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充一脸的尴尬,连忙陪笑道:“公休兄勿怒,方才不过是酒后戏言,公休兄千万莫要当真。”
诸葛诞这才脸色稍稍回转,轻哼了一声道:“此席间更无旁人,若是传到天子耳中,便是诛灭三族的大罪,某便当你是酒后胡言,此事休得再提,否则休怪某不客气。”
贾充支唔了一声,便再也没有提及此事,这次他来寿春,就是要试探一下诸葛诞对司马师的忠心程度,但没想到诸葛诞就连虚以委蛇都没有,直接出言高声斥责于他,本来贾充还准备了不少话想要来套诸葛诞的真实想法,可被他这么决绝的态度一打断,剩下的话也只能是咽到肚子里,再也不敢提及了。
因为出了这事,酒宴最终也是不欢而散,接下来,贾充也没有在寿春多逗留,草草地例行公事巡视了一番之后,便告辞离开了寿春,北上兖州向司马师汇报情况去了。
贾充回到了白马之后,便立刻去见司马师,将寿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司马师,最后贾充对司马师道:“大将军,诸葛诞不过是一条喂不熟的狗,心怀二志,这样的人不能留,久之为祸矣。”
民间常有议论,称诸葛氏三兄弟,蜀得一龙,吴得一虎,魏得一狗,贾充直接将诸葛诞称之为狗,而且是喂不熟的狗,倒也是相得益彰。
通过这一次的试探,果然证明了诸葛诞并没有归附司马家的想法,对于这样的异己分子,那就绝不能留着,留着就是一个祸害,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突然地发难,在背后捅你一刀,养虎为患,这养狗一样也有风险。
贾充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思考好了,像诸葛诞这样对司马氏没有半点忠诚之心的封疆大吏,那可是绝对不能留着,淮南重镇对于魏国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对抗吴国的重要边关,一旦失守的话,整个中原的局势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司马师绝不能姑息养奸,对待诸葛诞这样的人,就必须要快刀斩乱麻,越早处理,带来的危害便越小,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只怕将来会尾大不掉,越难处置。
司马师听闻贾充的话,沉默不语,他没有对贾充的话表示怀疑,毕竟贾充是自己的心腹之人,这次他没有派遣别人,而是专门地派遣贾充去,就是因为贾充值得他信赖。
而且贾充和诸葛诞之间也是无仇无怨的,此前彼此没有过任何的交集,所以司马师不用担心贾充会在背后说诸葛诞什么坏话,如果贾充真得认为诸葛诞是一个威胁,必须要铲除的话,那他也是一定站在司马师的立场上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现在的局势非常的微妙,曹亮已经从一个不起眼的位置,逐渐成长为司马家的头号政敌,现在司马师必须要竭尽全力才能对付得了曹亮,所以司马师必须要保证其他地方不出任何的秕漏才行,既然淮南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不稳定的存在,那么司马师肯定得想办法来对付诸葛诞了,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操之过急,所以司马师暗暗思索,必须想一个稳妥的办法才行。
“那公闾可有什么办法吗?”司马师问道。
贾充道:“这次卑职前往淮南,听人在背后议论诸葛诞暗中眷养死士,虽然未知真假,查无实证,但诸葛诞包藏祸心之举,已经是昭然若揭,所以卑职认为,那怕此刻逼反了诸葛诞,也远比诸葛诞密谋策划好了之后主动叛乱之时,再出兵镇压好的多,最起码诸葛诞此刻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让他准备充分了,再出兵讨伐,未必就能有胜算。”
眷养死士可不仅仅只是司马家的专利,大多数的豪门世阀,都有眷养死士的传统,只不过是在数量有所区别而已,大多士家所养的死士,人数并不多,像司马家那样一养就是三千人,不是谋反又是什么?
第1420章 欲擒故纵
至于诸葛诞究竟养了多少的死士,此刻司马师就不得而知了,那怕这个消息是一个小道消息,但司马师却也丝毫没有怀疑它的真实性,毕竟司马师当初就是干这个的,所以试图成大事的人,手下没有几个死忠分子,能成就大事吗?
所以司马师理所当然认为这个消息的真实的,它也从一方面佐证了诸葛诞确实有不忠之心。
只是司马师比较好奇,按理说就算是诸葛诞眷养死士,那也是十分隐秘之事,但这样隐秘的消息,又是如何泄露到贾充的耳朵里面的,真是好生奇怪。
要知道,贾充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巡视淮南,他只能是一匆匆过客,只在淮南停留了两三天的时间,何其之短,除非是有人专门向他透露这个消息,否则的话,贾充是万万不可能知道的。
当然,是谁透露的现在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消息如果属实的话,那么就证明诸葛诞早有谋叛之心,这样的人,万万是留不得的。
但司马师虽然眼瞎了,却是心如明镜,他很清楚,诸葛诞之所以隐而不发,最主要的还是在等待时机,如果这个时候司马师想要铲除他的话,诸葛诞很可能狗急跳墙,起兵叛乱的。
这一手,不得不防啊!
现在的司马师,内忧外患,四面楚歌,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对付诸葛诞这样手握重兵的边陲重将,司马师必须要想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不至于出现腹背受敌的窘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