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休息了一个多时辰,瞥了眼外面的天色,道:“诏下,文彦博,李清臣,林希,许将接旨。”
这也算是既定程序了。
文彦博,李清臣四人举着板笏出列,朗声道:“臣领旨。”
“朕绍膺骏命:文彦博,敏慧通达,老成谋国……李清臣,刚直有为,精明强干……林希,诚勤兢业……许将雍度通达……拜参知政事,兼领各部……钦此。”
陈皮举着圣旨,念完后,抬头看向下面举着板笏躬身的四人。
“臣领旨,谢恩!”
四人齐齐应下,上前领旨。
陈皮递下去,又站了回去。
赵煦看这四人,目光落在林希身上,道:“改制之后,吏部掌握我大宋百官的官帽子,林相公,你来说说,吏部有什么的革新计划。”
林希举着板笏,面色漠然又认真,道:“臣领旨。”
林希转过身,举着板笏,声音不大不小,却很有力道,道:“诸位同僚,吏部有诸多规划,我简单说几样。第一,建立清晰的监察制度,确保士任之人德行,能力皆是上上之选。能者上,庸者下。第二,肃清官场的腐朽,奢华,人浮于事的无能风气。第三,对于任命,升迁,废罢等,吏部将保证士任上的出入的干净,透明,遏制人情,裙带关系……”
“吏部的监察,属于内部考核,与御史台不通过……”
“官场的腐败,诸位同僚深知,厄需痛下决心整肃……”
“对于官场上的父承子继,非特殊,将一律废除。对于入仕,吏部将严格选拔……”
朝臣们听着林希看似平淡的声音,心头阵阵发紧。
吏部能够任命的官吏,权限是在从三品下,也就是说,三品以上,那是朝廷的权力。在场的,绝大部分在三品上,倒是不担心。
但从林希的话里,他们清晰的听懂了。
以前的好日子,怕是到头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大宋官场是最直接的体现,一个人及第入仕,举家步入士族,起码三代内,没有败家子或者突遭变故,一大家族都可以安安稳稳的享受荣华富贵。
不少人看向林希的目光不善。
林希这只是简单再说,小半个时辰后,便适时收住话头,抬着板笏向赵煦道:“陛下,臣说完了。”
“卿家辛苦了。”
赵煦对林希表示肯定,目光看着一群人,落在户部尚书梁焘身上,笑着道:“梁卿家,外面人都传你是财神,财神,来,给我们说说户部的情况吧。”
梁焘有些受宠若惊,他还不是参知政事,官家这是在提点他!
他连忙出列,抬着手板笏,朗声道:“臣领旨。”
说完,他等赵煦微笑点头,就转身向殿内的朝臣。
‘马屁精!’
‘奸佞!’
殿中,不少人心里直接开骂。
梁焘的风评是相当不好,也是在‘新旧’两党反复横跳过的人。
梁焘不管这些,直接就说道:“诸位同僚,户部事多繁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梁某就说一些大家的关心的。”
在众人的注视中,梁焘从容淡定,道:“关于国库的支出,主要分做三大块,一个兵将俸禄,一个是官吏俸禄,外加诸多杂项。关于军队的支出,国库要根据需要调整,这方面,枢密院与兵部有奏报公文,梁某不多言。官吏的支出,朝廷已在建立严格的俸禄制度,户部要严管进出,非朝廷所允,户部将不再由任何支出……”
梁焘耍了滑头,将责任全都推给‘朝廷’,实际上话里意思很简单。
所有人都知道朝廷拟定的俸禄制度,不少人心里哀叹。
除了既定的可怜的一点点的俸禄,冬夏炭敬冰敬没了,逢年过节的恩赏没了,那些十足的油水没了。
他们只能靠死俸禄过活了!
以往的好日子,没了!
第五百五十一章 继承者们
‘绍圣新政’从来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瘦身’,既对庞大的‘冗官’、‘冗兵’体系的大幅度裁减,也对‘冗费’现实动刀。
纵然紫宸殿内不少人心头沉重,哀叹不休。
实则上,这对他们来说,至少暂时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在场的,几乎没有寒门出身,哪怕有,能到四品,三品的位置,少说也有十年仕途经历,十年,足够他们积攒丰厚的家底,三代之内,富足无忧。
但他们不满足,还想要更多。
不少人已经在‘绍圣新政’里找到漏洞,准备着继续他们以往的行事风格与手段。
最前面的,章惇,蔡卞等人听完林希,又听着梁焘。
他们对梁焘的话不满意,这个人滑头,不肯担责任,还不愿得罪人。由他掌管户部,章惇等人一直不满意,企图替换掉。
自然,‘新党’一有这个想法,就被赵煦迎头打了回去。
是以,在六部尚书中,几乎个个地位稳固,梁焘这个户部尚书,还显得格外‘安全’,毕竟,他是赵煦的人。
章惇与蔡卞悄悄对视一眼,面色不动。
梁焘避重就轻,没有说出他们想听的话。
即便如此,还是让紫宸殿更加安静。
吏部尚书的权力得到扩大,凸显,掌握天下百官的帽子。而户部,则握有天下钱粮,是大宋国库,更是要害,权力与隐形的影响力,不比吏部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