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看着这盘菜,想着‘金玉福禄寿’五个字,道:“去吧。”
四个儿子齐齐抬手,告退而去。
章楶自然也能明白这五个字的意思,道:“下棋吧。”
章惇拎着食盒进门,严肃的脸上少有的出现微笑,道:“让你两个子。”
“哼。”章楶哼了声。
此时,庆寿殿同样是颇为热闹。
朱太妃,赵煦,赵似,赵幼娥一家四口,正在吃饭。
朱太妃亲手做了一桌子菜,招呼三个孩子吃。
赵似,赵幼娥两个小家伙争先恐后,打打闹闹,你争我抢。
赵煦则相对稳妥一点,却也不时的悄悄点火。
两个小家伙浑然不觉,从饭桌上争到桌子下,眼见就要变真人成决斗,朱太妃却大与往日不同,笑着没有阻拦。
朱太妃现在是前所未有的开心,满足,脸上都是笑,双眼里盈着泪。
她苦熬苦盼,终于有一家团聚,好好吃顿饭的时候了。
足足闹了近一个时辰,两个小家伙累了,朱太妃将他们送回卧室,就拉着赵煦说话。
她很高兴,话里话外都是赵煦,赵似,赵幼娥,里面没有她。
赵煦默默听着,陪着,微笑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太妃忽然看向外面,急声道:“给太皇太后的送过去了吗?”
门外一个宫女连忙进来,道:“回娘娘,如往年一样,一早就送过去了。”
朱太妃这才松口气,笑着道:“今年过年,你们都早点去吧,好好吃一点,不用候着了。”
宫女黄门都很高兴,应着谢恩。这是朱太妃身边历年的规矩了。
又过去了好一阵子,赵煦拉着朱太妃的手,轻声问道:“小娘,您有什么愿望吗?”
朱太妃脸上都是高兴,看着门外想了想,忽然道:“抱孙子!”
赵煦一怔,旋即一脸狠色的道:“好,儿子努力!”
朱太妃噗嗤一笑,道:“你就会逗我开心。”
赵煦笑了笑,又陪着朱太妃说了许久,见她有些累了,这才出来。
第两百一十五章 都是钱惹的祸
赵煦出了庆寿殿,又去了慈宁殿,仁明殿以及赵佶等各处,后半夜才回到福宁殿。
福宁殿的书房内,赵煦喝着茶,揉着疲倦的眉心。
“今天就都回去吧,没什么事情的话,宫里轮休放两天假。宫外的年休是十五天,咱们也轻省轻省。”赵煦轻吐了口气道。
童贯瞥了眼陈皮,没有说话。
陈皮好好的想了一会儿,道:“确实没什么事。”
俗话说头上虱子多了不痒,外面都快闹翻天了,宫里居然觉得没什么事。
赵煦摆了摆手,拿起手边的奏本。
陈皮,童贯应声退了出去,但两人都没走,伺候在门外。
赵煦看的是枢密院与兵部联合上的‘军队改制方略’,内容非常的多,而且很多是文言,赵煦有时候要回头来看,甚至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推敲,才能明白前因后果。
这道‘方略’,对大宋的军制进行了改革,以团为单位,一个团辖三千人,五个团为一军,总数一万五千人,但要加上后勤,杂役,辅助等,总数接近两万人。
除此之外,也对军职进行重新定性,一团之长称为团长,一军之长称为总管。
而军衔也破除了那些复杂的体系,以‘校尉’为主,一队之长为少尉,团长为上校,总管为将军,上面还有游击,骠骑,再有征(南北东西)将军,而再上,就是封爵。
在这道‘方略’里,军队系的所有人没有品轶,也就是说,他们独立于文官体系之外,划定了这些武将的晋升路线。
同时,这道方略里,对各地的军队布置,防御对象,制衡方式包括各地的战区也有规划。
赵煦认真的审视着,足足到天亮才算看完。
赵煦倒了杯浓茶,自语的道:“倒是基本在我的框架内,只是,具体经略,总管的人选没有提及。”
枢密院与兵部还是有分寸的,对各军的头头脑脑没有提及,这些是要赵煦来敲定的。
赵煦心里有了一些名单,但只是少部分,还得继续考察。
看着外面天色渐亮,赵煦伸了个懒腰,走出书房,道:“你们轮班休息吧,我去睡一会儿。”
陈皮,童贯连忙应着,陪着赵煦返回寝宫。
赵煦洗洗漱漱睡了,过年这时候,宫里是难得平静了一点。
而宫外的各部,虽然年休放假,还是有人在值班,很多事情要在今年开始,加班加点在做。
户部。
一辆辆大马车突然出现在户部大门外,一个老者拿着帖子上前,看着门卫道:“这位差爷,小人是奉命来捐纳钱给朝廷的”
门卫看着几辆大马车,以及上面堆的整整齐齐的大箱子,神色怪异,其中一个指着马车道:“这些都是吗?”
老者道:“是,总共一万贯,还请点收。”
听到‘一万贯’,一群门卫神色微变,其中一个抬手道:“请稍等。”
他转身跑了进去,明显是要请人。
其他门卫盯着几辆大马车,又看向老者,神情怪异又惊讶。
不多久,一个郎中出来,交谈几句,客气的将老者请进去。
几辆大马车从侧门被拉进去,户部迅速着手清点,一枚枚铜钱,发出清脆又令人躁动的声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