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三说道:“黑风……大明村已有几百亩茶山,人手太少,采茶季忙不过来。以前的山贼头领们,害怕挡不住官兵,还下令把山道两边的大树砍了。现在都是些小树和杂草,没人敢来这里种地。”
朱国祥说:“人手不够,就种桐子树(桐油),种下三年就能结籽,还能保持这里的水土。”
西乡县多山,种茶和种桐油树都很适合。
不过在宋代,此地种桐油树的还不多,得等到清朝才大面积种植——人口大爆炸,能开发的土地都开发了,实在开发不了的就种经济树木。
山道两旁被砍得光秃秃,朱院长实在看不顺眼。
他一边爬山观察,一边规划种植区,把田三听得一愣一愣。
朱大哥的父亲,似乎……很奇怪的样子。
聚宝盆跟在他们身后,也不需要牵着,自己就乖乖爬山。这也让田三感觉很神奇,朱家父子似乎都不一般,便连他们养的马也是如此。
随着山势越来越陡峭,聚宝盆也有点吃力了,关键时候还得朱国祥推一把。
田三也主动帮忙抱孩子,让奶妈一个人爬坡。
今天的太阳挺大,累出一身臭汗,总算到了山寨。
父子俩见面,朱国祥开口就说:“你这里人口太少,需要弄更多人进来。”
“这是肯定的,”朱铭笑道:“我已经让弓手回乡传话,他们村子里的人,要是过不下去了,来我这里就能分几亩地,反正我手里的田产有一大把。不缺地,只缺人。他奶奶的……”
“不准说脏话!”朱国祥立即制止。
“行行行,”朱铭吐槽道,“不晓得是官府盘剥太狠,还是宋代生产力不足,明清时期的汉中人口很多啊。你再看看我这里,算上那些荒山,怕是有几千上万亩地,居然只有区区几百号人。我已经问过了,就算没有经历战争,以前这里也就九百多人。”
朱国祥猜测道:“恐怕,你说的两个原因都有。”
朱铭突然喊道:“白胜,白胜!”
白胜飞跑过来,他没有去县城复命,留在山寨帮朱铭处理琐事。
朱铭说:“去把马儿牵来。”
白胜麻溜跑开,很快就牵来一匹马。
朱铭笑着说:“我给聚宝盆找了个老婆,跟聚宝盆还是老相识。”
这畜生也不知道客气,见到母马就往前冲,绕着异性不停的转圈。
母马也有发情的迹象,站在那里比较躁动。
朱铭不予制止,只嘿嘿笑道:“你就快活吧,等真的要上战场,肯定把伱给骟了。”
朱国祥在山寨里散步,入眼到处是烧得黑黢黢的房子。
朱铭跟上来说:“那晚放火有点狠,寨子里的房屋烧了四分之一。还烧掉许多布匹,这可是硬通货,把我给心疼死了。这些房屋,以前都是山贼头领、头目和家眷在住。朱院长要是搬过来,我给你修一间大房子。”
“你就嘚瑟吧。”朱国祥鄙视道。
“我肯定嘚瑟啊,”朱铭心情愉悦道,“放在穿越以前,我做视频那点收入,只能在大城市买個厕所。现在这里全是我的,地盘可能没有十平方公里,但七八平方公里肯定有的。是平方公里,可不是平方米。”
说得牛逼,其实寒酸。
这七八平方公里的地盘,大部分都是山岭。能种稻子的水田,也就在沿河沿江一带,加起来还不到两百亩。
朱国祥坐在一处烧毁的房屋前,望着远处开始骑母马的聚宝盆,提醒道:“就你这地方,就这点人口,恐怕造反还得慢慢积攒实力。”
朱铭走过来,挨着老爸坐下:“我等着靖康耻发生,在汉中地区造反,最大的障碍是西军。那是北宋最精锐的部队,而且还挨着汉中这边。只有西军损失惨重,我才敢揭竿而起,否则多半是要失败的。”
“十几年时间,慢慢等吧,”朱国祥问道,“你会造火枪不?”
朱铭说:“网上看过火枪发展史的视频,也看过几张火枪结构图。我还知道怎么做颗粒火药,那玩意儿简单得很,不识字的农民都能做出来。朱院长,你听说过三大穿越宝典吗?”
