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似板着脸,坐直身体,他这段时间,几乎都是这个姿势,表情。
等李夔说完,他道:“好。鄱阳湖上,还有几天能剿灭?”
李夔道:“殿下,彻底剿灭匪患,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我们只能大致剿灭,剩下的,还需各府县收尾,确保这些匪盗不会死灰复燃。”
赵似倒是能懂,目光看向在场的其他人。
除了李夔,童贯外,还有一个半百的老者,看样子五十多岁,极其的手,如同竹竿似的。
这是江南西路巡抚衙门的左参议,赖泓博。他负责协助赵似剿匪,以及后勤粮草的调度。
赖泓博见李夔说完,抬手向赵似道:“殿下,下官会请巡抚衙门下文,命各府州县协助,确保匪盗不会复来,江南西路之下无匪盗,百姓安居乐业。”
赵似嗯了一声,道:“要快。”
“是。”赖泓博道。
李夔看着这位十三殿下,渐渐有些会意。
这位是十三殿下的言谈举止,一直在模仿京里的官家。
就在这时,李彦的人到了。
他在赵似面前,一五一十,将李彦追剿王铁勤的事都说了,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刻意隐瞒什么。
他一说完,屋子里有了少许的安静。
众人目光互相对视,却没人开口接话,打破沉默。
其实,在场的,除了赵似不太懂之外,其他人都很清楚。
所谓的皇权不下乡,一个小村庄,就是一个小王国,最大的,可能就是祠堂,以及背后的祖宗家法。
敢于反抗官军的极其少有,可软对抗,不让官差入村,那比比皆是。
最常见的情况,是花钱消罪,官军收了钱退走,村子继续还是那个村子。
就算有严重的,除了谋反等大罪,官差就算到了,总不能真的杀进去吧?
太平盛世之下,怎么会有官军公然屠杀平民事?
第六百四十九章 晋升
赵似,童贯都没有说话,有些事,有些话,他们的身份,无法说出口。
李夔作为兵部侍郎,见状,看向赖泓博,道:“来参议,这样的事情,往常是怎么处理的?”
赖泓博并非是外地派来的,是宗泽在江南西路本地拣选,得到林希认可,突然提拔,上任的。
他见李夔发问,又看向赵似,沉吟了下,道:“殿下,李侍郎,这样的事,毕竟是少数。若是真有,下官等也可请动宗老,于大局无碍。”
李夔对赖泓博的回答不满意,看向赵似。
赵似板着脸,沉色道:“三个月的时限,决不能耽误。如果三个月内,无法剿灭江南西路境内的一切匪患,本殿下以及江南西路所有官员,都将严惩!”
赖泓博神色动了动,抬起手,没有说话。
他是本土派,江南西路近两年发生的事情,不断的挑战他们约定成俗的生活状态,这种挑战,随着‘绍圣新政’的不断推进,是越来越难以忍受。
官军入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例子。
赵似虽然年纪小,却也看的分明,目光看向李夔。
李夔道:“殿下,巡检司在剿匪一事上,建功颇多。那朱勔又是从开封府调过来,经验丰富,殿下,可以问问他的想法。”
赵似一想,点点头,道:“好。”
赖泓博见李夔与赵似没有继续追问他,心里多少松口气。
入巡抚衙门,就等于被贴上了‘新党’标签,不说要遭到无数人的唾骂,就是亲朋好友,不知道多少人会与他疏远,或者直接绝交。
这时,朱勔还在鄱阳湖上四处游走,经过几天时间,各处匪盗要么被剿,要么逃走,已然基本成功,朱勔这会儿是在进行巡视。
他身后站着两个人,穿着巡检司官服,但一脸横肉,怎么看都与其他巡检格格不入。
见没有其他人,朱勔身后的其中一个道:“朱兄弟,我们给你做的这个事,漂亮不漂亮!”
另一个瘦弱一点,也是面带得意之色。
朱勔向来知道他这个兄弟会来事,可鄱阳湖上的事,办的着实漂亮。
朱勔剿匪之所以这么顺利,完全是这两人事先埋伏,收集情报,将匪穴,人数,出入口,摸的一清二楚。
有这样的内应,区区匪盗,还有什么难的?
“二位我兄弟着实令兄弟目瞪口呆!”朱勔没有吝啬赞美之词。
两人都是笑容满面的对视。
他们对朱勔不错,帮了他大忙,朱勔更没小气,不止让两人穿了官服,入了官,最重要的是,原本在汴京城穷困潦倒的他们,现在到手的钱财就有数千贯!
数千贯,足以让他们买上百亩良田了,置办大宅子,舒舒服服的过下半生了。
当然,入了官,才是最令他们开心的。
朱勔站在船头,看着过眼所及的岛屿,道:“这鄱阳湖基本是扫灭了,接下来,就是陆上。二位兄弟,我已经想好了,还是得争,功劳越大,咱们就越能爬。我在官场上,能结交的人都结交了,该铺垫都在铺垫,只要功劳在手,咱们将来一样能荣华富贵!”
两个人之前还是不信朱勔,但朱勔做到了。
不止让他们入了官,发了财,还看到了光明前途!
“兄弟,说吧,要我们做什么!”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