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折家那种实质上的军阀,也必须通过文官知州帮忙募兵。而知州明显没那个能力,把募兵项目分包给豪强,豪强又得看折家的脸色,绕这一大圈折家才能征召士兵。
姚家就更惨,因为姚古不在本地统兵,难以有效控制地方豪强文官扔来什么部队,他们都得乖乖接受。
北宋的西北将门渐渐做大,是由于战事日渐频繁,武将往往被任命为知州,获得了朝廷授予的募兵权。比如折家之人,长期担任府州知州,这就不用绕圈子而直接募兵了。
王通和吴玠当初入伍,都是熙河路的知州们招募的,并非姚古、姚平仲的私人部曲!
王通说道:“俺是秦州(天水)人,老家已被贼兵占了。吴兄弟是陇干(静宁)人,李彦仙起兵占了陇西,贼兵又占着秦州,陇干迟早被贼兵拿下。要俺说啊,投贼了也好,族人都能保住,指不定还能在新朝封妻荫子。”
吴玠显得有些茫然,他跟弟弟吴璘都运气好,战功从来没有被吞没过,因此兄弟俩升迁极为快速,对大宋朝廷并没有什么怨言。
而且他们远离朝堂,对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接触不多,也就怨恨童贯党羽在熙河路瞎搞而已。现在童贯跟着宋徽宗跑路,枢密院和三省都换了人,熙河路处于权力真空期,姚古兼领都大茶马司,正是武将们混得最滋润的时候。
当天傍晚,一队轻骑回来,领兵者直入姚平仲的大帐。
随即姚平仲召集王通和吴玠开会,与会者还有二人麾下副将。
姚平仲也不绕弯子:“朝廷无道,君臣昏聩,致使外虏肆虐中原,而天下民不聊生。俺打算投靠朱元帅,扫清宇内,再造乾坤。愿意的就跟着俺,不愿意的可立即离去,但不能把麾下士卒带走。”
几位部将虽然面面相觑,但没有感到太过惊讶,因为他们早就猜到了。
主要还是姚平仲这次发兵诡异,带着几千兵就敢距离虢县十五里扎营,极有可能被虢县和宝鸡的义军给夹攻。
“既然无人退出,那便是都同意了,明日随俺前往阳平镇驻扎!”姚平仲说道。
阳平镇夹在虢县和郿县之间,而且位于渭水岸边。
姚平仲在那里扎营,等于被义军前后堵住,一旦有所异动必然全军覆没。
这个举动,足以取信于义军将领。
义军那边也投桃报李,李进义只带一队亲兵,便直入姚平仲在阳平镇的营寨。
双方都给足诚意,初次见面极为融洽。
姚平仲带领部将在营寨大门迎接,作揖道:“平仲携诸将拜见将军,敢问将军尊姓大名。”
李进义作揖回礼,笑着说:“免贵,俺姓李,唤作李进义。两年前,贵军走陈仓道攻汉中,便是俺把栈道全拆了,说起来也算老朋友。”
姚平仲哭笑不得:“原来是李将军在守陈仓道,真是不打不相识。”
李进义说道:“俺负责宝鸡这边,西路军主帅杨将军正在武功。阁下可带兵过去一路有粮草接应,去了武功之后,杨将军自有安排。”
此时此刻,扶风、岐山、凤翔皆在义军手中,已经占领凤翔府全境九县,还杀出去占领了京兆府(府治长安)的武功县。
一番交代之后,姚平仲再次带兵东进,李进义给他们配了一些运输辎重的船只。
部队来到武功县城外,姚平仲带着王通、吴玠进城拜见。
杨志早已得知消息,心情无比舒畅。他此时缺的就是兵,更何况还是姚平仲来投。
热情迎接之后,杨志问道:“令尊是何打算?”
姚平仲说:“家父还有疑虑,但俺已投过来,他没有别的选择。只需在关中打开局面,家父必然带着全军来投。请将军告知关中局势,在下或许能帮上一点小忙。”
杨志说道:“种家军死守长安与咸阳,刘家军在泾阳屯驻。”
姚平仲顿时笑道:“俺的家乡便是云阳,俺可带兵北上先取奉天(乾县),再顺着甘水去攻云阳。云阳豪杰全是俺的故旧,可立即募兵数千,云阳县城旦夕可以拿下。云阳一失,就等于断了刘延庆的后路。俺再写封信给他,刘延庆必然以为姚家军全投了义军!”
