兵的豪强若是也参军,直接就可担任乡兵将官。
长期经营某地的将门,跟地方豪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可以有限度的操作募兵过程。
若是把这些将门,长期调离其老窝,那么官府征兵会很困难。
朱铭许诺释放全部降兵,刘延庆为啥欣喜若狂?因为这些降兵回乡之后,重新招募依旧是他的兵,他刘家依旧能保住兵权!
而王渊也是一方豪强,带着许多乡兵入伍,刚参军时就做了军官。
王渊属于地方豪侠,惯常结交三教九流,四里八乡都对他很尊重。做了将官之后,也不怎么克扣粮饷,因此他麾下部队都愿意卖命,这在北宋末年是非常罕见的。
用王渊的原话说:“朝廷的俸禄,远胜过在家种地,我是不愁吃穿的。既然选择来当兵,就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做富翁。”
正因如此,韩世忠与王渊一见如故。
朱铭在起兵之前,就经常关注西军动向。现在根据主将的出兵地点,能推测出王渊和韩世忠就在刘延庆手下。
刘延庆继续说:“另一人便是韩世忠,朱贼知其擒杀方腊,赞他是当世大英雄。若是从贼,也当重用。”
这个时空的方腊死于乱军,但都传是韩世忠擒杀的,毕竟确实是韩世忠带兵击溃。
刘光国朝王渊拱手:“几道兄,委屈你了!”
其余将领,也纷纷拱手,跟即将从贼的王渊告别。
王渊愤怒道:“吾向来忠君报国,哪能去做贼寇?”
刘延庆说:“为了两万多西军士卒的性命,还请王将军不要拒绝。”
“不去!”王渊气冲冲站起。
“拿下!”
刘延庆喊道:“把韩世忠也拿下,一并送到骆谷关下!王将军放心,朱贼说他愿与朝廷和谈。若是和谈成功官府会把你们的家眷送往汉中。”
王渊挣扎着被捆起来,很快韩世忠也被捆来。
韩世忠甚至不知道咋回事儿,一直在疯狂输出骂脏话。
这哥俩碰头之后,韩世忠问:“兄长怎也被捆了?”
王渊已经骂累了,没好气道:“朱贼听说你擒杀方腊,称赞伱是大英雄,要好生重用你。”
“不是抓俺砍头啊?”韩世忠瞬间放心,还苦中作乐笑起来,“那朱贼是个有眼力的,竟晓得俺韩五是大英雄。”
多次逃脱追杀的韩世忠,就这样被自己人捆了送给朱铭。
第377章 火枪火炮
几个月前,种师道从褒斜道南下,全军将近有四万五千人(不含民夫)。
部队的主要组成,分别是种家军和折家军。
种师道为主将,折可求为副将。
在斜谷北段还能水陆齐发,渐渐就需要翻山越岭,运粮船只也没法再用了,接下来得老老实实用人畜搬运粮草。
到了褒谷,又行一段距离,已经可以用船运粮。
但一艘船都找不到,连附近的村落都被清空,褒谷靠近河边的村民全跑了。
那就只得继续走陆路,这里水流湍急,临时制作的船筏,万万不敢拿来运粮。
朱贼似乎很有良心,一路栈道都未拆毁。
直至接近褒谷口……
足足八里长的栈道,全特么被拆光了!
对于朱铭来说,栈道拆了之后,随时可以修好。
因为他使用了专业工具,敲掉长三角形楔子,就能轻松取出栈梁。把那些栈梁收好,今后再安上去便是,无非花点时间而已。
可种师道就很难了。
看着空空如也,只剩下无数栈孔的崖壁,种师道长久才憋出一句话来:“修栈道!”
