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穿越指南_王梓钧【完结+番外】(684)

  但地方官害怕遇到风暴,不但不帮着搜集海船,还故意把海船给驱散了。

  无奈之下,朱铭只得沿河北上。

  得知太子离开的消息,盐场官吏都长舒一口气,还以为把事情糊弄过去了,他们哪知道朝廷很快就要派人来调查?

  朱铭此次前往胶东,一来视察金场和铁场,二来视察海贸港口,三来视察海军战舰。

  北宋初年,高丽和日本两国,都是在登州与中国贸易。

  为了防备辽国从海上进攻,就把登州港给废了。

  地方官员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又请求在密州板桥镇(胶州)开港。

  板桥港时兴时废,到宋徽宗时已彻底废弃,整个长江以北竟然没有贸易海港。

  这怎么行?

  去年秋天,朱国祥就下令在山东开海。

  内阁讨论一个多月,认为登州过于危险,还是胶州港更安全些。这个结果,被朱铭一票否决!

  金国确实有水师,但都是内河水军。

  其海军舰船,也就那么二三十艘,全是一些近海小船。而且没有专业水兵,都是陆军登船作战,不打仗时这些船都在跟高丽做生意。

  怕个鸟啊?

  朱铭就算不知道确切情报,也明白大明的海船肯定更牛逼,该是金国害怕大明从海上进攻才对。

  去年李宝收复东南之后,浙江、福建的旧宋水师舰船,还算坚固耐用的全部调往山东。而且连同水兵一起调过去,直接在登州建立第一支大明海军。

  却说朱铭还没离开海州,一支船队就从东边驶来。

  船队只有六艘海船,但全部属于大型船只。

  刚刚接近登州港,就被大明海军给盯上,三十多条近海战舰一窝蜂围上去。

  “自己人,自己人!”

  头船甲板上,大量士卒疯狂呐喊,随即挂上歪歪扭扭的“明”字旗。

  薛道光一屁股坐在甲板上,望着近在咫尺的中国海岸线,道心碎裂有一种想要痛哭的感觉。

  海外寻仙这种事儿,谁爱去谁去,他是不愿再出海了。

  六条大船被“护送”入港,薛道光刚下船就被围住,一个水师将官问道:“你们是哪里……”

  忽有军官喊道:“这位是薛真人,昏君派他们出海寻仙,我以前在杭州见过,我当时差点也被派去!”

  “竟是暴宋余孽,通通拿下!”

  薛道光苦笑道:“贫道与陛下、太子有旧。”

  “你怎知改朝换代了?”

  “我们回航时,去高丽那边补过船,从高丽官员口中得知消息。”

  第621章 老薛差点去美洲?

  登州和莱州,已被合并为登莱府。

  青州、密州与潍州,则被合并为青州府。

  全都是矿冶重镇,未来还会兼着发展海贸。

  元丰年间,登莱两州的黄金年产量,已经多达9583两,占全国总产量的89.5%。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数据,实际黄金产量远高于此。宋神宗在位时期,皇帝曾经下发中旨,一次性在山东采买数万两黄金。

  朱铭出京之时,朝廷已接到登莱知府的请奏——请朝廷正式设立栖霞、招远等县。

  山东别处因为战乱人口锐减,登莱这边却是人口暴增。大量流民逃到胶东,一边垦荒,一边淘金,亦有被雇佣采金矿者。

  各处金矿都划了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组织,类似帮会又像是行会。农民起义军杀过来,他们只是象征性归顺,并上交一些黄金表达忠诚。

  这些地头蛇还学会了抱团,外来农民起义军不敢硬来。

  到了大明新朝,张叔夜同样以招抚为主,再配合武力镇压几个冒尖的。

  现在申请新设几县,一是因为人口已达到设县标准,二也便于朝廷对地方进行管理。必须削弱帮会的影响力!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沂州。

  两个月前,朝廷下令新设沂南县,也是因为聚集了太多采金人口。

  这几个采金重地的首任主官,清一色是御史转任的知县,即派遣京官去震慑地方,顺手收拾那些帮会头头。

  朱铭在沂州逗留数日,接着又前往密州板桥镇,这里也因开海而复设胶西县。

  “板桥港的南运货物,以木材、铁器、山货为主,运去杭州那边出售,”胶西市舶务官员,向朱铭介绍道,“南边运来的货物可就多了,丝绸、漆器、桐油、陶瓷、稻米……百物皆有。胶东、胶西如今冶金冶铁者多,本地粮食根本不够吃,幸亏开海运来江南稻米。今年的粮价,只有去年的七成!”

  朱铭问道:“没有前往高丽、日本贸易的?”

