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人来了三次,见赵煦都在睡觉,没敢打扰。
直到第三天,赵煦被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惊醒。
刘美人慵懒的睁开眼,一只手还在赵煦胸口,嘟囔道:“这天色还没亮……”
赵煦听到这敲门声,就急急起床,披着衣服就打开门,道:“是不是赵似有消息了?”
陈皮满脸惊喜,道:“是,官家,十三殿下来信,说是他们已经进入大理国,一切按计划在整顿。”
说着,他将两封信递给赵煦。
赵煦直接抢过来,摊开一看,一封是赵似的,一封是种建中的。
他直接转过身,点好灯,坐在床头就看起来。
赵似的信很长,从他领兵进入大理,一步一步,重点则是他孤身入城,降服高氏的传奇故事。
“胡闹!”
赵煦皱眉低哼了一句,不过,从赵似的信里,他也看得出,他与种建中已经完全接管大理国了。
他又打开种师中的。
种师中的信里就更为详细,没有那么多废话,详细说明了种种情况,尤其是对大理国方方面面的处置。
崇祯看完,将信放到边上,面色沉思。
大理国的问题不大了,吐蕃那边也有吕惠卿在,都无需他太过费心思。
“边患暂时稳定,接下来,就是要专心变革了。”赵煦轻声自语。
刘美人给他披了件衣服,道:“官家,我们是要回京了吗?”
赵煦看了看外面,天色微亮,道:“还有一个重要地方要去。”
说着,他转向陈皮,道:“给赵似,种师中传旨,命他们按计划行事。再给政事堂去信,命他们做好准备。”
“是。”陈皮道。他知道,对于大理国,政事堂那边早有一套既定计划。
赵煦一直的担心慢慢放下,神情振奋,没了睡意,道:“收拾一下,明天出发,去江南西路。不要通知任何人,让楚攸护卫就行了。”
陈皮躬着身,道:“是。”
赵煦又仔细想了想,道:“传话给政事堂,对辽国的谈判,要强硬一点,有小战事也可接受,不必退让了。再给枢密院递话,命他们‘军改’加速,同时,对北方三路的军备要加强,李夏那边,继续施加压力。给种师中递话,可以越界,对幽云十六州进行试探。”
赵煦相信,宋朝这边连续大败吐蕃与大理,必然震动辽国,现在,宋辽在攻守战略上,已经有微妙的变化了。
第七百六十二章 江南西路
绍圣元年,六月初。
赵煦一行人,出现了在江南西路的洪州府,南昌县。
江南西路的封镜,能封的住其他人,封不住赵煦。
但这也惊动了一些人,比如兵部侍郎李夔。
李夔陪在赵煦身旁, 在南昌县四处走动。
李夔异常的紧张,他没想到赵煦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
江南西路发生了太多事情,这些事情,都不应该是当今官家应该看到的。
这是朝野无数人的担心。
他们担心赵煦看到变法的乱象,忽然像先帝神宗一样, 对变法产生动摇。
皇帝对一件事产生动摇是极其可怕的,神宗皇帝对变法产生动摇, 直接导致了王安石的两次罢相, 虽然变法在继续,却不如以往那么坚定,党争越发酷烈,变法实际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李夔观察着赵煦的侧脸,不动声色的道:“官家,江南西路有诸多抗法,乱法之人,之事,宗巡抚等人处置果断,已经得到控制……”
赵煦漫不经心的走着,随口般的道:“我听说,有人呼啸山林,登高一呼,从者云集,已经有近万人的规模, 攻占了两个州县了?”
李夔登时头皮发紧,躬着身, 神色凝重,飞速的在心里组织措辞。
这件事,刚刚发生不过三天,他们的奏本还在路上,哪里能想到,赵煦会突然倒了!
李夔低着头,没敢看赵煦,道:“官家,这里,有三个原因,一则,他们都是无地流民,容易被哄骗,二则,他们都有被豪强欺压的经历,怨愤却又怪罪到了朝廷头上。三则,变法引起了诸多人的不满,有人从中挑唆, 撺弄, 居心叵测……”
赵煦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道:“就没有你们的原因?”
李夔脸角绷紧,抬起手道:“臣……有时过于心急,难免有所疏漏。”
赵煦看得出来,李夔并不是在为自身开罪,而是在为宗泽等人。
他没有说话,继续向前走,看着一处新建,泥浆未干的院子,道:“这就是南大理寺,启用了吗?”
李夔看了眼,连忙道:“是,已经启用了,审了不少案子。”
赵煦嗯了一声,淡淡道:“你跟朕说说,奏本意外的事情。你要是说的与朕知道的不一样,朕就将你糊到墙里,安抚江南西路士绅之心。”
李夔神色立变,犹豫再三,还是道:“官家,江南西路的情况,有些不乐观。”
“详细说。”赵煦边走边道。
陈皮跟在后面,看了眼李夔,便继续低着头。
李夔看了眼前面,便开口道:“官家,江南西路的士绅连成一片,看似无关,实则彼此勾连,错综复杂。不管是制度上的变革,还是涉及赋税,田亩等的变法,都遭遇了重重阻力,从官场到百姓,抵制者无处不在,并且人数众多,稍有风吹草动,便是大波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