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阳光大秦_光暗之心【完结】(106)

  “呸!你真是越来越蠢,开女闾馆?你当白栋是什么人?那也是七等高爵的贵族!天下各国开设女闾馆的又是些什么人?都是纯正商家出身的低贱人等。你以为天下有几个范蠡,个个都能在成就功业后带上美人去养老?”

  老甘龙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儿子一眼:“不要妄自揣测,为父告诉过你,非议之人,必遭非常之难,切记,切记!”

  “诺,儿子记下了。”

  甘升感觉在父亲面前,比在大太阳下更为难受,匆匆抹了把汗,掏出白栋赠送的墨和砚台:“父亲,白栋新制了一种‘龟胶松香墨’,说是可以随取随用,墨色纯正,且不易掉色,您不如一试,若真如他说得这样好,父亲就不用每日辛苦书刻了。”

  “还是算了吧,着书立说,哪里要用到这种速成的东西?”

  “孩儿试过的,真的是好东西,墨韵飘香,正合父亲风骨,我研给您看吧……”

  甘升喜孜孜地将砚台放在书桌上,倒了些清水在里面,一手握住墨块,另一手提起衣袖,挺肥的一个人,竟然透出了几分优雅之态。

  甘龙不觉双眼一亮,这套研墨的动作可是白栋集后世各类古装电视剧之大成提炼出来的,握墨那手用的是毛笔通行后的执笔方法,指如兰花掌若含卵,提袖那手虚虚向外,两手结合依足了方圆之道,这样的体态,对读书人的杀伤力最大,老头儿不喜欢才怪。

  白栋草制的砚台其实就是烧制比较严谨的中空青砖,边角修整成个砚台的样子,而后经过细磨,勉强可以使用,却根本达不到后世名砚的标准;不过人生最妙是初见,眼看随着墨块转动,清水渐渐变成了松香扑鼻的墨汁,以甘龙的修养竟也童心大起,抢过墨块道:“让为父的来,此事倒是有些风雅,妙极妙极……”

  不多时砚台中已尽是黑亮的墨汁,仔细看看墨色、闻了下墨香,老甘龙露出了笑容,取过搁在文架上的一枝齐地香木笔,试着饱蘸墨汁,在空简上写下一字,只见墨色深沉,浓淡得宜,很快就渗入去过皮的竹条上,吹几口气,再试着用手去触摸这个字,手指上竟然没有半点墨迹,顿时哈哈大笑:“好墨,好墨!这小子真乃奇才,如此香墨,正合我辈读书人风雅之意!升儿,这墨叫什么名字?”

  “听白栋说,这是最上品的墨,只是还未及刻写品名,它的名字就叫‘墨韵飘香’……”

  “墨韵飘香?倒也不错,就是失之飘忽轻浮。如此文家之宝,该是凝重一些才对啊……”

  喜不自胜的老甘龙沉吟片刻才道:“改动一字就好了,叫做‘墨韵留香’。甘升,速速去告诉白栋,此物文宝也,万万不可用错了名字。对了,老夫为墨题名,那小子也不好意思白白承受吧?你就顺手多要一些来,几十块就可,上百块也不嫌多,老夫喜欢啊……升儿,你这次做得好!”

  “诺!孩儿这就去白家,要不来也要买来,谁让父亲喜欢?”

  甘升高兴坏了,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被父亲如此夸奖呢。

  第八十六章 是谁在等待?

  “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二加为三,二二乃得四,五六后面跟着七和八,九九又归一……”

  白家祠堂内传出响亮的读书声,白栋亲手编篡的幼儿启蒙课本真正做到了由浅入深,而且朗朗上口,第一篇是引学,所以就从常见的九个数字开始,文中却互有关连。白栋一面带着孩子们念书,一面特别提醒道:“记住了,这一课只需要大家记住一到九这些字,其中的‘加为’‘乃得等等生僻字不需要大家记住,只需要看一眼,熟悉读音就可,当然如果有人能够全部记下,老师会另外有奖励,现在大家随我再念一遍,一二三四五六七……”

  这是后世幼儿启蒙的标准化课本,第一课从数字入手,等到学生掌握之后,这些数字就成了熟悉的字,再将其编排进第二课中,就能带动一些生字。比如第二课中的‘一日一月,气分阴阳,三心二意,万事难成,一日八九问,乃得四五分’这样每次都有熟字引领生字,学生们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更多文字,课文也会渐渐变长,学习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比起完全靠音韵领字的《诗经》和后世流传一时的三、百、千来,这种启蒙读本可以在短短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数百个常用字,如果遇到草儿这种极其聪明的好学生,掌握个上千文字也并非不可能。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孩子们的读书声方落,一个厚重的嗓音猛然吼起,险些吓哭几个小孩子。公子少官手捧一卷白栋出产的《幼学文林》,拧眉瞪眼望着书上早就认识的文字,心情无比郁闷,需要发泄啊,只是没想到他一嗓子吼出来太过破坏和谐。

  自从看过白栋呈上的《幼学文林》,赢连现在逢人就夸此子大好也;连见了白栋就爱莫名异笑的骊姜都开始露出欣赏、会心的笑容……古人也不傻,在这个严重缺乏启蒙教材的年代看什么都是宝,更何况白栋这部《幼学文林》让上大夫甘龙大为赞赏,称为‘开时代之先风’,连老秦国最饱学的人都这样说了,众官员自然更是交口称赞,大家公认就算是‘有教无类’的孔夫子也未能在启蒙之道做出如此的贡献。

  启蒙之学做得再怎样高明,也成不了诸子大家,文人相轻也轻不到白栋这个搞初级教育的人头上,因此众人都是不吝赞美之言,结果捧起了白栋,坑惨了公子少官。都说国君庶子地位等卿,公子少官这个‘卿’就很不合格了,自小入公学就不知愁坏了多少先生,本来资质就差,还不是个好学生,好容易能背出半段文章,认识几十个字了,第二日他就得忘记大半;结果几年修学下来,大字勉强识了半箩筐,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已经算是历史性的突破,跑到赢连面前显摆,结果还被痛骂一顿赶了出来,从此对修文再无信心,转而在公马母马的屁股后面寻找存在的价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秦汉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