“没有。”朱国祥摇头。
朱铭哈哈笑道:“三大穿越宝典,分别是《赤脚医生手册》、《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我见过后面那两本,写得特别精彩。”
“什么乱七八糟的。”朱国祥听得很无语。
朱铭说道:“还真是乱七八糟,《军地两用人才之友》的内容五花八门。军事、农业、机械、建筑、家电、烹饪、手工、篆刻,甚至还他妈有摄影、会计和工商管理。看完这本书,武能上阵炸坦克,文能刻章修电视。”
朱国祥忍俊不禁,他只真被逗笑了,问道:“你看完了?”
朱铭摇头:“没看完,八九百页呢。我只看到未来武器展望,红外导弹、防空悬浮弹之类。这本书的内容太多太杂,吃饱了撑的才会看完。我随便翻了一下,后面还教人怎么养鹌鹑、刮腻子、修电冰箱、开拖拉机,你说我学那些玩意儿干啥?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用步枪打飞机的姿势,还知道怎么徒手炸坦克。都是屠龙术啊,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说正经的,”朱国祥不跟儿子瞎扯,“我虽然不懂打仗,但我知道武器的重要性。你如果真想造反,建议你先搞一批火枪出来。”
朱铭正色道:“火枪得慢慢研发试验,我手里连个铁匠都没有。还是先种地经商吧,当务之急,是明年搞出炒茶。茶叶属于暴利,也是我们手里唯一能获取暴利的手段。”
“那你今年得整理废茶山,把附近的废茶山也利用起来,”朱国祥建议道,“如果明年采茶忙不过来,就去县城招募采茶工。这样多多生产炒茶,才能迅速积累原始资金。”
喝了几次团茶,朱铭已经能够确信,炒茶是绝对有市场的。
那边的空地上,聚宝盆已经从母马身上下来,这畜生居然才坚持几分钟,让津津有味看马片的朱铭一阵鄙视。
“朱大哥,张三哥回来了!”白胜老远就喊道。
父子俩起身去迎接,发现张广道正抱着孩子,奶妈已经把姚方之子交给他。
张广道逗弄着小孩说:“朱兄弟,县里来了个甚提学使,要考察什么八行士子。向知县让你涂脂抹粉,装作重伤模样,免得在提学使面前露了马脚。”
“让我去县城?”朱铭问。
张广道摇头说:“不大清楚。俺离开县城的时候,这提学使爬山去了,带着许多读书人登高望远。就连向知县都不知道,提学使究竟哪天来看你,只说让你在家随时准备好。”
朱铭听懂了,这个提学使不怎么靠谱。
朱铭问道:“听说张三哥以前贩私盐,认识深山里许多逃户?”
张广道说:“认识。”
朱铭说道:“处理完寨子里的事情,烦请张三哥走动走动。去告诉那些逃户,我这里有的是土地,只要他们愿意来,日子保证过得更好。”
“若不受官府盘剥,他们肯定愿意来,深山里住着实在不易。这事包在俺身上。”张广道拍胸脯说。
第78章 提学驾到
朱国祥在山寨住了一晚,便回上白村去了。
张广道带着一个妇人前来拜见:“朱兄弟,这是姚大哥的浑家。”
妇人很年轻,还不满二十岁,生得还算俊俏。
她怀里抱着孩子,当即跪倒说:“多谢寨主……”
“叫我村长,”朱铭直接打断,又对张广道说,“你们也可叫我村长。”
妇人拜道:“多谢村长活命之恩,还把俺的孩儿送回来。”
朱铭微笑颔首,叮嘱道:“今后好生过日子便是,给你十亩旱田,可让张三哥帮忙招佃。”
“多谢村长!”妇人欣喜道。
朱铭又问张广道:“山寨以前修房建屋,都是怎么搞的?”
张广道回答说:“便与官府征发徭役一般,不给工钱,只给口粮。”
朱铭心里有了计较,他可以雇佣村民干活,用发工资来进一步提升威望。
农历六月还算轻松,也就种稻子的比较忙——早稻田需要灌水,中稻田需要追肥。
但这里大部分是旱田,农民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叫一些来干活。
事情吩咐下去,保甲长负责征召。
一共选了三十个青壮,隔日便上山清理烧焦的废墟。
他们工作时愁眉不展,虽说朱铭宣布要给钱,但没一个人肯相信的。
朱铭骑着聚宝盆在瞎转悠,三十个青壮一边工作,一边偷看这位“监工”老爷,眼神里透露出的更多是畏惧。
当天傍晚,趁着吃饭的时候,朱铭宣布道:“工钱每日一结,吃完饭都过来领钱。”
看着半筐铁钱被抬出,青壮们终于舒展眉头,一个个露出欣喜之色。
也顾不上吃饭了,全都抱着饭碗过来候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