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语气铿锵如铁,显然早就想好了。
王存转向章惇,寸步不让,大声道:“开封府乱了,那日后推行全国怎么办?章相公,是不担心全国也跟着乱吗?这般重大之事,章相公莫非还是要专横行事?”
“处置了开封府,我看谁还敢!”章惇目露厉色,沉声道:“在‘新法’一事上,朝廷决不能示弱,更不能软弱,必须严厉打掉他们的抗拒、侥幸之心!”
蔡卞听着,自然点头。
‘新法’绝无回头路,如果开头都不能顺畅,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艰难险阻。是以,眼前的困难,必须雷霆手段解决,以震慑一切魑魅魍魉!
“好了。”
王存要再说,被赵煦打断。
众人神情一凛,齐齐看向赵煦。
章惇的态度是一回事,最为关键的,还是官家!
赵煦看着一众人,目光落在许将身上,道:“阳武县不是有匪患吗?兵部调拨出,五千人,归属政事堂节制,专门用来清剿匪患,一应调派,皆由政事堂决定,无需知会枢密院。”
许将神色沉吟片刻,出列道:“臣领旨。”
王存想要开口阻止,但赵煦只是看了他一眼,他脸角一绷直,只能默默退回去。
有了这五千人,章惇足以在开封府下辖的十六县横行无忌,那些阻止‘新法’推行,起了大作用的小手段,将面临狂风暴雨的回击!
赵煦又看向刑部尚书来之邵,道:“继续扩大巡检司,不止是对开封城内,对开封府以及十六县,要对不法之徒进行严厉的打击,决不能手软!具体的章程,政事堂,兵部,刑部拿出一个策略给朕看!”
第两百八十三章 反对如潮
赵煦的话,杀气腾腾。
一众人心神凛然,齐齐应下。
赵煦交代了几句,让六部的人走了,只留下几位政事堂的相公。
赵煦摆了摆手,道:“坐下吧,咱们细说这件事。”
陈皮亲自上茶,苏颂,章惇等四人依次在两边的凳子坐下。
对于陈皮给他们上茶,苏颂,章惇无所觉,蔡卞与韩宗道都是微微倾身。
赵煦坐在椅子上,看着下面的四人,拿过茶杯,拨弄着茶水,看着茶水里的一片茶叶,说道:“这件事,出乎我们的预料,却也在清理之中。严格来说,却又不正常。这是开封府,朕的脚下,一道丈量土地的诏书,被严严实实的挡回来,要是放到其他地方,怕是朕的诏书还不如厕纸……”
苏颂,章惇等人听着,面色微凝。
这件事,在他们看来,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熙宁初的‘新法’,抵制比这严重的多,当年在政事堂内,王安石,甚至是神宗皇帝的诏书都被屡次驳回,根本出不了皇宫。
现在这种情况,厚着脸的话,还能说‘不错’。
自然,四个人,没人敢厚着脸这么说。
赵煦喝了口茶,看着四人笑着道:“这件事,不谈责任,咱们谈谈根由,怎么预防,日后推行到全国,怎么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举一反三,防微杜渐。”
苏颂不说话,章惇道:“陛下,此事在臣看来,是对地方过于宽宥,放纵所致,当以重典严惩,以震慑宵小!”
赵煦嗯了一声,若有所思的道:“有理,但不足够。重典只能震慑一时,我们寻求的是长久之道。”
蔡卞沉吟着,道:“官家,治民在法也在人,臣认为,用人是关键。此事的发生,还是在于地方官的过于无能所致。”
赵煦轻轻点头,道:“有理,还是不足够。”
韩宗道作为开封府知府,这件事的首要责任人,哪怕赵煦没有追究的意思,他还是有些心惊胆战,认真想了又想,道:“官家,地方糜烂非一日之事,臣定当大力整顿,遏制不法之势,为‘新法’铺路。”
赵煦不可置否,目光又看向章惇与蔡卞。
韩宗道神色动了动,终究还没有再说出口。认真来说,官家也是‘新党’,与他们在治国理念上有很大的冲突,很多事情根本无法沟通。
蔡卞看着赵煦的目光,忽然心里微动,道:“官家,地方人浮于事不是一天两天了。臣认为,首先要解决这种情况,才能遏制此类事情发生。臣建议,对地方的权职架构,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
赵煦笑容渐多,道:“蔡卿家说的,与朕不谋而合。”
章惇明了了,内心斟酌了一会儿,道:“陛下,之前臣等就讨论过。开封府下设知府,府丞,通判外加工,刑,兵,吏等六房,所属州县照此类推。明确权职,落实责任到人,一旦出现问题,直接追究,有任务,直接摊派。其他那些制衡的,包括转运司,提点公事等,通通不得干预的地方具体事务。多余的官职,该撤除的撤除,该收回的收回……”
这些,赵煦与章惇等人自然谈过,章惇不过是照着赵煦的话,复述了一遍,说得就是给苏颂,韩宗道听的。
苏颂与韩宗道,两人表情陡然绷直,面露警色。
大宋立国的根本就在于‘制衡’二字,‘制衡’贯穿了大宋的角角落落。
官家与章惇等人,不止改制了朝廷,现在又要对地方制度动手了吗?
苏颂,韩宗道沉默着,心里在迅速分析着这件事。
朝廷改制还好说,现在无非是恢复到了隋唐制度,他们还在,总能稳住一些事情。但地方上改制,就有可能使得地方坐大,重现五代十国的藩镇林立,军阀割据的局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