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既定计划,赵煦踱着步子,不时点头,等刑恕说完,笑着说道:“大理寺,近来的压力不小吧?”
因为‘司马光一事’,大理寺被推到了风尖浪口,弹劾刑恕等人的奏本不知道多少,即便通通被章惇压下,可这些压力不会消失。
刑恕神色不动,道:“臣依律法行事,以公允为目标,臣做得正,行的直,不怕其他人的口舌!”
赵煦回头看了他一眼,见他不是马屁,确实一脸坚毅,赞许的道:“刑卿家的话,朕是信得。今天,朕给你以及其他几位少卿一句话,只要你们坚守住,没有重罪,朕一律给你们撑腰!”
刑恕神情微震,连忙抬手道:“谢官家。”
他身后的一众人,更是大喜,有官家这句话,他们完全可以大胆施为,无需忧虑太多了。
赵煦摆了摆手,笑着道:“于丛林中疾行,必须披荆斩棘的决心,诸位卿家有,朕很欣慰。至于大理寺的向下推行,这个可能更为困难一些。一个是地方上不舍得放权,必然千方百计阻止。二来,百姓的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第三,就是执行问题,哪怕大理寺能判,具体执行还是个问题。这里面,需要大理寺与六部,政事堂等通力合作。改革不是单打独斗,要有大局观……”
刑恕等人听着,抬手道:“臣等领旨。”
赵煦停住脚步,看着前面一排的值房,大理寺哪怕扩建,依旧是‘小家碧玉’,没有大衙门的威严豪气。
赵煦沉吟片刻,转身看向一群人,道:“那钱桐的话,明显是有人教他背的。对于这些事情,要警惕,但也不用太在意。朝廷的‘新法’已经上路,要专注于‘新法’的推行。面对舆论,要两面去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太有压力。不是原则性问题,朕对大理寺的支持,会一如既往。”
这是官家,第二次给他们撑腰打气了。
刑恕作为常务少卿,当即抬手,沉声道:“臣等谨遵圣命,为我大宋司法之公平,长治久安,绝不惜自身,奋勇向前!”
大理寺的官员,现在是不能外调,只能在一个体系内升调。刑恕作为原来的礼部侍郎,主动申请调任大理寺,这般牺牲不可谓不大。
赵煦看着,轻轻点头,抬起左手。
陈皮举着一个盘子,无声走了过来。
赵煦拿开上面的布,看着刑恕等人道:“朕,赐大理寺,圣旨诏书,丹书铁券,非谋逆等大罪,大理寺七少卿,不入罪!”
刑恕等神色大惊,万万没想到,官家居然会赐他们丹书铁券!
一众人愣住了,丹书铁券啊,那是万分贵重之物,无数人向往!
“接旨吧。”陈皮见刑恕,耿儒杰等呆滞,低声说道。
刑恕等人陡然醒转,急急的抬手,齐声道:“臣等躬谢皇恩!”
第两百七十九章 狗皇帝
赵煦在大理寺待了有半个时辰,鼓舞了一番士气,便离开大理寺,前往太学。
太学与国子监都在城南,在御街东面,已经靠近皇城南门。
赵煦离开大理寺,径直来到御街。
陈皮跟在赵煦身侧,低声道:“官家,苏相公,章相公还要一点时间才能过来,要不要找个地方坐坐?”
赵煦摆了摆手,道:“叫朱浅珍来。”
‘这一天可真忙。’
陈皮心里想着,吩咐人去找。
赵煦在御街上一路向南,慢慢的走着,观察着两边的商贩。
哪怕朝廷再怎么变,对底层的影响还是有限,如同另一个世界,商贩们,百姓们还是如常的营业,光顾。
“集天下之富于开封……”
赵煦看着,轻声自语,心里却在想,要找个机会,出京去看看。
他对真实的大宋情形其实很模糊,但从各地此起彼伏的‘起义’来看,不容乐观。
不多久,朱浅珍就来了,见到赵煦,欣喜异常,又极力保持镇定,抬着手道:“小人见过官家。”
赵煦看了他一眼,笑着道:“带朕去看看。”
朱浅珍的一举一动都会写简报,上给赵煦,是以赵煦知道朱浅珍选好了地方。
朱浅珍当即领着赵煦,前往他选好的地方,就在御街最中央,只要顺路走就可以了。
“官家,请。”
不多久,朱浅珍就来到了他买下的酒楼前,这里已经有工人在装修,原本的酒楼模样已经不见。
“东家。”里面的工匠,立刻笑呵呵的迎上来。
“你们忙,我们随便看看。”朱浅珍挥手说道。
“诶,好嘞。”工匠应着,打量了赵煦等人一眼,转身进去。
陈皮见赵煦要进去,连忙低声道:“官家,这里太乱了,还是不要进去了。”
“没事。”赵煦笑了声,径直进去,第一眼,就看到了柜台,柜台有三个窗口。非常的高,即便是赵煦也得垫脚,伸着头才能够到。
“柜台改了,起码要有五个,要低,外面摆上凳子让客人坐,要是觉得不安全,窗户结实一点就是,多派侍卫来……”赵煦说道。
实际上,就目前来说,赵煦根本不担心有人来抢劫。十贯二十贯都得几百斤,没有马车之类,真的太难了。但有了马车,在不大的开封城,藏都藏不住。
“是。”朱浅珍连忙应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