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司马军进入到并州军弓箭的射程之内,才赫然发现这些木塔竟然藏着不少的弓箭兵,三层的结构,也就相当于并州军可以拥有三倍的火力,可以同时发射更多的箭矢。
司马军刚刚发起进攻,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箭塔所带来的压力,进攻的阻力明显地增大了。
其实司马军是还没有攻到城下,没有展开攻城,到那时才会体会到箭塔的真正可怕之处。
这些箭塔,并不是并行于城墙的,它们建于城墙之上,但明显地凸出于城墙,正是因为这多出来的几尺的距离,让箭塔的攻击范围变得更大。
城墙上的弓箭兵,攻击的方向只有前方一个方向,而箭塔不但可以攻击前面,还可以攻击左右两个侧面以及下面,实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攻击。
这种结构,类似于城门处的马面,马面增加了城池侧面的防御能力,不过单凭四个马面,在顾及到这么宽的距离,还是力所不及的。
箭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箭塔的设置比较多,又可以左右兼顾,所以这些箭塔配合起来,大大地加强了城墙侧面的防御能力。
攻打一般的城池,攻击的一方只需要注意上方正面的敌人即可,而拥有箭塔之后,他们的侧翼就会暴露在守军的弓箭覆盖范围之内,同时遭受来自三个方向的打击,让本来就困难无比的攻城行动变得更为艰辛。
所以说这样的箭塔才是攻城者真正的噩梦。
此时的司马军,还没有体会到箭塔有多么的可怕,只是觉得他们承受的箭雨比一般情况下要密集的多,还好攻城部队大多都配备着覆盖面比较大的长方形盾牌,让他们在前进的时候,可以抵御箭矢的攻击。
但这些箭矢总是无孔不入,就算司马军的防护再严密,也总会留下一定的空隙,而这些空隙,往往会成为致命之处,一路向前推进,不断的有人中箭倒地,伤亡累累,不计其数。
伤亡最多的,是那些抬着云梯前进的步兵,由于一手抬着云梯,还得挽着盾牌,总会留下更大的空隙,而这些密雨般的箭矢,会透过这些空隙,轻易地射杀掉这些步兵。
司马军在进攻的时候,也是配备了大量的弓箭兵进行掩护,虽然他们的反击对城墙上的并州军起到了一定的压制作用,但对于箭塔上的弓箭兵,压制效果就差了很多,由于箭塔上设上挡板,可以基本无视这些弓箭反击。
司马军踟蹰而行,推进极为的缓慢,单单就是这一箭之地的距离,他们就已经是走得很辛苦了,但推进到城下的时候,还有一重更大的考验摆在他们的面前,那就是介休城下的这条护城河。
第0925章 填壕
司马军的士兵不禁是一阵的蛋疼,按理说护城河这种东西,并不是每一座城池都有的,只有类似于都城、州城这样的大城,才会开挖护城河,介休不过是一个二等的小县城,居然也设有护城河,真他娘的邪了门了。
介休城原本是没有护城河的,但曹亮这次重修介休城时,特意地在城外开挖了一道壕沟,并注满了水,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加强介休城的防御。
司马军想要攻城,首先就得填平这道护城河,城上的箭矢不断地射下来,冒着箭雨去填护城河,这恐怕不付出点伤亡代价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这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不填平护城河,后续的攻城部队就无法展开进攻,所以司马军的首要任务,还是需要去填平护城河的。
在发起进攻之前,陈骞和司马师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当然,填平护城河的这种操作,也属于攻城时的常规操作,一般的小县城是没有护城河的,但大一点的郡城和州城,便肯定是有护城河的,所以在填护城河这上面,倒也没有什么技术性的难题,大多数的军队都是用灌满沙土的沙袋来填河的,司马军当然也不例外。
司马军投入进攻的兵力相当的多,蚁附攻城,玩得就是人海战术,如果每人扛一个沙袋的话,一次性便可以准备上万个沙袋,如果都能填入护城河的话,再宽再深的护城河也不在话下。
但并州军可不容许他们轻易地得逞,司马军既要在进攻中使用盾牌来护身,又要携带超过一百斤的沙袋,自然难免就会顾此失彼,遭到并州军的箭矢打击也就毫不奇怪了。
在携带沙袋的进攻之中,司马军的伤亡在不断地增加,但是陈骞和司马师却浑然不在意,反正蚁附攻城拼得就是人,这胜利完全是用士兵的性命来堆砌的,不付出点代价怎么可能拿得下介休城来。
所以司马军的进攻并没有因为前面的伤亡增大了而停止,反而是继续地加派兵力和车辆,准备迅速地进行填壕作业。
这次司马军派出的车辆并不是普通的车辆,这种车辆叫做轒辒车,是一种专门用来避矢石的攻城车,尖顶,顶上蒙着生牛皮,车内宽阔,可乘十余甲士,车后需要四五名士兵来推动。
轒辒车是向城下专门来输送攻城兵的,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进军的途中遭到敌方的矢石攻击,这大概也就是装甲运兵车的前身了吧。
不过今天司马军的轒辒车并没有装载士兵,而是每辆车上装载了几十个沙袋,后面的的士兵奋力地推着轒辒车前进,一口气冲到护城河前,将车尾掀起来,和自卸车一样,便可以将几十个沙袋倾倒入护城河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