  市舶务官员说:“山东重新开海之后,高丽贸易都走登州港,怎会绕来胶西这边?至于日本,听说是在搞海禁,大都从浙江那边走私过去。”

  朱铭眺望港口海域,发现果然萧条得很,停泊在此的海船并不多。

  毕竟,这只是山东开海的第一年。

  朱铭猜测,必定有通过海运,往江南走私山东黄金的。

  但朝廷暂时不会去管,可以用黄金吸引江南海商,等胶西县海贸繁荣之后再严厉缉私。

  因为法律规定,山东黄金不得私自外运,除了卖给官府之外,其余黄金只能在本县流通。

  江南商人想把山东黄金运走,就必须以正常贸易为幌子,把黄金夹藏在其他货物当中。每走私一批黄金,就等于运走一船海货,非常有利于山东经济发展。

  在胶西县逗留的第三天,朱铭终于得到薛道光回来的消息。

  他立即启程前往登州,在登莱府宾馆见到薛道长。

  “道长好久不见。”朱铭拱手笑道。薛道光万分感慨,做道士揖说:“一别经年,殿下风采依旧。”

  薛道光看起来老了许多,肤色变黑了,皱纹也多了,估计在海外吃了不少苦头。

  朱铭问道:“可否告知海外经历?”

  薛道光详细诉说道:“八年前,阉人崔护统率寻仙船队出海。他向南经琉求岛(台湾),前往麻逸国(菲律宾北部),虽未寻到仙人,却带回大量奇珍异货,在杭州售卖大赚了一笔。不过中途遇到风暴,三艘海船连同船员葬身鱼腹。崔护也差点死掉,吓得再也不敢出海。”

  “七年前,贫道奉命接管船队,除了寻仙之外,还要出使日本。官……赵佶好大喜功,想要册封日本国王,亲自提笔给日本写国书,但日本没有任何答复,因此需要两国先通国书。贫道去了日本,没有见到国王,却是先打了一仗。”

  朱铭感觉很有趣:“在日本打仗?”

  薛道光说:“日本的国情极为复杂,他们称国王为天皇,退位之后称上皇,出家之后称法皇。”

  “如今,日本有一位白河法皇,还有他的孙子鸟羽天皇。白河法皇在年轻的时候,收养了一个女儿,传闻是他的私生女。又传闻他与这位私生女私通,并将私生女嫁给自己的孙子做皇后。”

  “也还有其他传闻,实在是说不清楚。这位养女的生母,是白河法皇儿子的乳母,同时也是他孙子的乳母,还是日本公卿大臣的妻子。传闻白河法皇,先是跟儿孙的乳母私通,有了私生女再收为养女……”

  “据传,白河法皇还跟私生养女生下一子,现在名义上是他孙子的儿子……”

  朱铭大感震撼:“呃,果然国情复杂。”

  薛道光说道:“贫道刚去的时候,搞不清楚状况,稀里糊涂就卷入日本政斗。却是那白河法皇另立府院,提拔重用寒门(中低级贵族武士),以此来摆脱权臣与外戚。权臣外戚辅佐那鸟羽天皇,跟白河法皇明争暗斗。”

  “天皇一派,乐意与我中国交往。法皇一派,却奉行是闭关锁国。贫道不明所以,通过浙江海商的关系,把国书递给了天皇一派。那白河法皇大怒,调集日本水师,与俺寻仙船队大战。”

  “日本水师船小兵弱,自是战败无疑。贫道约束不住麾下将士,获胜后的将士们登陆大掠,又围攻日本的一座山城。那山城虽不大,却易守难攻,只能在城外抢掠一番就走。”

  日本局势看似复杂,梳理起来其实很简单。

  权臣和领主们尾大不掉,法皇另起炉灶搞中央集权。既得利益者们不甘失去权势,以天皇为中心进行反抗。

  但反抗无效,法皇通过几场战争,以及其他政治手段,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并且害怕外来势力介入,法皇决定闭关锁国,日本片帆不得出海,中国海商必须集中跟法皇贸易。

  薛道光啥都没搞明白,刚去日本就拜错了码头。

  薛道光继续说:“撮尔小国,竟也敢抵抗天朝大军,船队将士们愈发愤怒。贫道无法劝阻,只能看着他们沿岸抢劫,洗劫了日本好几处山城的附郭百姓。但实在攻不下那些山城,只能带着抢来的货物回杭州。”

  “回国之时,发现杭州被方腊所据,又连忙航行至明州登陆。船员多为江浙人士,他们不知亲人生死,又害怕方腊攻陷明州。当时明州粮食不足,货物也不好卖,贫道就带着他们去福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