这三个字说出来轻松,做起来却折磨人。
因为西军没有船只,朱铭那边却是有的,而且为数还不少。
大型商船改装的战船,足有数十条。
甲板安放小型平夷砲,逆褒水而上,对准崖边的西军就发射。
种师道这路西军,不但数量最多,而且装备也足。有大量床子弩和神臂弓,被拖出来跟战船对射。
床子弩和神臂弓都是“大杀器”,还比平夷砲射得更远、瞄得更准。
每天就是这样对射,互有一些死伤,严重拖慢修栈道的节奏。
倒霉透顶的种师道,几万大军挤在那里,啥事儿都干不成,每天的工作就是派人修栈道。
嗯,也在打造一些小船和木筏,得为接下来杀出褒谷口做准备。
少数义军的战船还会往更上游航行,试图找地方登陆袭击粮道。
但种师道防守严密,褒谷粮道的几处转运站,全都分配了重兵把守,义军根本找不到烧毁军粮的机会。
双方就这样耗着,足足耗了两个多月。
……
“前方就是石门了,不强攻不行。”种师道忧心忡忡。
石门是两条人工隧道,分别位于褒水两岸。通过反复火烧水浇,生生开出一条高3米多、宽4米多的山腰隧道。(西壁石门长15米,东壁石门长16.5米。)
过了石门,才能出褒谷。
也可走水路,但西军临时打造的船筏够呛。
“报!!!!”
种师道接过信件,看完之后说:“沙河也有贼寇,还修筑了营寨,折统制难以攻下。”
距离石门12里的地方,有一条小河可以绕行,出山之后在褒城县和西县之间。
大军虽然难走,但派小股精锐奇袭还是可以的。
反正修栈道需要时间,闲着也是闲着,种师道就派折彦质带兵奇袭。
可想而知,奇袭失败。
义军的营寨,卡在河谷险要处,只派三千士卒驻守,没有上万人根本打不下来。此时此刻,栈道已修到石门十多米外。
负责修栈道的西军,身穿几十斤重的步人甲,连面盔、顿项都拉下来,把脸部和颈部全给护住。安放栈梁的士兵如此,后面用绳子拉拽他的也是如此。
每放好一根栈梁,就得换人来工作。
不但累得够呛,而且全身扎满箭矢,早就被义军射成刺猬。
可惜朱铭没有床子弩和神臂弓,否则一箭一个!
但朱铭有别的玩意儿啊。
褒水两岸的人工隧道,各有一个火枪手走到洞口。
几个全副武装的西军士卒,正用绳子拉着战友高空作业,猛然看到石门当中有人举起奇怪的棍子。
那是什么玩意儿?
“砰!”
一声枪响,铁甲打穿。
正在安放栈梁的西军士卒,吃痛抽搐挣扎,手里的铁锤也掉进河里。
后面的西军拽着绳子拖回,发现顿项已被打穿,脖颈处有一个血窟窿。
鸟铳的精准度很高,十多米的距离,不但能轻松命中目标,而且还能瞄准脖子射击。
负责修栈道的士兵,吓得全部退缩。
一刻钟之后,尸体被拖到种师道面前展示。
种师道先观察被打穿的顿项,接着再去看伤口,用刀从伤口里挑出一颗撞击变形的铅弹。
“贼兵的武器是甚样子?”种师道问。
全程目击的西军士卒,惊恐回答:“一根三尺左右的棍子,举起点火,砰的一声,还会冒烟。”
朱国祥和朱铭也搞出了燧发枪,但不知什么原因,击发率就是提不上去。燧发枪开枪十次,有三四次都无法击发,于是决定先批量制作火绳枪。
折可求也走过来,仔细查看之后,嘀咕道:“难道朱贼真会妖法?”
南宋建立几十年后,宋人也研究出管状火器。
但并非发射子弹,而是类似喷火器。它源于北宋的火药配方点燃之后不会爆炸,而是出现剧烈燃烧现象。
这种喷火器被金人学去,甚至拿来对付过蒙古人。
至于突火枪的发明,还得再等一百年。
种师道召集将领开会,研究朱贼到底拥有什么武器。
众说纷纭,都往妖法仙术上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