“哈哈,好计策!”杨志能够猜到刘延庆是啥反应。
当晚,杨志热情款待诸将,还给姚平仲的士卒送去好吃的。
第二天姚平仲便出发,杨志给他配了大量船只,就连士兵都可以全程坐船。
如此,进兵速度更快当日下午便抵达奉天(乾县)。
奉天只有县令守城,听说姚平仲已从贼,以为姚古全军都投了,奉天县令吓得开城投降。
姚平仲在关中确实颇有名气,他带兵继续往东进发,奉天县的豪强和游侠,得知姚平仲已经投靠义军,竟然也跟着起兵响应,杨志莫名其妙多出千余兵力。
云阳县城,有刘延庆分兵三千驻防。
姚平仲带兵抵达之后,立即给城内射书,又派人去四里八乡募兵。
这里是姚家经营数十年的老巢,“小太尉”姚平仲发令募兵,而且还是要跟着朱元帅打仗,各个乡村市镇很快就轰动了。
早就厌恶朝廷的豪强和百姓,以及无数江湖游侠,纷纷结伴前来投军。
几天时间,姚平仲就兵力破万,城内守军吓得连夜弃城逃跑。再不跑就没机会了,因为城内也在串联,指不定哪天就有人放火做内应。
……
泾阳。
“什么?姚氏父子从贼,云阳已经没了!”刘延庆大惊失色。
刘光国说:“父亲,云阳失陷,我军退路已断。姚家军常年在熙河戍边,战力颇为强悍,他们从贼之后,武功以西皆入贼手,俺们万万是敌不过的。要么俺们也投贼,要么走渭水、黄河撤军,绝对不能跟着种家军一起守城!”
刘光世也说:“兄长言之有理,应当速速做出决断。”
刘延庆跟姚古的想法差不多,不愿交出手中兵权,还打算继续观望一阵。他反复思考之后,说道:“撤军,但不要撤得太远,全军撤至栎阳便可,让种家军在前面顶着。”
数万刘家军,就这样一箭不发便跑,直接把种师道给卖了。
刘延庆逃跑之后,咸阳被两面包夹,那里的种家军等于困守孤城,连跟长安的联系都被切断。
杨志依旧不攻城,而是让姚平仲继续威逼刘延庆。
姚平仲随即东进占领高陵,刘延庆吓得再次后撤,连夜带着大军奔往渭南。
杨志派遣偏师攻占周边县城,把长安也给围起来变孤城。
种师道由于分兵去东京勤王,他现在的兵力也捉襟见肘,只能困守长安、咸阳两城,彻底被切断与外界的联系。
姚古接到儿子的来信,得知刘延庆“大败而走”,终于下定决心投靠汉中。
为了立功,姚古写信给熙河路各州县的文官武将,让他们全部改换旗帜归顺朱氏。
哪座城没有换旗,就会遭到李彦仙的攻击!
第467章 西夏搅局
兰州的旗帜不改,所以李彦仙带兵来了。
兰州太守张巨,让人抬着一口棺材,直接搁在兰州城楼上。
司理参军李思奉命出城,对李彦仙说道:“张太守让俺来传话,兰州守军只有三千,阁下尽管来攻城略地,太守已经为自己准备好棺材。”
李彦仙一脸无奈,他不想跟张巨打仗。
张巨,字国材,福建浦城人,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
此君以前做过殿中侍御史,因反对童贯、蔡攸伐辽,被罢官撸职归乡。按照正常轨迹,他是先起复为秦州太守,再去利州路做转运使。在利州路修筑栈道和堤坝,虽然颇有政绩,却又得罪王黼而编管池阳。
但朱铭父子尽占利州路,张巨自然不可能来汉中当官,兜兜转转跑来兰州做知州。
这位须发花白的老先生,靠着棺材坐在城楼上,从容面对李彦仙的数千义军。
“兄长,张巨去年来到兰州,自上任之后善待军民,他在兰州威望极高”阎平劝谏道,“有张巨守城,兰州不易攻取,就连细作也不好用。不如先打东关堡、女遮谷,那里有咱们的兄弟,可做内应一举拿下!”
李彦仙做事干脆利落,眼见兰州早有准备,立即下令:“挥师东关堡!”
四千多骑调头就走,很快连个人影都不剩,就仿佛他们从来没来过。
李彦仙攻略多个州县,已聚兵八千多人,其中超过一半是骑兵。
全是轻骑兵,披甲率不高,但人人带弓,而且多骑劣马,甚至还有骑骡子的。
至于步兵,被李彦仙安排守城。
“太守,太守……父亲!”
李彦仙带兵离开不久,张巨忽地昏迷倒地。
这个六十多岁的福建老臣,做秦州太守时就多病,可能是不习惯西北气候。现在转到兰州做太守,病情更是加重,先前一直在强撑着。
儿子张然悲痛万分招呼衙前吏将其抬回州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